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大学生自己种菜自己尝

校园待建工地上的“农家乐”——

图文:大学生自己种菜自己尝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宋锐 通讯员杨焱雯、李若瑾、邵壮)冬瓜焗肉丸、手撕包菜、洋葱炒白菜……3月20日11时,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食堂内,各类新鲜菜品摆满两大窗口(如图)。与往日不同,这两个窗口前的菜肴中,蔬菜都是由学生自己种植和采摘的。学生只要交出一张红色纸券,便可拿起餐盘自助打菜。

该校2016级哲学专业的学生詹雨菲和庞雅丹分别盛了2个荤菜和2个素菜,免费打了包,拎着往宿舍走的路上,还不忘拿出手机,与手中的菜来个“大合影”,将照片发至朋友圈。

“其他学校的朋友听说我们有这么‘接地气’的新鲜菜品吃,都很羡慕。”该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冀沛柱笑着说,农家乐免费午餐第一天他就来尝了,当天食堂窗口非常火爆,20分钟内菜品基本就被取空了。

据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颜弟东介绍,现在许多学生五谷不分,学院从去年起推出“农家乐”式的免费午餐活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借此接近大自然,学习一些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据悉,学院今后还会继续组织学生种植、采摘蔬菜,丰富大家生活之余,也能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

据了解,目前校园里的这片小型农场原是学院的待建工地。颜弟东告诉记者,由于季节原因,农场里现在成熟的菜品种不多,加上地域面积的限制,每天只能限量供应。“这次免费午餐会持续3天,每天供应900多份,我们会将餐券分配到各个院系,争取让每个学子、教职工都能尝到我们的‘农家乐’。”

“颉颃”“睇眄”你认识吗

武汉高校版汉字听写大会举行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李翌 通讯员刘秋宇、尹林月、胡学依)“颉颃、睇眄、鬼蜮伎俩……”你认识几个?近日,武汉大学生举办了“校园版”汉字听写大会,引导大学生正确书写汉字。

据悉,此次“校园版”汉字听写大会参与方包括文华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六所学校,共有八支队伍。活动形式与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大同小异,参赛选手根据主持人所说出的词及意思正确书写该字。

来自文华学院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吴芳烨同学表示:“在比赛时,“颉颃”这个词我很犹豫,迟迟都不敢动笔。”同专业的赵梦妮同学补充说:“当时听到‘睇眄’、‘鬼蜮伎俩’这两个词时,脑子没有反应过来,不过还好最后想起来了。”

“本次活动让选手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复杂和魅力,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并且这个活动会一直办下去。”参与主办的文华学院晨风文学社常务副会长吴春燕说。

奥数国家集训队二阶段选拔 武汉二中两学子入围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董园园 通讯员乐钢)昨日,复旦附中青浦分校传来好消息,第58届IMO中国国家集训队第一阶段的集训和选拔结束后,15名选手从数学“尖子生”中脱颖而出,进入第二阶段。其中我省选手占了2名,均来自武汉二中。

这两名学生分别是吴金泽和刘鹏飞,据他们的教练肖平安老师介绍,吴金泽喜欢阅读,做事目标明确,经常有独到见解;刘鹏飞除了学习成绩好外,喜欢运动尤爱篮球,学习计划性强,心理素质好。据介绍,3月20日至27日,二人将进行第二阶段的培训与选拔,最后选出6人组成第58届IMO中国队。“学校参加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五大学科竞赛。”昨日,武汉二中校长汪寿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新生进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五大竞赛学科中的一门进行校本课程的学习。学校在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安排一名主教练,每周进行三次竞赛训练。近两年,武汉二中共有22名同学入选湖北省代表队,47名同学获省赛区全国一等奖,20名同学保送或签约北大清华, 其中数学、化学、信息学竞赛成绩排名全省第一。

广告:从境内到境外 留学生更加注重“成才率”

——第36届启德国际教育展即将在汉举办

楚天金报讯 自1985年国家开放自费留学政策以来,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出国留学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能够在成功留学后就业成功、发展顺利、并最终成才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考量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规划显得格外重要。从境内到境外、从留学到就业,您想要的留学相关信息都能够在第36届国际教育展的现场找到。

启德教育将于3月25日(周六)14:00,携手近十余国近百所世界名校在武昌万达瑞华酒店三楼宴会厅举行“第36届启德国际教育展”。我们希望每一个到场的学生、家长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让自己的留学之路更清晰。

本届启德国际教育展,除了世界名校招生官、多国留学专家等重磅嘉宾亲临现场之外,还有专注美国TOP30申请的高级咨询顾问和启德学游专家亲临教育展,为广大学生、家长奉上一道前所未有的留学盛宴。届时,启德教育不仅会邀请多国专家解读留学新政,还将有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金领海归分享名校申请和职场晋升经验、解读新一年留学政策与趋势,更将有雅思、托福、SAT等考试中心官员解读出国考试最新形势。对于有意赴海外求学、深造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讲,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希望每一个来到这次展会的学生,都能够屡清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一旦走出国门,我们将会是您坚实的后盾。

抽样200名大学生调查显示:

三成大学生做过微商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宋锐 通讯员张瑞)日前,武汉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在该校、武汉纺织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江汉师范学院等高校的200名学生中,开展的一项关于大学生从事微商或者淘宝店主情况的调查显示:31%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做过微商,其中女生占82.26%;主要目的是赚钱、体验创业、提升就业能力。“我认为大学期间做微商可以体验创业过程,为毕业后创业积累经验,打下基础。”武汉纺织大学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刘菲,大一时从朋友圈里看到同学转发的一条护肤品广告,决定尝试做微商。刚开始没什么生意,后来她加入了微商讨论群,学习了很多营销技巧,生意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她已经做到了某款护肤品的地区分代理。武汉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四学生马文晓在一家医疗机构实习,实习之余也在做微商,问及原因她坦言是为了补贴日常开销,“目前我一个月做微商的净收入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据调查,在大学生微商群体中,女生占了绝大多数;从经营的产品构成来看,水果、服装、化妆品、保健品占据主要份额;从经营状况来看,学生的月收入在500元-1000元左右。在调查中,9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将微商作为毕业后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