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86年央视首届相声大赛,马志明《五味俱全》缘何未进三甲?
80年代,剧场舞台逐渐被流行歌曲演出占领,人们听相声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台,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正是在这段时期,随着马季、唐杰忠、姜昆、李文华、刘伟、冯巩等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电视相声这种形式,开始被人们接受和喜爱。那一时期可以说是电视相声的黄金时代。
央视有一位老导演叫金成,早在60年代就参与过“笑的晚会”的编导。1986年,51岁的金成想创新文艺节目形式,跟春晚相声PK,于是找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陈连生商量,陈连生刚刚参与了电台举办的“全国首届相声评比”,他建议金成搞一次电视相声大赛,推新人,推新作品。于是在1986年6月,“第一届全国部分省市电视相声邀请赛”诞生了。
因为当时央视领导担心万一来不来那么多人怎么办,所以采用了邀请赛的形式,也没有以“全国电视相声大赛”来冠名,而是强调“部分省市”。参赛名单的确定,基本上也是金成和陈连生两个人到当地去看相声演出,觉得谁行,就邀请谁。
第一届的参赛选手,包括刘伟冯巩,李金斗陈涌泉,刘洪沂李建华,笑林李国盛,王谦祥李增瑞、马志明谢天顺等人,对于演员来说,那会儿能进电视台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所以大家都特别珍惜这个机会。不过从这个名单也可以看出,当时的邀请赛,是北京相声演员的天下,给相声重镇天津的机会并不多(网上有人说李伯祥杜国芝也参加了这次比赛并获得三等奖,这一点似乎不准确,有代考证)。
刚刚参加完春晚的刘伟冯巩正处于上升期,两个年轻人长得干净漂亮,特别是刘伟,可以说是当时的小鲜肉。师父马季给两个小伙伴提了一个要求,一定要自己创作。刘伟冯巩为比赛专门创作了《八戒贬悟空》,是一个通过《西游记》的故事针砭时弊的段子。
李金斗在参加大赛之前都不太想说相声了,他学过厨师,熘肝尖、爆肚丝做得都非常拿手。北京曲艺团的陈涌泉找到38岁的李金斗请他参赛,这让李金斗欣喜若狂,毕竟自己喜欢,又学了那么多年,他手头正好有一个《武松打虎》的段子,是相声作家廉春明的作品,于是二人经过精心细致的二度创作,磨出了这段相声。
李建华当时30岁,还没有成名,没想到被刘洪沂选上参赛,他们赶紧也抓来廉春明的另一个作品《包公传奇》。王谦祥李增瑞表演的节目是《驯马专家》。
参赛选手住在空军招待所,决赛举办地点在中直机关礼堂。决赛由著名主持人叶惠贤主持。有一个环节是评委发言,评委中资历最老的马三立先生发言后,叶惠贤要拿走话筒,马老使劲抓着话筒不放,嘴里说着:“你看这个小叶,他非得让我说个小段。”观众一听马三立要说相声,立即鼓掌叫好,马三立现场说了“老头看电影找糖”的那个小段,可以说是当晚全场最火爆的段子。
当时比赛,逗哏、捧哏、作品的奖是分着的。李金斗、李建华分获逗哏、捧哏一等奖,刘洪沂获逗哏二等奖,陈涌泉、冯巩获捧哏二等奖,笑林、李国胜,获逗哏、捧哏三等奖,《武松打虎》和《包公传奇》获作品一等奖、二等奖(名单不全,有遗漏)。颁奖晚会要求逗哏一等奖和捧哏一等奖合作,李金斗和李建华合作过一次,后来陈涌泉退休,李金斗开始和李建华搭档。
这届大赛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推新作品。80年代的相声佳作不断,从文学角度来看,相声作品也是文学文本,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艺术化处理,言之有物,有立意、有矛盾、有戏剧冲突,起承转合,紧扣主题,才能吸引人。其实那时的相声作品也是在整个文学的大环境下出现的,所以才会诞生像梁左这样的文学大师。1986年参赛的作品,《驯马专家》《八戒贬悟空》《包公传奇》《武松打虎》《五味俱全》,都有其文学性。现在的新相声,无论相声界还是文学界,都认为它们和文学毫无关系了。
过了一年多,1988年,央视举办第二届全国专业相声“大连星海杯”电视邀请赛。决赛时第一个出场的是女演员金珠——巩汉林的夫人,第二个是马志明的《纠纷》。这一届相声大赛,逗哏一等奖是苏文茂的徒弟崔金泉,给他捧哏的是范振钰,段子叫《笑星传奇》,当时崔金泉名不见经传,因为这次比赛一炮走红。牛群和冯巩合作《灭鼠轶事》配合默契,冯巩获得捧哏一等奖。马志明获得了逗哏三等奖。王谦祥、李增瑞再度参赛,表演《叔嫂情》。
关于两届相声大赛基本的故事交代清楚了,接下来就要说说至今仍在相声圈内外广为流传的、少马爷马志明连续两次参赛“败走麦城”的故事。
马志明与谢天顺合作,参加了1986年“第一届全国部分省市电视相声邀请赛”,它们表演的节目是《五味俱全》,天津曲艺团编导组朱学颖出的点子,石世昌执笔,后来里边很多包袱儿又经过马志明按马氏相声的手法加工。从创作到排练,一共用了20天。相声中的马志明化身武侠小说家,出版武侠刊物《武魁首》,在小说中塑造一位五味大侠,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大战电、磁、光、声四大魔头,把他们打成一个大盐坨踢进太平洋,“打这儿起,海水才是咸的!”这段相声在复赛阶段效果很好。复赛后,一位老专家对马志明说:“你这个节目一等奖拿不了也得拿二等奖,你可不要骄傲。”
作为顾问的马三立老先生在复赛结束后摘下手上的戒指给了马志明——这是马老刚刚成名时买的,上边刻着“马三立印”四个字。马志明说:“我要这个可有愧,这样吧,您家没有电视,等我这一等奖拿下来,奖品的这个彩电给您,拿彩电换戒指。”哪想到决赛后公布结果,马志明一二三等都没拿上,只得了优秀奖,他也没要老爷子的戒指。
后来马三立先生对《五味俱全》仍是非常肯定,他年纪大了以后就不怎么听别人的相声了,但特意让马志明把《五味俱全》录一盘儿磁带,没事就拿录音机放。据马志明说,老爷子对马志明的评价,有些段子“你这还行”,甚至于有的说“这可不行”“这个一般”,说好的就是《五味俱全》。
第二届全国专业相声“大连星海杯”电视邀请赛,马志明二度参赛,此时他刚刚创作了《纠纷》。那时候曲艺团评职称,马志明被评为二级,谢天顺被评为三级,此事直接导致两人裂穴,没捧哏的,马志明想找在天津制药二厂工作的业余相声爱好者黄族民搭伙,但曲艺团领导说业余演员不能参赛。最后马志明从曲艺团找了山东快书演员李凤翔临时客串捧哏。在大连,经过复赛、决赛,马志明的《纠纷》勉强得三等奖。他后来在采访中提到可能有内幕,说有人暗示他应该“意思意思”,被性格耿直的少马爷拒绝了。
第一届相声邀请赛,决赛第一场第二个节目是李金斗、陈涌泉的《武松打虎》,现场效果确实火爆;马志明的《五味俱全》第一场第三个出场,接着《武松打虎》,前边观众已经乐透了,所以少马爷的效果不是特别火。少马爷觉得《五味俱全》没得奖有点冤枉,其实那次大赛中《驯马专家》《八戒贬悟空》《包公传奇》《武松打虎》的艺术水平也都不低,甚至说比《五味俱全》更具讽刺性,更能引起共鸣。
(马志明与郭德纲夫妇)
至于第二届的节目《纠纷》,这段相声虽然无敌经典,但是地域性也很强,天津人听到王德成丁文元说话都会会心一笑,可比赛场地大连观众对天津话的笑点不熟悉,或者是因为这个相声以前公开说过,所以观众现场反应也一般,少马爷的分数也不高。
这些都是摆在桌面上,看得到摸得着的,但还有一个问题,是一直被忽略的——第一届相声邀请赛,主要是北京相声演员的天下,是他们的主场。刘伟冯巩虽是天津人,但彼时已经调入北京,又是马季的徒弟,自然不能算天津演员了;天津演员马志明能参赛,是否跟马三立先生在相声界具有无法撼动的地位有关呢?这也说不太清楚。80年代的天津相声圈,在年长一些的常宝霆、刘文亨、苏文茂、高英培、李伯祥、魏文亮之后,中青年演员似乎也缺少一些真正能挑大梁的人物,少马爷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独自撑起本该是相声界半壁江山的天津相声,他表演想那段相声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也正是他当时的感受吧。
(马志明马六甲父子)
当然,比赛仅仅是比赛而已,特别是在过去了30年之后再争论,已经没有意义。现在《纠纷》已成传世经典,当时两届相声大赛,其他人的段子,人们还能记住的并不多。至于艺术成就,现在少马爷的艺术水平,已经比当时两届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大多数演员都要高太多了。由此可见,再重要的比赛,也不是检验一个人艺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文: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