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致敬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作文800字【优秀2篇】

  李大钊同志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李大钊同志等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历经八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伟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敬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李大钊先生已经离开我们94个年头了。他的名字,出现在书本、课堂上,也出现在典籍、博物馆里;出现在“青春诗会”的舞台上,也出现在深沉的党史教育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他一生的写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锋斗士,他正是一位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在他悉心建立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时,我怀念他。

  李大钊,字守常,出生在燕赵旧地河北乐亭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早亡,由祖父抚养长大。7岁上私塾学堂,熟读四书五经,在祖父的安排下与邻居家的姐姐李赵氏早早成婚。循着时代的车辙,16岁时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但巧遇清王朝正在进行最后的维新自救,沿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一朝废除。同当时许多有志之士一样,他敏锐的察觉到时代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转身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他是刻苦的,在天津这个当时中国各家思潮的汇集之地,他学习天文地理、法律政治,接受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等先进思想,是天津学生群体中最勤奋的报刊撰稿人。他是幸运的,在慈善乡党的资助下,24岁的他,心怀救亡图存的志向,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旅日期间,李大钊先生笔耕不辍,广泛接触各类西方先进思潮,积极参加社会运动,结识了许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不过此时的他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评价仍是“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弃,亦未可测”,但究竟什么道路能救中国,此时的他也不知道,真理要待实践来检验。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密谋“二十一条”的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李大钊在《警告全国父老书》中深情呼喊道“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回望神州,仰天悲愤”。随后不久,26岁的李大钊回国,踏上了鲜血满地的革命道路。

  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阵地,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但与他的战友们所不同的是,李大钊先生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先进分子之一。当他人还在纸上论战无政府主义、团体主义、实验主义哪个更好更适合中国时,他已逐渐意识到了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占人口总数95%的工人和农民;当别人还在思考是否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他已经对俄国工农革命深有研究并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付诸实践了。

  李大钊先生有着超出同时代文人革命家的敏锐远见。旧时代的中国,文化人以士大夫自居,对“庶民”们一向是非常轻视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按照“胡适们”的设想,鼓弄唇舌,让广大读书人们反了封建,投向西方文明,接下来的一切就顺水推舟了。只有李大钊先生选择了一条最“不体面”的道路,深入工农群众,亲近他们,帮助他们。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派出十四万劳工参战的中国第一次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举国欢腾,各行各界都弥漫着一种飘飘然不知所以的狂热感,甚至有群众聚集到段祺瑞的府邸前高呼万岁。此时,李大钊发表了著名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围绕着“怎样看待我们是一战战胜国的身份”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回胜利究竟是谁的胜利呢?”,一针见血的指出,一战的胜利不是段祺瑞和北洋政府的胜利,而是平民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一战的失败不是德意志民族的失败,而是霸权和军国主义的失败;他敏锐地察觉到俄国工农革命的先进性,开创性地将这次胜利归功于世界劳工阶级。

  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北洋政府当局出于私利密令巴黎使团签字同意,社会各界群情激愤,由此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界群众游行示威,发出人民的呼声,要求政府强硬拒签。五四运动中的许多先进分子都是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进步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达到高潮。在这次运动中,李大钊先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尽管当时有一些右派人士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马克思主义”是暴力主义,但历史证明,封建官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救不了中国,以团结广大工农群众为法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指导一代代共产党员建设起了新中国。

  31岁时,他发愿“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马克思主义团体从北京的一个小小“马尔克斯研究会”成长为无数有志青年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中国共产党,此后几年,他冒着生命危险领导工农运动,力促国共合作,在所有被历史铭记的时刻里,他总是那么青春。在慷慨赴死,英勇就义时,他还不满38岁,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来不及实现“青春中华”的梦想。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越学党史,越发觉革命道路的曲折。时代的求索者们像是进入一道迷宫,大家知道光明的出口就在不远的前方,但前方曲曲折折,岔路无数,哪怕成功走对前几个岔路口,但只要在随后的选择中出现偏差,也很难走到终点,毕竟人都无法摆脱自身的时代局限性。李鸿章等人引领“洋务运动”,但仍是为了富强清廷;梁启超等人为“戊戌维新”抛头颅洒热血,但对帝制毫不排斥;胡适等人虽倡导新文化,但没意识到启发民智后下一步便是流血革命;陈独秀等人虽坚信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但其右倾思想没有让其意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单独一个求索者无法走对所有的岔路口,但只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纲领,一代代有着共同追求的同志们持续努力,我们终能迎来光明。一百年了,今天的我们依旧在接力前行着,身处深圳这片“先行示范区”,吾辈青年更要有接过历史长跑接力棒的勇气与智慧。

  大钊先生,94个春天过去,我们有了9191.4万名同志。我们把新中国的光彩写在乐亭的大钊路旁,您看到了吗?看见我们的国家,一步步改天换地,顶天立地,再也不会任人欺辱了吗?看见我们从顾维钧先生悲痛地说“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到杨洁篪主任不卑不亢地说“你们(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了吗?看见共和国的青年,用青春之我,建设出的青春之中华了吗?您看见了吗?

  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是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是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毫不后悔。他认为,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他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李大钊同志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接受了他认为是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何其艰难,但他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并积极付诸行动。正是李大钊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自为阶级。这一切,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李大钊同志比较早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抽象的学理和不变的教条,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他强调正确认识国情非常重要,考虑中国的问题,是不能置国情于不顾的。他认为,这个国情问题,不可求于外人。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他强调,社会主义“用以为实际的运动”时,它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要在运用中加以发展的。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重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先锋作用,直接从事工人运动;他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李大钊同志有着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强烈进取精神,所以当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逐渐成熟的时候,他毅然提出了应该组织一个“强固精密”的统一的“劳动家政党 ”即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潮流,使李大钊同志当之无愧地成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先驱。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李大钊同志书写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著名对联。这幅对联,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说过:“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当面对生与死考验的时候,他从容地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生命。李大钊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他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他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以至学校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无以为继。他牺牲后遗体下葬,棺椁衣裳都是朋友帮助提供的。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李大钊同志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李大钊同志等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历经八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伟业。如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面对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烈奋斗!

  【2021致敬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作文800字【优秀2篇】】相关推荐文章:

  致敬李大钊同志的作文 致敬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作文800字【三篇】

  致敬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作文800字 致敬李大钊作文四篇

  长征精神的内涵2021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致敬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