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丨关注乡村与都市建筑新命题——“超场域:乡村与都市空间的文化实践”展昨日启幕

来源:中央美院艺讯网

2017年3月17日上午10点,“超场域:乡村与都市空间的文化实践”展于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地下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

?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 王晓琳女士,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 刘原先生,

河北省兴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强占坡先生,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彭军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段邦毅教授,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农工委书记 张国臣先生,

点意空间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总裁 吕玉贵,

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特聘设计师 韩军副教授,

立邦工程市场总监 尤斌女士,

家饰杂志主编 米姝玮女士,

河北省平泉县天罡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建华女士,

中艺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伊俊康先生,

开幕式由中央美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王铁教授主持。

“超场域:乡村与都市空间的文化实践”展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首展,更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从教学扩展到社会实践的开始,是建筑设计研究院向学校和社会呈现其这两年从筹建到成立期间的设计成果。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系统中第一所建筑学院。美院近两年更是加强建筑设计研究工作,组建了“建筑设计研究院”,使得以教学为主的建筑学院和以研究创作为主的设计院形成一个内在机制相互相通的结果。本次“超场域:乡村与都市空间的文化实践”展不仅提供了于展览空间内开展专题研讨契机,这也是中央美院支持学院教学研究机构建立学术平台、开展学术讨论的一次机会。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铁教授 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谈到,“在王铁院长的带领下,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全体同仁的努力下,研究院这几年里不断积累,本次展览正是这期间工作的缩影。研究院在各种实践过程中也得到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尤其是研究院关于乡村的建筑设计实践,这也是艺术学府与社会联系的渠道。虽然展览空间是有限的,但展览通过展示的作品提出今天建筑领域需要建构的一种社会关注,特别是通过建筑的研究实践来回应今天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命题。”

河北省兴隆县副县长 强占坡

河北省平泉县天罡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建华

立邦工程市场总监尤斌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超场域”,“场域”指的是目前建筑的使用空间已经从原有的场地(place)的单一概念走向了更加具有广度的场域(field)——这是指的一种具有更宽阔的视野、更需要探讨问题、更具有广度的新的空间概念。范迪安院长指出,“场域”的概念可认为是我们思考今天建筑的一个定位。建筑自从现代发展进程以来,早已经不再是一个居住的概念,它联系着个体与群体,联系着群体与更大的社会,更联系着文化历史与人文的文化理想,建筑问题变得越来越综合,因此本次展览用“超场域”为主题,正是提示了当下要在诸多复杂关系里面去思考建筑的生成。

展览现场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中,“新都市主义”曾经成为建筑界的一个热门词汇。而在中国2020年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之际,中央政府提出了规划建设1000个特色小镇,这可以认为乡村生活景观的改变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当下乡村与都市均面临着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挤压下的挑战,快速的城市化使历史和符号难于延续,生产场地的自然性和历史坐标不断出现裂痕,同时为空间塑造带来具有超越以往建构理念的更大追求和机遇。那么,作为艺术学府、作为建筑研究学者,如何清醒意识到在新一轮建设热潮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范迪安院长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着重思考如何能够确立一种新的“文化共生性”——不是把建筑当成一个固定的空间场所,而是去思考建筑所需要提供的文化共生空间。这种“文化共生”既包括共生新的社会关系,也包括对文化价值的认定,譬如说建筑所在的文化脉络、文化学理、文化特色等等。

展览现场

“超场域:乡村与都市空间的文化实践”展览可认为正是对中国当今建筑发展的新命题,提出的一种思考途径。展览运用了图文文献、模型、影像等方式,深入呈现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的总体规划及附中教学楼、河北两个县(保定市涞水县、承德市兴隆县)的“美丽乡村”规划(民居、公共设施和景观空间)、中国福文化公园、福建大漆公社、798艺术协同创新、福建海岛古厝村落文旅规划、福州丝绸之路文化广场、世界华人收藏博物馆、大连林泉隐舍温泉禅修中心和燕郊金谷88艺术街区、旅游度假酒店等项目的设计实践和研究成果。正如展览前言所写:“超场域”期待建筑从被动简单的视域到有序升级到文化和社会场域科学的扩展,同时致力于解决实践中的中观和广域空间内核的具体问题,社会和文化价值的扩展,以形成具有当下意与义,场与域的不断实践。

文丨林佳斌

图丨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