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刘正风,捐了三品参将,为何还被嵩山派灭门?

  《笑傲江湖》中,衡山派副掌门刘正风,捐的 “三品参将”,被武林人士视为 “芝麻绿豆小官”,这合理么?

  

  金庸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初创作 《笑傲江湖》 时,默认的历史背景,其实是清朝。直到后来的修订版本才改成了纯架空,杂糅明清,看似明朝,但没有明确实指。

  证据如下:小说中,已经明确出现了“湖南、江苏、河北”等省名。

  而历史上的明朝,“两京十三省”中,并没有湖南省,江苏省,河北省。湖南地区是湖广布政使司(通称湖广省)的一部分,江苏地区是南直隶的一部分。河北地区则是北直隶。

  一直到清朝时,才分湖广为湖南省、湖北省;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再分为江苏省、安徽省。北直隶改成直隶省,1928年,正式改称河北省。

  对比《笑傲江湖》最早的《明报》连载版本,和现在通行版本,在令狐冲乔装改扮上恒山这段剧情,女主角任盈盈的作为:

  《明报》连载版:【盈盈用二两银子向一名乡妇买了一头长发,细心梳好了,装在令狐冲头上,再让他换上农妇装束,宛然便是个女子。】通行版,新修版:【盈盈解开了令狐冲的长发,细心梳了个髻,插上根荆钗,再让他换上农妇装束,宛然便是个女子,】

  最初版本的令狐冲,需要买一头长发做假发,才能改扮成女子;而通行版与新修版的令狐冲,直接解开长发,梳了个髻,插上根荆钗就能假扮了。

  众所周知,明清易代时,发生了惨烈的剃发易服事件。

  之前从周秦一直到明代的几千年,汉人男子都是束发为冠,以身体发肤为受之父母,所以和女子一样蓄留长发的。

  满清王朝入关后,强行推行“剃发令”,令广大汉人男子都剃光大半个秃瓢脑门,违者皆斩,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因此,最初版本的令狐冲,是剃发留辫的清朝人,可为定论。

  直到通行版本,金庸先生意欲将十四部作品融合进一个统一宇宙:“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书成于《笑傲》之后的《鹿鼎记》,提及了“前朝有个令狐冲大侠”,因此《笑傲》的时间背景,就只能比《鹿鼎》的清朝康熙初年更早,于是不得不挪移到了明朝。

  因此,令狐冲乃至于刘正风,也就变成了明朝人。

  

  而,金庸写作的时代,20世纪50~70年代,一切相关历史资料得去图书馆,甚至找老人去道听读说,可并没有互联网和搜索引擎。

  所以出现南宋少女黄蓉,唱元曲《山坡羊》之类的历史错误,不胜枚举。

  而诸如《笑傲》中的“湖南、江苏、河北”等省名,豆皮、花生等清末才普及的小吃,莫大先生的清朝唱词,也就成为了和《射雕》黄蓉唱元曲一样的时间bug了。

  清朝立国起二百多年,一直卖官鬻爵成风,如衡阳刘正风这样的富商土豪花钱买官之事,从来数不胜数。到太平天国运动后,更是官品泛滥成灾,总兵满地走,参将不如狗,

  同时,相比于满洲八旗的天子亲军,天潢贵胄,相比于“科举正途”出身的文官士大夫,汉人武官本就极低贱,花钱买的捐官更加低贱。

  所谓“捐班”的正三品参将衔,在“科举正途”出身的七品县令面前,从来是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左宗棠未显贵时,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当师爷,深得其信任,执掌一省军政大权。于是,湖南全省的总兵参将们,见到只是一个举人、没有官身无品无级的左宗棠,都得下跪请安。

  有一回,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自持是“当朝二品大员”,不肯下跪,

  左宗棠当堂大骂:「武官见我,无论大小,都要请安,你是怎么回事?!」「王八蛋,滚出去!」然后就让骆秉章以“挪用公款、私役兵弁”等罪名,上奏弹劾樊燮。

  正值太平天国起兵,骆秉章、胡林翼、潘祖荫等人,协力向咸丰皇帝保举左宗棠人才难得:「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于是这场二品武官与举人师爷的官场纠纷,以左宗棠毫发无伤结束。樊燮被革职查办,赶回老家,由当地官员监视居住。

  樊燮以此为奇耻大辱,认定是武官低贱,不如读书人所致,于是强迫两个儿子闭门读书:

  「左宗棠一举人耳,既辱我身,又夺我官,且波及先人,视武人如犬马。我宅已定,敬延名师,教予二子,雪我耻辱,不中举人、进士、点翰林,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其长子樊增祹体虚弱早逝,幼子樊增祥,苦读十年,终于考中进士,然而终其一生,也就是个从二品的陕西布政使,署理(临时代理)过两江总督。

  而此刻的左宗棠,已经是大清帝国的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爵封二等恪靖侯,人人尊称“左爵相”的超品大员,更有平定陕甘,收复新疆的不世之功了。

  左宗棠既官居高位,就以齐名当世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是进士出身,点过翰林;自己生平只是一个举人功名为耻,扬言要辞去官职,重下科场,进京会试,吓得慈禧太后急发明旨,赐给他一个“进士及第出身”,免了这场闹剧。——更让樊燮父子情何以堪!

  所以,连真正带兵打仗的“二品总兵”,在彼时官场都不过草芥,

  难道还真有多少人以为,刘正风这种花钱买的“三品参将”,是如何了不起的官衔?

  说一句“芝麻绿豆官”,当真有错?

  某些《笑傲》同人小说里,一些自以为是的作者,让笔下主角大放厥词,指责嵩山派是“杀官造反,大逆不道”,以为这样就能吓阻嵩山派行凶,

  殊不知真要说官面上的逻辑,连泰山派掌门,那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东岳奉祀官、泰安州岱庙道录司司署,还要向各地去泰山朝拜岱庙的广大香客,征收每人1钱4分的“香税”,直接解送山东藩库,“山东合省官,自巡抚以至州目,皆分及之”,

  论泰山派在朝堂与官府的人脉,又岂是刘正风这么一个花钱买官的衡阳土豪可比?

  嵩山派与左冷禅,能联合泰山三玉(玉玑子,玉音子,玉磬子),架空了掌门天门道人这个正牌奉祀官,又怎会把花钱买了个参将头衔的刘正风,放在眼里?

  

  反而是此后孤身上路的泉州参将吴天德(实为令狐冲冒充),倒是让假扮魔教徒的嵩山派忌惮了几分。

  只因走马上任的实职武将吴天德,终究和花钱买个头衔的挂名武官刘正风,完全不是一回事。

  大清国挂名的总兵参将成千上万,能实职补缺的才多少萝卜坑?吴天德这样能带兵的实职参将,一个府也就一个人,一个省也就十个上下。

  比如金庸先生的祖父,是光绪丙戌年进士,江苏丹阳知县,加同知衔。和吴天德这样的实职三品参将,是可以平起平坐,对酒畅谈的。

  而刘正风这样的捐班参将头衔的地方富商,在他们面前也就是点头哈腰,斟茶倒水的份。

  所以金庸下意识地认为刘正风是“芝麻绿豆官”,会被嵩山派随意灭门;又让孤身上路的吴天德被嵩山派忌惮,其实是再合理不过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