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马建堂:伊利方舟是一个启迪心灵的项目
“儿童安全教育不仅关乎孩子的安全,更能启迪心灵。” 3月17日,在伊利方舟儿童安全教师培训班的主题班会上,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与边远山区教师交流时表示,“在考察调研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接受伊利方舟项目帮助的孩子内心更阳光,更愿意跟人交往。”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后左2)与伊利集团副总裁王宝全(中左3)向墨江雅邑中心学校捐赠
近日,国家行政学院响应国家精准教育扶贫政策,赴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和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考察调研。作为综合类儿童安全教育公益项目发起方,伊利集团与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此次作为国家行政学院调研组成员,携北师大、女童保护等儿童安全资深教育专家一同前往,为当地教育系统开展为期5天的教师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儿童防性侵”、“青少年自我保护”、“权威替代权力”等多维度儿童安全管理方法。
此次培训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选拔标准严格,严格选拔长期扎根大关和墨江县边远山区学校、从未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学校条件艰苦、教学困难较大、为县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二是课程设置高端,根据大关和墨江县实际需求,精选最受基层教师欢迎和好评的课程,由全国知名一线教育教学专家授课。
培训期间,调研组成员还深入走访了多所学校,了解教师教学状况,并为当地孩子带去电脑和学习用品等物资,而伊利集团另一精准扶贫项目——“营养2020”首批牛奶也捐向了云南。伊利集团副总裁王宝全在活动中回忆,“5年前,伊利方舟启动的第一站便是云南大关。当时,崎岖的山路、淳朴的老师、艰苦的条件,还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无不让我们项目组成员动容。5年中我们和这里的沟通不断,为这里的老师和孩子持续不断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我们希望伊利方舟不仅关注孩子身体安全,更关注孩子心理的安全。但儿童安全教育,普遍压力更大的还是教师,这也是此次我们继续办培训班的初衷。”
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而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五年公益实践,伊利方舟愈发意识到儿童安全教育是教育扶贫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不断地探索路径、改善方法,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在全国多个省市区开展各种类型的儿童安全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地为西部地区基层安全教育提供解决方案。
从2012年到2017年,从西部到东部,从乡村到城市,伊利方舟已经在全国举办了70多场防性侵、防溺水、放拐和交通安全等儿童安全教育活动,并开展了以防拐测试活动和防拐视频为代表的公益行动,直接让20余万孩子、老师、家长受益,项目至今已连续收获20余个权威奖项,被誉为“值得借鉴的公益样本”。
作为全国两会代表,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还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两次就伊利方舟的调研和践行情况向国家呈报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提案,并结合伊利方舟发展提出要“用尊重和专业一起守护孩子成长。“从日行一善到一生行善;从小善大爱到大善大爱;从一人独善到与人为善”,这也是潘刚在伊利集团内部多次提及的“公益三重境界”。潘刚认为,公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是企业内心深处社会公民意识的体现。
活动最后一天的培训班班会上,王宝全表示:“开展儿童安全教育的几年中,我们和西基会的伙伴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教学经验。在未来,伊利方舟也将向更加开放化、社会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与更多公益组织携起手来,探索更大的合作空间,进一步完善公益活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