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规划局》追求自由和公平,并愿意为之牺牲,这也是人

  记得哲学老师曾经说过:“人类的发展中,科技发展是迅速的,哲学是社会结构的基底,几百年发展都几乎看不出变动。”

  如今的商业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迭代,本质上却不过是在科技发展中,把衣食住行的需求不断重复。

  最近看了一部科幻片,故事背景在未来,揭示当下资本社会的本质,遵循的还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法则。

  这部电影叫《时间规划局》,在未来,人类只能活到25岁,到了25岁每个人就剩下1年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是一个可以流通的货币,比如交房租用“3个月”、一顿早餐“7分钟”。时间消耗完,生命就结束了。

  贫民窟的人们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赚“时间”,但掌握游戏规则的富人阶级,则利用阶级优势、玩转资本来获得永生。

  影片的男主是成长于贫民窟的28岁小伙,这天清晨醒来,是男主母亲的50岁生日,但她发现自己只有不到3天的时间,要去工作赚“时间”了。

  另一边,男主在酒吧遇到了一个来穷人区寻死的富人,富人一心寻死、跳江自杀,在自杀前,把自己的100年时间给了男主。

  男主意外获得了100年的时间,准备和母亲一起好好享受时间。

  可是母亲工作回来,公交车涨价了,因为坐不起公交,男主母亲选择跑回去,可就差一点,在抱住儿子的前一瞬间,母亲用完了时间,不幸去世。

  失去母亲之后,悲痛的男主选择只身闯荡富人区。富人区的人们走路都是慢悠悠的,对比之下,穷人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赚取“时间”,一次突然的涨价可能就会让穷人丧命于街头。

  男主来到富人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赌场,在赌场上他与女主的父亲对赌,并从他那里赢了250年的时间。

  女主邀请男主参加她父亲的私人宴会,但在宴会上,男主被“时间守护者”追杀了,因为他意外获得的100年时间是非法的。

  为了躲避“时间守护者”的追杀,男主劫持了女主做人质。

  在逃亡路上,本来可以安全回家的女主,却选择了和男主一起做“时间大盗”,故事真正开始。

  女主虽然出生在富人阶层,但是她并没有视这一切为理所当然,在她看来,以穷人为牺牲,换取富人的永生,这是不公平的。

  而对于抢时间这件事,男主显然也有自己的理由:“如果只是抢回被抢走的东西,还能叫抢吗?”

  这些方块就是可以流通的时间,想象一下,这是遍地的钱

  想说个题外话,我想起在电影《完美世界》里,也有一段对“偷”的精辟解读:“偷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我们很想要一个东西,暂时没有钱,那先借一下,也是可以的。”

  回归影片,男主的动机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穷人能有拥有时间去陪陪家人、不用为了活下去一直工作赚“时间”。

  在穷人区抢银行还太慢了,女主想起了自己父亲的保险柜里藏着100万的“时间”,于是两个人决定去抢这个保险柜。

  在这里,男主和女主的父亲有一段经典的对话,也是两个阶层对这个社会的不同解读:

  富人认为,这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法则,为了少部分人的永生,大部分人本来就是用来牺牲的。

  而男主认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永生,也没有一个人应该牺牲。

  这就是微观个体和宏观社会的博弈,从宏观角度来说,资源是稀缺的、人性是自私的,我们无法追求绝对公平,也做不到没有牺牲。

  但从微观的个体来说,没有人应该成为时代和社会的牺牲品。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体身上,都是一座山。

  导演安德鲁·尼科尔自己解释说,他只是想揭示当下的现状,是对现代社会的一个讽刺。

  影片没有做一个价值观对错的辩驳,但在影片结尾,当两位主角让大量的时间从富人阶层流向穷人,曾经为富人守护时间的“时间守护者”选择了默许。

  而影片的最后,两个人去瞄准了更大的银行、抢更多的时间。

  可能个体的牺牲只能影响一两代人,或者甚至只是一两个人,但是这种精神会延续下去。

  人们始终在不完美的世界,追求自由和公平,并愿意为之牺牲,这也是人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