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武官赴罗马尼亚国防大学国防学院演讲

“全球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

——中国视野中的全球安全

很高兴应奥祖努院长邀请,来到罗马尼亚国防学院与各位朋友见面。每次来国防大学,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13年前我就曾在这里学习。今天来演讲,给我提供了一个回母校来看看机会,对奥祖努院长的邀请再次表示感谢。

今天演讲主要有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全球安全与中国方案

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巴比伦等王国都曾辉煌一时,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德意志、沙皇俄国、大英帝国也都曾辉煌一世。但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全球安全问题似乎跟这些王国、帝国没有太多的联系,因为当时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的还是自身安全,至多是联盟安全,尚未涉及到全球安全问题。

那么真正引起人类社会关注全球安全问题的事件是什么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引起了大家对全球安全的反思,战后成立了国际联盟。真正引起人类社会关注全球安全问题的人物是谁呢?应该是德意志帝国的威廉二世。大家知道,威廉二世是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他奉行“世界政策”,谋求“日光下的地盘”。他为了德意志的霸权,不惜以军事手段破坏国际和平,不自觉地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冷战、核生化武器的生产与使用等重大历史事件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

冷战结束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安全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扩大,分裂势力、极端势力、恐怖势力、民粹主义、移民迁徙、资产转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气候变化、经济危机、资源短缺、贫富差距、媒体宣传乃至个人言论都纳入全球安全问题研究的视野。应该说,今天我们对全球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更是前所未有。大国在关注,小国在关注;科研机构在关注,普通百姓也在关注。

毫无疑问,全球安全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对、共同应对、共同解决。事实上,国际社会对全球安全问题的分析看法及应对态度、方式、方法并不相同。英国退欧即将成为事实,欧洲民粹民义高涨,美国大选后的新总统特朗普主张“美国利益至上”,对内对外政策都在调整。

面对国际社会出现的这种“逆全球化”现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球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全球共治”理念,表明中国支持全球化进程和对全球安全负责的态度。这里是学术讨论,所以我在这里将“全球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全球共治”理念的内容归纳下:

一、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联,全球安全需要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共同来维护。任何国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都不应损害他国的利益。

二、全球安全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舆论、宣传、生态、资源、环境、能源、法规、媒体等,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安全问题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维护全球安全必须依靠全球力量,必须依靠世界各国共同参与、携手应对,必须综合采取多种手段。

三、世界各国都有权利和义务参加到全球治理进程中来,共建、共治、共享,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结盟对抗、围堵遏制不仅无助于解决国际与地区争端,无助于实现全球安全,而且还会有损于全球安全。

四、世界各国都应该着眼未来全球发展需要来认识、看待、处理安全问题,尽可能避免采取强权霸权、以强凌弱、干涉别国内政、结盟对抗、军事威慑、发动战争、转嫁危机、垄断技术、垄断市场、垄断资源、逃避责任等不可持续的手段。

习近平提出的这种“全球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全球共治”理念的完全不同于那种“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处世哲学,也不同于那种“结盟对抗、遏制围堵”的消极应对方式。这是一种代表着公平正义的哲学思想与应对之道,世界各国应给予更多的承认与称赞。

第二个问题:全球安全与中国贡献

首先,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中国保持民族文化5000年绵延不绝,主要得益于中国古代“非战”、“非攻”的和平思想基础。过去二三百年,世界大国是怎么崛起的?靠的是血与火、枪和炮、甚至是鸦片。从16世纪至今,世界上发生过多少次战争?殖民战争、霸权战争、列强战争,数不胜数。近20年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中国没有参与过任何一场战争!

如今,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舆论在全球安全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时传播的都是国际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我们的官方媒体始终坚持从正面报道国际新闻事件,表现出我们高度的和平自觉!

长期以来,我们积极倡导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与179个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是世界上签署和平条约最多的国家,表现出我们强烈的和平意愿!

中国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遇到某些国家对我实施战略遏制,遭受某些周边国家的猜疑与嫉妒,面临某些排他性政治联盟、军事联盟、经济联盟的包围与封锁,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挑战我主权及领土完整、触及领海与领空权益的事件。尽管如此,我们都是想方设法通过磋商、谈判方式来解决,表现出中国人所特有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耐心!

其次,中国为维护世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创建者、贡献者、受益者、改革者,我们始终支持与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现在还有一些国际媒体经常炒作“中国崛起将替代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崛起将引起现存世界秩序的重构”等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习近平在2015年访美时就指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到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现在我们正在努力与美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与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甚至还在努力与日本发展“战略互惠”关系,这充分表明中国正在全力维护全球稳定。请大家理解,维护国际秩序稳定,创造和平发展环境,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已派出3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缴纳的维和经费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自2008年起,中国海军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展常态化护航行动,截至目前已派出25批护航舰艇编队,为6300余艘中外船舶实施安全护航,其中一半为外籍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船舶,为国际航行自由与安全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处理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在联合国框架下中国为东帝汶、海地、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南苏丹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了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可以说,我们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维和维稳等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为维护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4年在墨西哥爆发危机,1997年在亚洲与俄罗斯爆发危机,2001年在阿根廷及拉美爆发危机,2008年在欧洲爆发经济危机。所幸的是中国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道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现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25%左右,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

1981年至2012年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了11亿,同期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30年来中国减贫人口占全球逾七成,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

中国政府承诺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中国政府承诺未来5年内将清洁能源研发的政府投资翻倍,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积极响应联合国倡议,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约合660亿美元)的援助,率先向非洲派遣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

在外交活动中,有的武官开玩笑说:“全世界人民都在享受,只有中国人民在劳动!”要知道,我们输送到国外市场的物品大多是日用品,而不是奢侈品。我们的利润是靠中国人辛勤劳动换来的,是非常微博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支撑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支撑着世界各国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近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今天全球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如果世界市场没有中国商品,各国老百姓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四,中国希望在全球治理领域作出贡献。

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危机。2008年出现国际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同时爆发,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悲观情绪笼罩国际社会。这时,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变化,G7邀请其他12个新兴国家代表于2008年的11月份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G20领导人峰会。至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平等协商世界该怎么治理,参加到全球治理行列中来。

2016年在杭州召开G20峰会,中国提出了“4个I”的经济发展方案:INNOVATIVE,INVIGORATED,INTERCONECTED,INCLUSIVE,我们希望西方国家加强制度创新、重启经济活力、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兼顾穷国弱国利益,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从根本扭转全球发展颓势。

杭州G20峰会上中国开出的“全球治理”药方是中医式药方,希望通过长期的全身调理慢慢消除局部病痛,这与通过快速的药物及手术介入直接消除病痛的西医药方有明显的不同。这是有利于全球发展与稳定的药方,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够理解并接受中国方案,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真正地与中国进行互联互通,希望西方国家不再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希望不再对中国商品进行无休止的所谓的“反倾销”调查。

第三个问题:全球安全与面临挑战

中国不仅为维护全球安全提出了非常好的思想与理念,而且切切实实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与中国在全球安全、全球治理方面做出的贡献不相称。应该说,全球安全与全球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维护全球安全、推进全球治理任重道远。

挑战一:绝对安全——陷阱

绝对安全是只顾追求自身安全而不惜牺牲其他国家利益,其结果就是绝对的不安全。德国的威廉二世追求绝对安全,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狂热地宣扬民族优越论,片面维护本民族利益的绝对安全,甚至不惜牺牲其他民族利益,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争先恐后追求绝对安全,导致几十年的冷战。冷战结束后,某些国家仍然追求全球霸权,建立排他性国际秩序,巩固、扩大、新建双边或多边军事联盟,连续发动战争。现在战争滋生世界难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全球的安全与稳定。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演进,维护绝对安全的成本急剧上升,追求绝对安全必将导致其全球地位的进一步衰退。这种衰退主要原因在于其制度的落后、思维的落后、行为方式的落后,而不能归罪于中国崛起。

挑战二:历史偏见——局限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际社会被人为的划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伊斯兰国家与非伊斯兰国家等等,从而组建了一些排他性国际组织与团体,对组织外国家采取歧视性措施,滋生各种对立情绪。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这种对立情绪在全球不断漫延。如果不加控制,完全可能引发难以管控的新的对抗与冲突。

挑战三:粗暴应对——战争

对于现在的矛盾与冲突,可能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种手段来解决,也可以综合解决,但某些国家更愿意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致冷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相继发生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近年来,一些国家更加倾向于采取军事手段处理国际问题,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几乎消失殆尽,全球与地区安全都变得越来越脆弱。

挑战四: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泛滥

世界的全球化发展难以克服利己主义障碍,对恐怖势力的判定没有共同标准,或者说是存在双重标准。某些恐怖势力利用国际矛盾与冲突绝处逢生,不断向全球扩散与蔓延,导致反恐行动久拖不决,恐怖活动愈打愈多。

挑战五:独善其身——全球管理空白

世界各国愿意分享全球化的好处,但对全球过程滋生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违法犯罪、气候变化、资源短缺、贫富差距、媒体偏见等问题不愿意承担责任,强调本民族利益优先,不愿签定限制性国际条约,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给全球管理留下了真空地带。

结论:(1)全球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2)维护全球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3)中国在全球安全方面提出的先进思想和做出的杰出贡献值得其他国家学习与称赞。

最后再提几点希望:希望威廉二世因片面追求绝对安全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不再重现!希望国际上不断滋长的敌对情绪能得到控制!希望不要企图通过战争手段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希望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中去除双重标准!希望世界各国特别是世界大国在全球治理中作出慷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