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真大学,除非还有蔡元培

100年前,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

风雨如晦的近代中国,他几乎以完美形象矗立潮头

然而少有人知道,左右时代之人的苦痛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的急电

惊破了蔡元培在法国的宁静时光

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范源濂盛邀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

尤赖大贤主宰”

这不是美差,而是挑战

在他之前,北大已走马灯似的换了四任校长

个个是俊杰英才,包括严复这样的大家

▲ 1916年12月26日,大总统黎元洪亲自颁布委任状,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

当时的北大乌烟瘴气,歪风横行,

被戏称为“官僚养成所”

学生不务正业,整天打牌喝酒逛窑子,混文凭捞官位

老师不学无术,讲课敷衍、无心学术、师德败坏

有钱的老师学生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八大胡同”

很多朋友纷纷上门劝蔡元培不要趟这个浑水:

“北大太腐败,整顿得不好,反而影响名声”

蔡元培撂下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十几天后,他写信告知妻子:

“船票已买得,十月初二日午后开”

这个烫手山芋,蔡元培似乎没犹豫便接过了手

他在归国途中给汪精卫写的信透露了他的心声:

“如果能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人才,中国就有希望”

▲ 在中国,蔡元培最早提出并实践“教授治校”。信奉学术至上,提倡思想自由,开创了中国教育新纪元,打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图为1921年8月蔡元培率中国教育代表团在檀香山。

大学者,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如何将这所在军阀盘踞下的衙门式旧学堂

改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在就职演讲上,他一开口就说: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

不再以升官发财为目的,而以学术研究为天职

一举拉开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序幕

一接到委任状

蔡元培就直奔北京西河沿的小酒馆

找到从上海到北京出差的老友陈独秀

蔡元培直截了当对他说:

“来北京吧,我请你当北大文科系长”

▲ 蔡元培与陈独秀。

陈独秀在上海办《新青年》办得风生水起

自然看不上北大这个“臭虫窠”

当即谢绝了邀请:“我得回上海”

然而蔡元培求才若渴,不愿放弃,天天往小酒馆跑

有时候来得很早,陈独秀还在睡觉

他就吩咐门房不要叫醒,自己搬了把凳子坐在房门口

经三番五次造访,陈独秀才被他的诚意感动

但陈独秀说:“我没有学位头衔”

于是蔡元培为他编造了东京大学毕业和曾任安徽高校校长的履历

公函才呈上去不到三天,教育部就批了下来

?《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宣传倡导民主、科学和新文学。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系长后,《新青年》编辑部亦随之迁至京城西侧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的陈家。

?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大师云集,各种思想刊物、研究学会、社会团体迭出。

为了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对教授的选聘可谓是不拘一格

只要有真才实学,不在乎政治立场、资历和年龄

破格聘请还没上大学的梁漱溟为印度哲学讲师

只因为赏识他发表的一篇关于佛学的论文

所以当时的北大可谓群星璀璨、百家争鸣

有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思想激进的分子

有留着辫子的前清遗老辜鸿铭、国学大师刘师培

亦有“除了替释迦、孔子发挥外,不做旁事”的梁漱溟

▲ 1918年,民国七年北大文科哲学门第二次毕业摄影。前排左二起分别为辜鸿铭、刘半农、马叙伦、蔡元培、陈独秀、梁漱溟,第二排左四为冯友兰。

古今中外派,只此一人

一群思想主张各异之人凑在一起自然会有“争端”

却在北大奇异地兼容

同为章太炎门下的钱玄同与黄侃分属新旧两派

黄侃讲着讲着会大骂起对面教室的钱玄同来

钱玄同则每每装作没听见,继续讲自己的课

在各派思想学说的激荡下

北大学子的眼界和头脑都被打开了

在蔡元培的推动、鼓励和资助下

各种思想刊物、研究学会、社团迭出

除了激进的《新青年》和提倡传统的《国故月刊》

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还创办了《新潮》杂志

蔡元培甚至批给他们3000元的印刷经费

他用“道并行不悖”为中西、新旧之争正名

北大师生由此笑称他为“古今中外派”

▲ 1919年1月1日,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等北大学生创办了《新潮》杂志,刊名由蔡元培题写。《新潮》旨在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杂志社于1920年10月结集出版了《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这位知识界的“好好先生”,如同一块磁铁

把一帮个性、气质和思想主张各异的人聚拢起来

然而蔡元培身上书生气颇重,自谓“不宜于政治”

身处此位,不得不打理好各方关系,自有为难

? 蔡元培设计的北大校旗,其中的“北大”篆体校徽由鲁迅设计。

?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培养出众多优秀留学生,其中就有成为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得力助手蒋梦麟、胡适,以及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三人后来都担任了北大校长。图为蔡元培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北大的校友合影。

请辞人生

总览蔡元培一生,辞职就不下24次

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

蔡元培却辞官而去,回绍兴办起了学堂

1912年,他受孙中山之邀出任教育总长

后来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而辞职

袁世凯以“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相留

蔡元培脱口而出:“元培亦以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如此胆大!

他执掌北大十年,期间就请辞了八次

在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时,他便以此明志

五四运动爆发,事态不断激化

出现了罢课游行、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等事件

蔡元培一边与政府周旋,缓和局面

一边安抚学生,劝其复课

经过多次交涉,32名被捕学生被释放

▲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十几所高校的大约三千多名学生上街游行,高喊“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誓死不承认和约”等口号,奔向使馆区。

学生出狱后,全体师生欢庆胜利

蔡元培却在此时向教育部提交辞呈

他悲痛的是,大学里本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

他支持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学生被捕不能坐视不管

为此,北京教育界发起了“挽蔡”运动请回了蔡元培

然而返京复任的他却对未来充满担忧:

“今后将不易维持纪律,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

果不其然,校园里出现了许多令人忧心的现象

一些学生无心向学,临考时集体提出“免考”

更令人伤脑筋的是,学生或教师稍有不满

动则以罢课、请愿等极端方式作对抗

▲ 1919年6月3日,北京基督教青年教会门前,北京大学讲演团的学生与骑警。摄影:西德尼 · 戴维德 · 甘博。

还有一次,是因为几毛钱的讲义费

国家动荡,教育经费被一再拖欠

北大校方只好向学生征收少量讲义费

没想到数十个学生冲到校会计室恫吓、谩骂教职员

蔡元培挺身而出,挽起袖子,挥舞拳头喊道:

“你们这班懦夫!有胆的站出来与我决斗!”

学生们大吃一惊,纷纷作鸟兽散

蔡元培痛心疾首,当天就辞职离开北大

经胡适调停,历时一周的“风潮”才告平息

一边是学生们的政治诉求

一边是他所坚持的大学真义

蔡元培的改革理想陷于激烈的纷争中

1926年他请辞校长后再不愿回到北大

因为那早已不是他理想中的北大

▲ 1919年5月4日当天,蔡元培没有参加游行,但他同情学生。他反对学生沉溺于政治运动,但仍以北大校长的名义营救被捕者。图为1919年6月,参加游行的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学生。摄影:西德尼·戴维德·甘博。

世间再无蔡元培

1916年被任命为北大校长时

蔡元培就对外界说:“我不涉政界”

实际上他却不得不横跨政、学两界

在纷繁复杂的政局中,他的声望和影响力

令他成为各政治势力延揽和利用的对象

“九一八”爆发了如火如荼的学生游行

享有威望的蔡元培被委任为“救火军”

然而他还没说上两句话,即被学生拖下殴打

▲ 1934年国民党四中全会期間学生包围中央党部要求对日宣战,被委任为“救火军”的蔡元培正在安抚学生。(图片来源:《秦风老照片》)

1927年,担任中国民国大学院院长的他

决定推行“教育独立”,避免官员插手学界

然而当时南京政府政治根基未稳,经费不足

历时一年的大学区制试验以失败告终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

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还欠下了千余元医药费

入殓时的衣衾棺木还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代筹的

不愧屋漏,不避刀俎,清贫得叫人落泪

▲ 年轻时的蔡元培留德照。

蔡元培的一生传奇,也布满艰辛

身居无数要职,却从不得安稳

宽容雅量、领袖群伦,却沦陷在时代的洪流

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却行走于历史的夹缝

诺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世间也再无蔡元培

▲ 蔡元培北大办公桌。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7狮峰明前龙井(特级)

现正开启限量预售

【 特级100g 】原价498元 预售价468元

【特级50g】288元

|4月5号后恢复原价|

发货时间: 4月5日 ─ 8日前后

长按二维码 立即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喝茶看书赏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