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级】传统技艺——闽南金苍绣

  金苍绣与唐 时“蹙金 绣”工艺有一脉相承之处,宋元之际,泉州古城内便悄然出现了许多专售刺桐绣的绣铺;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曲日渐兴盛,绣制戏服、道具需求量不断增加,刺绣业也达到繁盛,尤其到了清末民初,泉州当地的绣铺便已达数十家,其中,道光二十九年间开设在承天巷内的“得春堂”绣铺更是名扬四方。是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东南亚等地的绣品。

  自古以来,金苍绣绣品多用于宗教,主要有庙宇绣品、道场绣品和阵头绣品,如佛服、绣佛、凉伞、幢幡、龙蟒桌裙、阵头绣旗等,此外,高甲戏、歌仔戏等戏服、喜庆的绣幛等也有使用金苍绣。泉州城内的刺绣工人一度达到数百人,产品销往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

  金苍绣,也称盘金绣、金葱绣,绣品是在罗缎的底子上面用金丝线绣出各种美妙的纹样,是闽南泉州独有的刺绣技艺,多用于宗教用品。主要有庙宇绣品、道场绣品和阵头绣品,如佛服、绣佛、凉伞、幢幡、龙蟒桌裙、阵头绣旗等等,朝服、戏服(包括木偶戏衣)、喜庆绣幛等也有用金苍绣的。其中,尤以龙蟒桌裙最能体现金葱绣的特点和工艺,龙蟒图案立体感强,龙头等部位突出,鳞片可以片片立起,栩栩如生。此外,一些婚庆和寿筵等场合也用金苍绣品装饰。

  泉州金苍绣传承了古老的刺绣技艺,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用绣线拼成花纹图案固定在绣底上,以显示“高花”。有学者称,唐代的蹙金绣只在古代文献和唐代的诗词中提起过,它的工艺早已失传。而在泉州,金苍绣,依然传承与蹙金绣工艺相同的刺绣技艺,是民间织绣艺术的活化石,它有力地佐证了闽南织绣文化的历史源流。泉州金苍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鲜艳,立体感强,有鲜明的泉州地方特色,富有重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泉州金苍绣技艺,主要用于闽台宗教绣品,在台湾地区有重大影响,见证了两岸交流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