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院士的生活日常:相濡以沫六十余载,平平淡淡才是真

朱慧楠教授陪崔崑 院士上网查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崔崑,矢志不渝炼就中国特殊钢,完美诠释了一位学者对国家、民族和科学的忠诚与热爱(详见楚天都市报3月20日报道)。而他与夫人朱慧楠教授相扶相持六十余载,也为熟悉他们的人所津津乐道。

朱慧楠教授接受采访

昨日,记者再次采访了两位老人。听朱慧楠教授缓缓道出他们夫妇的生活日常,云淡风轻之中,回味隽永绵长。

结婚六十余载从来没有红过脸

崔崑院士与朱慧楠教授,一位92岁,一位89岁。走进他们的家,第一个感受是明亮整洁,第二个感受是陈设简单。

“我们对生活没有复杂的要求。”朱慧楠淡淡笑着说,“我们觉得东西够用就行。”

朱慧楠1927年生于广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50年代,她和崔崑相识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当时我们跟着前苏联专家学习,俄语是第一关,我们在一个班上,他是班长,我是学习委员。”她说。

按现在的说法,两人算是“学霸”吧?朱慧楠听到“学霸”一词,笑了起来,连连摆手:“学霸谈不上的。当时一个班二十来个人,大家来自不同省份,又都是刚认识,班干部就是指定的罢了。”

由于都是班干部,两人在管理班级事务中接触更多,一来二去渐渐产生了感情。

1953年,他们结婚了。“结婚仪式很简单,我们拼了几张桌子,请同学们来喝点茶水,吃点点心,就算是办了事。住的地方也是临时找的一个单间。”朱慧楠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很多细节都已模糊,因为真的没有特别讲究什么。

最简单的方式,却获得了最好的感情。“我们从结婚到今年,整整64年,没红过一次脸,没吵过一次架。”朱慧楠教授说,“倒不是说谁让着谁或者怎么样,我觉得我们最大的一致,就是有共同的思想信念。”

共同的思想信念,听起来有些宽泛,但在生活中,却能通过方方面面的细节体现出来。

比如对生活要求简单。崔崑一件衬衣穿了三十多年,至今还经常穿,朱慧楠说:“那是因为他喜欢那件衣服,觉得舒服。”

比如对学术要求严谨。崔崑长年从事特殊钢研究,有时通宵做实验。朱慧楠说:“工作需要,很正常。”

比如对工作全情投入。朱慧楠调到校教务处工作,后来又任理化系主任,每天从早忙到晚,两个人经常只能吃食堂,崔崑也毫无怨言。

“在我们眼里,很多事情不会想太多。工作需要、国家需要……需要我们做什么就去做,把它认真做好。”朱慧楠说,“可能我们这代人的特点,就是这样的吧。”

拿出家里全部的420万元积蓄,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这样的大事,夫妇俩也不觉得是什么惊人之举,并没有复杂的讨论过程。“看到杨绛女士捐赠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稿费及版税,在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我们就觉得,我们也可以捐啊!那就去做吧!就是这样。”朱慧楠说,她和崔崑对物质都看得很淡,“我们双方的家庭虽然都不算富裕之家,但我的父母、他的父母都是知书达礼、乐善好施的人,对我们影响很大。”

一路相濡以沫彼此尊重与支持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次重大变革。崔崑和朱慧楠的事业与生活,也经历过低谷和高峰,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携手前行。

回望从前,朱慧楠教授想了想,说:“其实,挺平淡的。”就算曾经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度清苦,听她讲来也云淡风轻,“刚到华科大的时候,我们住的是单间,细长,弄块板子一隔,就算两间。”后来,生活慢慢好了起来,终于有了一室一厅的房子,再到现在的院士楼,“一切都慢慢来。”

上世纪90年代,朱慧楠在学校负责老协工作,周六晚上会组织老同志跳舞,“快三、慢三都跳,还有探戈。”崔崑也积极学跳舞,成为她的好舞伴。说到这里,她抿嘴笑了,“那会算是边跳边学吧。”最后又不忘补上一句:“他带着我跳。”

除了跳舞,夫妇俩也是音乐爱好者。崔崑喜欢古典音乐,而朱慧楠参加了学校的老年合唱团。每次合唱团活动结束,崔崑都会接她回家。

朱慧楠还爱好集邮。“上世纪50年代,我们俩在两地学习,经常写信。他去苏联学习时,经常给我邮漂亮的当地邮票,都被我珍藏着。这是我最初的集邮。”之后,她渐渐侧重收集风光邮票,尤其喜爱瑞士风光。

夫妇俩曾经到访瑞士。当时女儿、女婿都在当地生活,女婿专门开车送他们到几处上过邮票的地点观光,“感受真的不同。”

几年前,女儿不幸离世,成为夫妇俩心中的痛点。不过女婿仍亲如儿子,每年都会回国探望他们。

说到此处,朱慧楠停了几秒,把话题转回到邮票上:“小小一张邮票,里面的内涵很多。”她起身离开,不一会儿拿回一大盒欧洲风光邮票。她将这些邮票按地点制成了一张张精美的收藏专页,每张邮票旁都附有说明。比如卢浮宫,有她专门购来的1937年馆长签名寄出的名信片; 维纳斯的邮票旁边,标注着“公元前二世纪的作品,1820年在米洛岛上被发现”。

“这些信息都是我一点点收集来的,还专门买了很多欧洲历史、文化的书籍。”朱慧楠说,这些漂亮的收藏,也有崔崑的帮忙,“我把资料整理好,在纸上画出布局,他就按我画好的版式帮我在电脑上打字,再打印出来。”

一旁的崔崑院士连连点头:“我打字,她在边上看。她说这个位置行,那就行!”

评价院士老伴只有“老实”二字

说起家庭生活,朱慧楠强调的是“简单而平淡”。说起先生崔崑,她沉吟了几秒,评价道:“老实。”

“特别老实,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过日子。”她说,“他天性耿直,没有那些弯弯曲曲的心事儿。”

朱慧楠是广州人,喜欢吃米饭,山东人崔崑则喜欢吃面食。“结婚之后,他说:‘我就跟着你吃米吧。’”朱慧楠说,步入高龄之后,他们就在家自己做饭吃,“我们一起做,主要是他负责炒菜,正餐通常是一荤一素一汤。我们吃得比较清淡,冷油炒菜,少油少盐。”

走进夫妇俩的厨房,橱柜和灶台一尘不染。聊到炒菜,崔崑边说边比划,心得一条又一条:用电磁炉更方便;要有一口好锅;冷油炒菜更健康……

再走进崔崑的书房,一如其他房间一样布局精简。书柜里满满当当,其中不乏他珍藏数十年的俄文原版名著,也有世界历史书籍、各类地图册、多种词典……

“他喜欢历史,也爱看小说。”朱慧楠说,自己更爱读报、看谍战剧,也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的综艺节目。

“他不怎么看电视。他晚上要编书,很少看。”朱慧楠说,不过看到喜欢的节目,她就会喊“快来看,这个不错呢!”崔崑就会过来一起看,“我们以前特别喜欢一起看青歌赛。”

聊起这些生活中的事儿来,朱慧楠的语速明显变快,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让人忘记这是一对九旬老人的日常生活。“连我们家的钟点工都说:‘像你们这样的老人家,不多见呢!’”她得意地说。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 刘中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