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的文件规定,结合教育部2017年有关招生录取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录取原则
(一)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坚持科学选拔、全面考查、客观评价、以人为本的考核标准,切实维护考生利益。
(三)坚持信息公开,加强监督管理,严明招生纪律,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公正、规范透明。
二、复试录取组织工作
(一)复试录取工作由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监督实施。
(二)各学院成立复试录取工作小组,由院长(或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学院的复试录取工作。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根据复试工作的安排,成立若干面试小组开展面试考核工作。
面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本学科专家构成,组长一般由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担任,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面试小组另设秘书1名,由具有本学科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
复试之前,学院须对参与复试录取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政策、业务、纪律方面的培训。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名单报研究生处审查备案。
(三)研究生处负责指导、协调校内各部门工作;学校监察处负责全程监督。
三、复试
(一)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
(二)复试对象
1、我校复试对象包括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其中:
第一志愿考生:指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符合复试专业复试条件(含破格条件)的考生。破格条件及破格办法另行公布。
调剂考生:指未被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的报考专业录取,并符合我校相应专业调剂复试条件,经我校审核批准参加复试的考生。
2、按照规定,学校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三)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包括资格审查、笔试、综合面试、加试、体检、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等环节。
1、资格审查
按照教育部规定,学校将在复试期间对考生的报考资格作严格审查,进一步核实考生报考信息,特别是学历信息以及身份信息。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按以下要求准备资格审查的材料:
(1)考生《初试准考证》及《初试成绩单》(《成绩单》可由打印的成绩查询网页代替);
(2)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证、身份证、本科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办理初试报名现场确认时出具的证明材料,即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
往届本(专)科毕业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本(专)科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国防生考生除提交应届本科毕业生资格审查材料外,还须提交《国防生报考研究生审批表》原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复印件。
(4)经考生所在单位组织部门或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审核合格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表》。
(5)考生大学期间至今获得的科研、获奖、认证等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6)一寸免冠登记照1张(备用)。
2、笔试
笔试科目以学校2017年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科目为准,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听说水平、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4、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是指学历为专科或本科结业考生)须按要求参加加试(加试科目详见学校2017年招生专业目录)。加试成绩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5、体检
体检工作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等文件的规定组织进行。
6、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四、成绩计算
(一)考生总成绩(满分800分)=初试总分(满分500分)+复试总分(满分300分)。
(二)初试总分按照考生初试各科成绩原始分相加得出。初试总分满分不为500分的,按500分折算后得出。
(三)复试总分按“复试总分=笔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计算,其中笔试成绩满分100分,综合面试成绩满分200分。
(四)加试科目的得分不计算入总成绩。
五、录取办法
(一)大气科学学院
复试对象(含第一志愿和调剂志愿)按总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其它招生学院
录取分为第一志愿和调剂志愿两个阶段录取。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调剂志愿的录取。按总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三)普通招生计划与“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分别排名录取。
(四)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将被认定为复试不合格,学校不予录取:
1、复试总分低于180分者;
2、同等学力加试,单科分数低于60分者;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
4、体检检查结果不符合国家文件规定者。
(五)各学院的复试考核结果及拟录取名单须报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由研究生处统一公示。
(六)学校于复试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后,向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报送结果,接受教育部录取检查。
(七)以“应届本科”、“成人应届”、“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身份录取的考生,应当2017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历证书经审查不合格的考生,学校将按规定取消其录取资格。
(八)经查核实在研究生招生期间弄虚作假者,无论何时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九)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原则上按“非定向”确定。如需按“定向”类别录取的考生,须在复试期间向复试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并办理定向培养手续后,统一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录取检查。
(十)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须在复试期间向复试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后统一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录取检查。
六、工作纪律
(一)各学院要对所有参加复试的工作人员均要进行纪律培训,应严格执行教育部、四川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及我校有关硕士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各项规定,不得有任何泄露试题和故意提高或压低考分的行为。
(二)复试录取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有直系亲属或有利害关系人参加复试的人员,不得参加与复试及录取有关的工作。
(三)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当事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和学校纪检审办公室对复试及录取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
七、招生录取信息公开
1、学校按照教育部及四川省招考委有关文件要求,将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复试考生名单、录取信息、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信息学校网站上公示,并按规定在教育部“研招信息公开平台”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学院制定的复试工作安排须于复试前两天报送研究生处审核备案,并在考生复试报到时张贴通告考生。
3、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及排名由各学院在组织第一志愿考生复试期间张贴公示。
八、监督和复议
(一)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加强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二)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学校监察处和研究生处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并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监察。
(三)举报监督方式
监督举报电话:028-85966475(监察处),028-85966365(研究生处)
监督举报电子信?a class="__cf_email__" href="" data-cfemail="6185c2db0b1603061221021408154f0405144f020f">[email?protected](监察处),[email?protected](研究生处)
监督举报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监察处 或 研究生处(邮政编码:610225)
(四)实行复议制度。对于个别考生,如果通过一次复试无法确定能否录取或考生对复试结果(复试结果公布后的第二天)提出异议,可由考生本人或学院提出重新复试申请,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核准后,有关学院可对其组织进行二次复试。
(五)在研究生复试期间,各相关部门要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并设专人受理。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责成相关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议。
九、其它
1、本办法由学校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2、本办法2017年3月15日起实施。
吉林艺术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001音乐学院(44人)
学术学位:8人
音乐史论A音乐美学研究:张赛男
音乐史论B西方音乐文化研究:白二孩
音乐理论E音乐社会学研究:许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A和声学:孙晟泽
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李竺阳、罗策、潘佰传、高艺娜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36人
管弦乐器演奏A小提琴:刘春佳、修習、韩枫、柳涵菲
管弦乐器演奏C萨克斯: 冯竞纬
管弦乐器演奏E中低音铜管(圆号、长号、大号):于跃海
管弦乐器演奏G双簧管:王晨宇
中国乐器演奏A二胡:孟荣刚、翟一臻、李蕴孜、温雪瑾、郑雅健、龚月心
中国乐器演奏B琵琶:张玉莹、刘梓媛、程军涵、刘思彤、李娇阳
声乐演唱:贺琳娜、王雅婷、于宪龙、汤雪珺、马兵兵、白竟然、潘彦君、李思奇、张文君
钢琴:张靓一、李春尧、王曦平、陈砚缘、刘茜子、王毓、黄轲、丛环宇、霍思锦
002美术学院(52人)
学术学位:3人
美术馆管理应用研究:李惠兰、陈颖
中国美术史论研究:许宁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49人
写意花鸟“笔墨结构”研究:蒲禹希、黄杰、王宇、吴淳丽
工笔重彩画形式语言研究:王辰旭
水墨人物画主题性创作研究:关海山
写意人物画研究:任瑞、胡珊、钱程
当代工笔创作形式语言研究:崔龄月、王可心
水墨人物画造型研究:王馨晨
北宗山水创作研究:樊晓婷
写意油画研究:郑冬雪、张楠、刘思夷、姜宇萍、李娜
东西方传统绘画写意比较:赵义刚、刘立芳
绘画材料与表达:韩超、王晶
油画材料与技法:武健驹、张威、杨靖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形式语言研究:靳兆心、姜蕊
油画语言本土化研究:、王芳丹、任妮、李鑫
当代艺术图式研究:贾鸿哲、陈晓飞、肖尧、王禹超、李梦婷、郝冀玮
现代版画语言研究:郭函宁、王礼
版画的数字化技术研究:徐一墁
当代版画创作语言研究:张琪、谭润泽、杜振光
装饰形式语言研究:房净、于晴、杨雪伦
现代雕塑语言与材料研究:刘雨荷
书法艺术创作研究:丹琪
书法创作研究:张宇喆、张弛
003设计学院(37人)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3人李兆岩、赵怡悦、王一淋
学术学位:20人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李小妍、刘莹、郑妲、李玥、周林、徐梦已
环境艺术空间形态研究:吕泾远、韩明、梁怡、陈竹筠、辛梅青
装饰绘画艺术:杨丽惠
装饰雕塑:李秦健豪
装饰艺术研究:柯会军、赵琦
产品设计艺术研究:郭润宇、丛源、朱明宇
扎染蜡染艺术应用研究:张斯琪、尚昱汐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14人
视觉传达应用研究:徐若奇、金隆吉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陈亚敏、董姝婷、张宇、朱文婷
服装形态设计艺术:王安琪、宋晓莉
装饰绘画:尹伊
装饰艺术应用研究:马操、王彤
陶瓷艺术:屈玥彤、谢继贤
漆画:范雪歌
004戏剧影视学院(32人)
学术学位:21人
表演教学理论研究(含台词、形体方向):计莹、李念哲、张璐、黄钰博、石旭、王瑛琦、杨健、王慧莹
导演教学与理论研究:杨天雨
戏剧影视理论研究:佟籽润、张宝灵、陶祉辰
播音与主持艺术理论与教学研究:李晓磊、李杰
比较戏剧学:王晗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刘雨丝、王洋、尹雪莹、张婉莹、薛琴
中国戏剧历史与理论研究:赵翼凤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11人
播音与主持:佟鑫、常乔燕、王惊宇、常竞丹、杨鸿鹤、刘一霏、杨长乐、金铖、邱民江
戏剧影视创作:于宁、董书琳
005舞蹈学院(14人)
学术学位:10人
东北民族民间舞蹈研究:赵智乐
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岳晓宇、白雨知、张洁、韩佳彤、闫鑫瑶、高佳仪、祖鹏剑、王乃卉、魏琬谕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4人
舞蹈表演:徐祎、邓昕妍
舞蹈编导:孙梦、郭世仪
006新媒体学院(15人)
学术学位:6人
数字媒体艺术研究:张新鹭、钱前、宋茜茜
数字娱乐艺术研究:阚旭阳、赵思琪
影视文化研究:崔天旭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9人
影像艺术研究:杜禹诺、邓开明
数字空间艺术研究:陈兰鑫
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沈迪、吴繁、鞠岩峰、高昭
数字娱乐艺术研究:杜秋实、王盈舒
007动漫学院(13人)
学术学位:11人
动画艺术创作与研究:郭未斌、梁雪蓉、袁子昂、陈佰贺
动漫周边设计研究:闵睿、曹铭锋、廖雅、徐硕
动画教育与产业研究:苗琳、张洛宾、袁媛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人
动漫周边设计:王学军、李茉
008东北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12人)
学术学位:12人
东北二人转音乐研究:杨思露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黄明亮、殷红胜
东北民间艺术研究:浦姝言、马金晗、李宏宇
东北地域文化艺术研究:王曦正
东北满族文化艺术研究:丛鑫、刘泉伯
东北地域文化传播研究:赵婉君、佟绍源
东北民族口传文化与非遗研究:闫唯
009艺术学研究所(1人)
学术学位:1人
艺术美学:王梓维
010艺术教育学院(26人)
学术学位:26人
音乐教育(钢琴教育与教学研究):梁曦文、贾雨蒙、李博
音乐教育(声乐教育与教学研究):徐贤洋、姜楠、李佳馨、吴钰、安志成、邱越维、张一鸣、顾瀚姝
音乐教育(电脑音乐教育技术与教学研究):王一然
美术教育(中国人物画教育教学研究):陆晴文
美术教育(油画教育教学研究):宋佳伟、张玲、李欣航、刘慧超、李伟凡
美术教育(写实油画语言教育教学研究):路雯婷、杜炎东、高思博、杨鑫、王天琪
美术教育(西方油画教育教学研究):李赫、赵娜
美术教育(具象油画表现与教育教学研究):徐畅
011流行音乐学院(19人)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19人
流行音乐表演:张姝、李泽、李世出、崔艳、刘书含、常迪、吴若颖、白婧
流行音乐表演(演唱方向):李莹、曹一峰、刘宏淄、刘天崇、孔宪孜
流行音乐表演(长号方向):闫志达
流行音乐表演(萨克斯方向):刘彤、杨东誉
流行音乐表演(拨弦方向):蔡佳彤、阎旭
流行音乐创作:王建文
012艺术研究院(48人)
学术学位:14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韩晴、杨婧轩、崔文
影视编导:李佩遥、冯冯翼
影视批评:李奕天
播音与主持艺术理论与教学研究:曹萌萌、王慧迪、于佳卉、高瑞君
电影剧作与理论研究:刘思鹭、李瑞珍、邵帅、王嘉阅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34人
管弦乐器演奏(大提琴):郝佳文
中国乐器演奏(古筝):顾海珺、冯璐、胡睿君
声乐演唱:滕婷婷、李柚兵
管弦乐器演奏(长笛):王浩然
中国乐器演奏(竹笛):白佳
钢琴:曲悦宁
表演:张颖、孙银坤、武扬
播音与主持:魏天知、马健捷、张婷婷
舞蹈表演:雷诗萌、于东宁、毕云、李婧莹、李玉婷、单滕幸子、毛渝婷
舞蹈编导:叶萌、刘美松、刘宇航
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孙琦
写实油画的观念性研究:苗靖雯
书法创作研究:于洋、蒲莉娟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研究:李斯琦、张登锋、张海媚
视觉传达应用研究:刘雪松
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阚忠娜
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