“为什么你有空也不给爸妈打电话?”懂事还是无情?其实都不是!
生活的烦恼和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谈谈。
你有多久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这些事情了?尤其是刚刚毕业,自己工作和生活都在焦头烂额的应届生,有没有把家长当做倾诉和解决问题的对象?
不说的原因有二,一是担心爸妈知道后跟着着急上火,还不解决实际问题。自己压力山大,还要花精力去安抚爸妈,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原因之二些人就让人心疼,不但有事情了不给家长打电话啊,开心的事情也不愿意分享。有时间宁愿一个人在出租屋,也不想和家里多沟通,心理医生说,这是一种心理障碍。
从小心理性的失望,导致学生和家长之间没有亲密感
失望从来不是一瞬间,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上学的时候,其他学生有很多玩具,好吃的,自己说了之后,还是没有。
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关系不好,被欺负了,回家说了之后得不到解决。在家里习惯性地被忽略,区别对待,得不到关注。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长期被家长抛弃在那个小群体里面,不管不顾。在家里好像个透明人,屈服于家长的权威之下。
在成长,升学等等过程中,能提供的仅有情绪价值,就是你要好好学习,你怎么还不去看书。大学毕业之后,最多就问问,你找到工作了吗?赚了多少钱?
这样的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最容易造成学生从小心理性的失望。从而导致长大成人之后,和家长的关系也不亲密。
这种心理上的疏远,有时候家长察觉不到。甚至会觉得毕业之后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抱怨,不说生活的苦,是学生懂事的一种表现,其实并不是。
这种不依赖,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心里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说了父母也解决不了问题,父母并不关心,我的这些问题。
这样的想法,不单单学生时代有,即使人到中年,甚至老年。都会有这种,不寻求别人的理解和安慰的表现,其实这是长期诉求得不到回报的原因。
这是一名心理医生提出来的观点,在观点之下,有很多人来评论,讲述自己的故事。身为一名看客,看得心里酸楚难受,家庭教育模式,真的很重要。
不同人的不同路,不同家庭的不同结果
一个班级的学生,即使大家一动不动,放眼看去,就知道那些学生家庭和睦,那些学生昨晚爸妈打架了。
长大之后,小时候家庭教育,就全部反馈在生活中。看到了心理医生这些观点的人,有些人是很认同,觉得说的就是自己。
说家长打电话就知道问赚了多少钱,然后要钱。不然打电话就是满满的负能量,本来毕业后生活压力就大,被家长的电话烦躁地想哭。
甚至逢年过节不愿意回家,更愿意自己生活在出租屋里。觉得回家之后,感受到的都是来自于家长的单方面的输出和碾压,且不能反抗。
但有些人想的就是打电话是因为爸妈解决不了问题,毕竟能力有限,说完了还让他们担心,所以就不说了。
这是懂事,也是心疼家长。双方人甚至要吵起来了,但其实有什么可吵的呢?这不过就是什么因什么果,不一样的家庭,当然有不一样的孩子。
大家都没有错,没什么可争辩的,都是需要经过的风景。就像很多人说看老人老了之后,在子女面前可怜巴巴,唯唯诺诺的。
其实除了少部分真的没良心的孩子,大部分这样唯唯诺诺的家长,都是年轻时候,没有好好照顾孩子,老了还需要照顾的家长,唯唯诺诺是一种亏欠。
笔者寄语:
之前笔者强调了好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听进去了,甚至觉得即使没有好好做好家庭教育,孩子也长大了。
确实,是能够长大。家长和孩子之间,其实也存在因果报应。等到老了之后,确实为了回报养育之恩,会照顾你的老年生活。
但是这个照顾,是细心的陪伴,还是让你有口气能活着,全凭良心。良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透,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尤其是现在的这批孩子,道德绑架的那一套用不上。全看心情,所以各位家长们,哪怕是为了自己晚年的幸福,也要把家庭教育重视起来,适当地学习,沟通,互相理解。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