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八佰》,华谊兄弟的背水一战

  8月21日,备受关注的电影《八佰》首日上映。

  因点映期间就拿下了2亿多票房,国内院线给出了57%的高排片率,它也不负众望的以高达86%的票房占比,成为当日国内票房排行无可争议的领头羊。

  与影片中的情节很类似,迟到了一年才上映的《八佰》,也经历了一系列过山车式的波折。

  作为疫情之后上映的首部国产大制作新片,《八佰》的时间点抓得很准,也成功带动了一波观影热潮,相信此时的投资方华谊兄弟与导演管虎,心情或许宽慰了一些。

  自《八佰》这部影片诞生之日起,就承受了太多的期待与争议。

  围绕这部根据淞沪会战时国民革命军88师一部守卫上海四行仓库四昼夜的事迹改编的作品,引发了专业影评人、文史专家和普通观众在内的人们持续不断的热议。

  按照管虎的叙述,《八佰》“像一个电影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笨笨地’去拍一部电影。”

  在承认其“工业化”的背后,也表现出管虎试图独辟蹊径的野心。

  当一部电影成功上映了之后,它就不单纯是导演作品了,任由众人评之下的《八佰》,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叙事方式、价值结构和情绪表达,这绝非管虎所说的,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笨拙感”,而是试图突破现有的国产战争电影的既定创作思路。

  管虎和华谊的努力,很值得玩味。

  背水一战的创作者

  若讨论近年来的国产商业电影,华谊兄弟是绝对绕不开的。

  如果把2013年提出“去电影单一化”战略作为一道分水岭,可以清晰的看到,华谊兄弟在电影创作和投资上的路径转变。

  投资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与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是华谊兄弟试图两条腿走路的明证,敏锐的嗅觉与强大的执行能力,曾经坐拥娱乐圈半壁江山的华谊兄弟,成为国产商业大片中无可争议的领跑者,国产院线最具号召力的票房晴雨表。

  马云减持、董事长套现、定增计划等一系列商业炒作,让华谊兄弟频频登上商业头条,其背后的原因,显然与接二连三的高溢价收购明星合作公司来捆绑艺人、导演资源有关。

  哪怕嘴上不承认与《一九四二》的票房失利有关(该事件据称与华谊兄弟股票市值两天蒸发13亿有关),但“去电影单一化”绝非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

  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急于破局的华谊兄弟,开始将注意力转回自己的主业——电影,然而,在2019年遭遇重磅大片票房不佳、演员涉嫌偷税漏税等一系列问题,令华谊兄弟背负巨大的压力,押宝《八佰》成了华谊兄弟的必选项之一。

  因此,有人形容《八佰》是华谊兄弟“背水一战”的关键,而执导这部战争大片的管虎,则成了事情成败的关键先生。

  当初被媒体形容为“骨子里的愤青”,在商业片与文艺片上都能应对自如的管虎似乎不屑一顾。

  与第五代导演们更多的醉心于象征意义和意境表达、第六代导演们更喜欢“言不由衷”的纪实风格,管虎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另一个是陆川)。

  翻看他执导过的影视剧,既有像《黑洞》这类冰冷刺骨的写实风作品,又不乏《斗牛》、《杀生》这样颇具象征意味的寓言故事。

  在唯票房论的商业电影领域,管虎的建树不多,却很有口碑,将《八佰》打造成一个充满人文气质与商业元素的影片,是摆在管虎面前的艰巨任务。

  在采访中,管虎认为《八佰》的完成度很高,但他也承认,多元素的复杂混搭与创作思路的一改再改,令他觉得“挑战很大、难度很高”。

  能否跻身商业大片名导行列,或许不是管虎最看重的,但不迈出这关键一步,自己的影视艺术之路,是不会一瞬间就能豁然开朗的。

  共鸣失效的情绪

  讲故事,是一部电影主创的基本功,引发共鸣,是电影在普通观众群体中能否引发热议、刺激票房的关键。

  曾几何时,在抗战题材上,国内观众基本上不需要过多的情绪渲染和视觉刺激,就会很快融入其间,这种感同身受,在盲目追求商业化和娱乐性的“抗日神剧”出现后,即告失败。

  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为创作基点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对应了经历过战争的那一代观众,《高山下的花环》、《血战台儿庄》等近现代战争电影经典,则展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历史观。

  与《大决战》、《大转折》等宏大题材的电影作品比起来,近年来,国内的电影创作者们,更习惯于按照人文关怀、以小见大的创作思路,拍摄具有一定历史独特性的战争影片。

  陆川的《南京!南京!》,通过我们的敌人——日本军人的角度,描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不可避免的引来了国内观众的种种不满与争议。

  究其原因,这当然与影评人们总结的“火候不够、视角混乱、剧情刻意”等电影硬伤有关,但一个被人们忽视的理由——观众无法全情投入、引发共鸣,也是这部影片口碑一般、票房不佳的原因之一。

  显然,管虎在《八佰》中吸取了陆川的教训,把叙述重点放在中日两军争夺四行仓库的战事之中,通过群像化的视觉描述与步步为营的情感积蓄,为影片最后的高潮冲过垃圾桥一段,做足了准备和铺垫。

  看得出来,管虎想要为观众描绘的场景是,透过一场进行了四昼夜的坚守战,将观众带入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同御敌的预设场景。

  这在影片结尾处的高潮部分,有着尤其鲜明的体现。

  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垃圾桥的中国军人,与栅栏背后伸出的一双双民众的双手,形成了鲜明的相互映衬。

  在这一刹那,仿佛让观众联想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上,那些为了反抗外敌入侵、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无名英雄们,想起了“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话语。

  革命浪漫主义真的回归了吗?

  在管虎的《八佰》中,这个答案是模糊的。

  隔着一条河,就是两个世界,《八佰》在参战官兵与租界中的百姓来回切换,意在表现中国人紧密相连、共同抗敌的决心与信心,然而,这种交错剪辑的叙事手法,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观看者与参战者的多线索、扁平化,以及影片刻意安排的一系列煽情段落,并不能完全、有效的激活观众的想象力与情绪。

  观众们最大的感觉就是,可以身临其境(这主要还是电影语言的功劳),却无法投入感情(这主要是人物塑造与多线叙事的锅),归根到底,还是影片在视觉呈现上缺乏必要的说服力,甚至因一些自相矛盾的段落,很难引发观众的精神共鸣与情感共情。

  这也是一些观众,觉得《八佰》精彩有余、感情积淀不足的主要原因。

  模糊不清的“群像”

  与上世纪欧美苏中的战争影片,都刻意强调战争的宏大、战争之人的渺小比起来,如今的战争片,更关注战争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所思所想,这也是管虎的强项——人文关怀。

  《八佰》最终选择了群像化的叙述与记录,这彰显了管虎的勃勃野心,启用几乎全明星的演出阵容,这彰显了华谊兄弟的勃勃野心。

  当野心成为驱动一部影片取得成功的关键时,拿来主义似乎成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部典型的群戏,影片正面表现了中国军人的血腥与不屈,也并不回避大敌当前,士兵们对自己命运的不同选择。

  或许在和平时期,一些人性的选择不值得尊重,却是值得理解的,但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复杂的人性就会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因此也很难用简单的对或错、黑和白来理解和判断。

  现代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巨大的破坏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战争中的人,脆弱的肉体与灵魂。

  战争的行为必然带来人们的恐惧,看到上一秒还谈笑风生的伙伴,下一秒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任谁都是难以接受的,但依然有人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坚持、流血甚至牺牲。

  《八佰》试图在人性如何克服恐惧、最终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现象中,寻找某种符合普世价值观的答案。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片中,张译饰演的“老算盘”,算是典型的贪生怕死之辈,作为一名参战士兵,他的推诿扯皮、不择手段,最终就是为了保住性命;与之相比,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消极避战的小人物,最终选择了舍生取义,似乎也是事出有因的(战友牺牲、民众支持、感情触动等)。

  哪怕有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背书,加入了一系列强烈的情绪渲染,简单的不抗争、就苟活的二选一,单纯的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依然会显得太单薄了。

  这当然与群像式的叙事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对人物行为合理性的深度挖掘不足。

  当然,这并不能全怪主创们,历史上,四行仓库阻击战事后被证明不过是蒋委员长为了在国际和会中取得谈判主动,而主动演的一场戏。

  影片中,借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之口,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总结得很清楚了,河对面为壮士们唱大戏的戏份,似乎也暗合此意。当然,这也是战史研究者们把这些事后被当局很快遗忘的英雄们,称之为“孤军”的原因。

  哪怕管虎聪明的将影片的落脚点,选在了战争的残酷与军民的同仇敌忾,试图用与以往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与虚构的戏剧张力,来努力支撑和拼接起整个故事的合理性与感情基调,然而,单薄的人物塑造与欲言又止的历史真相,显然不足以支撑起《八佰》的英雄群像。

  或许在多年之后,《八佰》依然会被国内影史反复提及,因为它希望走一条与以往国内战争片不一样的表达和叙述之路,这种立足当下的艺术创新应该值得尊重,事实却证明了,这或许并不是一条破解国产战争影片创优创新难题的最佳路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