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假茶贩运猖獗,直到明清时期才遏制住这种局面

  茶叶自古便是我国的特殊商品,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唐宋时期,茶叶不再是上层阶级独有的物品,寻常百姓家平日也能够消费得起茶叶,当茶与盐、酒一样具备了平民消费的广泛基础,那么其背后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朝廷自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茶叶官营便成为封建王朝的常态。

  

  贩卖茶叶的利润高,官方便将茶叶的种植和销售一并垄断,可这并不能阻挡民间私贩茶叶的热情,既然真茶的数量太少,那么便琢磨起制作假茶的手艺,以次充好,还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唐宋时期假茶泛滥成灾,朝廷也难以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直到明清时期才成功遏制住了这种制售假茶之风。

  一、假茶泛滥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农氏,到了唐朝,陆羽编著的《茶经》一经问世,让饮茶不再限于闲谈论调和经验之谈,而是转向系统化的文化体系,再加上茶与佛教的完美融合,让茶文化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

  

  当然,茶文化发展的根基在于民间,大面积的茶叶种植和价格的普遍降低,让茶不再是上层阶级的独有物品,而是转变为在全社会内流通的平价商品,百姓参与到茶叶流通中来,必然促进茶文化的快速发展。

  唐朝时,朝廷看到了茶叶贸易的税收潜力,便垄断了茶场的经营,实行榷茶法,几乎垄断了制茶贩茶的全部利润,民间想要购买茶叶,也只能从官方设立的买卖点购买,垄断之下,价格自然受制于人,很多百姓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只能望茶兴叹,有需求就必定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制售假茶。

  

  宋朝是我国假茶泛滥的高峰期,一般制作假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掺杂其它杂质来压秤,以此获得高额利润,选取的替代品有桑叶、茶梗、花青等,大多外表上难以鉴别真伪,二是将已经使用过的茶叶进行二次加工,先是晾晒,然后再添加石膏一类的“增色剂”,就可以制作出“还魂茶”,拉倒市场上再次贩卖。

  

  二、管制初期

  假茶流通于市对茶叶的正常交易危害很大,朝廷也注意到市面上流通的假茶,唐朝时期对于假茶的打击力度不严,一般只靠民间自发举报或是甄别来防止假茶入市,待到宋朝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让朝廷对茶叶这一财税大户不再视若无睹,出台了相应的管制措施。

  

  在继承唐朝榷茶法的基础之上,宋朝对贩售假茶者有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处罚,且量刑的力度比较大,以杖刑为主,但宋朝时期采取的惩罚措施并不彻底,后来又推出水磨茶法,限定茶叶的贩售范围只能在京城附近,且必须拿到官方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不过就算采用牙人制度,适当放宽了茶叶的经营许可,可依旧阻挡不了民间私制假茶的风气。

  三、有效手段

  封建王朝真正形成有效打击假茶的体系是在明朝时期,明朝重视打击贩售环节,而不是制假环节,朝廷专设紫阳茶坊,对将要流入市场的茶叶进行检查,并引入引单薄号制度,详细登记贩茶者的身份信息和经营的茶叶种类及数量,一旦被证实是假茶,那么整个链条下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到了清朝,朝廷勘验茶叶的手段更加精进,且茶叶工会的建立强化了民间的监督力量,假茶贩售得到有效遏制,不过即便如此,在庞大的利益驱使下,还是有不少人铤而走险贩售假茶。

  总结:茶叶自古便是我国的特殊商品,平民化后,朝廷看到其背后的高额利润,于是便开始了茶叶的垄断经营,不过长期垄断之下,价格自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自唐朝开始一直到封建王朝结束,官方对茶叶的垄断是在不断减弱的,宋朝时期允许在朝廷许可范围内,由“牙人”担保进行私人买卖,随着而来的还有更加严格地打击假茶贩售的法令,不过这并没有遏制住假茶贩售的狂热。

  

  到了明朝,朝廷注重打击贩售环节,引入专门机构进行审查,强化对茶叶贩售者的登记及管控,同时启用了连坐的惩罚体系,旨在打击制售假茶“产业链”,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假茶的打击,并利用茶叶工会的力量对民间制售假茶的行为进行监督,虽然没有完全遏制住假茶贩售,但也阻止了假茶的无序扩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