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扑克牌 托起教育大资源

北至鼓楼东大街,南到景山后街。以地安门大街为界,以南是过去的“皇城”,古代内宫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门”在此办公;以北的南锣鼓巷地区,则是“前朝后市”的市,如今也是著名的旅游商业区。茅盾故居、洪承畴家庙、孙中山辞世处、文天祥祠……胡同街巷,处处即景。

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一校五址就坐落在这片文化宝地里。

作为该区域内的唯一一所小学,守着这样的文化资源,不加利用实在可惜。可是,到底该怎么用?这个几年前还让学校一筹莫展的问题如今有了答案。学校依托区域内的文化资源,研发出了胡同篇、人物篇、建筑篇三副精美扑克,并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发送到学生手中。未来,这三副小小的扑克牌将成为老师和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

据了解,继上学期学校申报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顺利开题之后,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挖掘本地区及学校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京味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品质提升。

挖掘校史“挖”出三副扑克

去年11月底,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吴健把学校研发室的李东林老师叫到了办公室,递给他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地名和建筑的信纸。李老师当下心里一惊,没想到自己无意中上交的卡片居然被校长相中,要成为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学校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整理学校近四百年的历史,想着如何能让孩子们在这悠长的历史中获得精神食粮。翻找历史资料、阅读人物传记……在此过程中,李老师随手记下了搜集到的有趣故事,一共五十多个。看数量与扑克牌接近,他便灵机一动,将其以扑克牌的形式交给了校长吴健。当这些故事呈现在吴健面前的时候,校长心里有了更好的主意:既然我们有着如此丰富的资源,为什么不制作一系列学区资源的扑克牌呢?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吃惊之余,李老师也感受到了满满的压力,交给校长的50多个故事是自己的“无心之作”,“基本上是碰到什么算什么,并没有什么体系”。现在要让此前无目的的行为变成有目的、有体系的整理,他感觉有点儿无从下手。好在吴校长给出了建议:将扑克牌按胡同篇、人物篇、建筑篇分门别类,配图解说,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

土生土长北京人转胡同竟然迷了路

有了吴校长的建议,李东林心里没那么慌了,“那就从胡同开始呗,只要我腿儿勤着点儿,跑个胡同能有什么难的。”李老师找到学校的教务处,将片区内的近60条胡同拉了个明细单子,在地图上做了详细标记。到了周末,他给电动车充上电,带上拍摄设备便出发了。

真正开始自己的“旅程”后,李老师才发现“逛胡同”这事儿还真没那么容易,由于城市建设,有的胡同只剩下了半条,还有的胡同压根儿找不到。学区北部的南锣鼓巷地区,是元代建成的街巷布局,胡同规整,除了个别胡同曲折狭窄,大部分很好找。但是学区南部的景东地区,就是过去皇城内的二十四衙门,大多数胡同是以衙门为中心呈圆环状排布,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在这胡同阵里居然转迷糊了。

也难怪李老师会晕头转向,这种环状胡同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比如,经过一户人家,可能就已经从嵩祝院北巷到了纳福胡同。转了三圈之后,地图上的“锥把胡同”仍然不见踪迹,下车问路,胡同里的老太太指点迷津,“就在那儿啊,拐个弯就是。”李老师心里暗自纳闷,自己转了那么多圈怎么就没看到呢?于是,他下了电动车,推着车挨家挨户依次看了过去,终于在一户人家的门框上看到了自己望眼欲穿的一条纸片儿:“锥把胡同”。“原来那一个小院儿就是一个胡同。”这样的“探访”,让他这个北京土著也长了不少见识。

李东林的初步设想是将所有胡同的特色标志都拍下来做个集锦。等到他拿着自己实地探测的成果喜滋滋地拿到吴健校长面前时,却被精益求精的吴校长给“嫌弃”了,“东林,你能不能有点儿审美?你觉得灰墙灰瓦的印出来会吸引咱们的孩子吗?”

于是,李老师又开始了马不停蹄地返工。为了让每张胡同的照片看上去有一定的辨识度,老师们可谓是想尽了办法,然而寒冬腊月,绿树不绿红花不红,这些为照片的“精美”提供了客观的障碍。此外,城市的变迁让胡同的景观变得糟糕,有的正在施工,有的停满了车辆。牌面横竖幅面统一,不能变来变去,也为照片筛选添了难。

关键时刻,吴校长提出建议:是不是可以利用能用的现成资源呢?于是,最终的扑克牌上,除了一大半的实际拍摄之外,有的照片使用了画册扫描,“感谢科技进步,网上找不到的图片,我们就用百度地图360度现场功能进行了截图。”最终,学校将近60条胡同进行了“同类项合并”,比如东吉祥胡同和西吉祥胡同合并为“吉祥胡同”,54张的胡同篇牌面最终得以确定。

拨开历史云雾找寻“南锣土著”

本以为是最熟悉、最简单,结果反而是最耗费心神的胡同篇定稿之后,学校的老师们又开始了“人物篇”的制作。南锣鼓巷地区,与历史名人相关的传说众多,可是真实性有待考证。依靠现有的资料,老师们开始了考证之路,还真有不少意外所得。以雨儿胡同为例,不少书中记载粟裕故居和罗荣桓故居均坐落在此。于是,老师们便买来了相关的人物传记以及回忆录,粟裕曾在此居住的说法的确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所有关于罗荣桓的记载中,并没有找到其生前在此居住的证据,有的书中将其记载为“罗荣桓逝世后其夫人林月琴及家人曾在此居住”。几经考虑后,罗荣桓还是没在扑克牌中入选。得知学校的这一工作之后,老校友们也行动起来了:1960年毕业的赵家琪,带来了侯宝林的故事;已经毕业的学生孙悦然家长提供了中国著名词曲学家任中敏先生在这里居住的证据……“一个学校的事情,变成了一条街道的事情,后来又变成了一个社区的事情,足以说明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

对于孩子们来说,价值何在?李老师举了个例子。区域内的菊儿胡同,听上去充满了“诗情画意”,但在1989年以前,这里的环境却是与诗意毫无关系的另一番景象,高达80%以上的建筑密度,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有的人家甚至进了房门就是床。1988年,建筑学家吴良镛受邀来此操刀之后,局促的房间里有了客厅,卫生间更近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有了大大改善。居住在此的三年级学生聂子铭,之前对此番来龙去脉却是毫不知情。得知自己住的是“名宅”之后,子铭跟着爸爸妈妈找到了家里年纪最长的舅爷爷,从亲历者口中聆听那段逝去的岁月。老师们表示,这就是学校推出扑克牌这一文化产品所期望带来的改变。

据了解,上学期末,学校已经将三副扑克牌发放到了各学科老师手中,要求老师们头脑风暴,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扑克牌也将作为开学礼物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讲述扑克牌上的历史故事,在生活中感受传统的文化。说不定孩子们会发现,那些历史中的名人里就有自己的邻居。”

学校方面表示,随着对身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扑克牌的种类会越来越丰富:四合院里的景物、老北京的传说、胡同里的老物件等等都有望成为扑克牌的素材。

本报记者 牛伟坤 J191

(原标题:小小扑克牌 托起教育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