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校企合作“私人定制”——山东化工技师学院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

近年来,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实施“内涵建设、新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学院已与省内外1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贯穿办学全过程。

创新联动机制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学院充分发挥长期致力于化工产业和企业办学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技工教育的联动机制。”山东化工技师学院院长孙晋东介绍说。

据介绍,学院建立了政校企行合作联盟,牵头组建了山东省化工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把政府、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及100余家大中型化工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动态组合,集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职业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教育资源共享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学院还拓展与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发展模式,将社会服务生产项目引进校园,建立校企研发、技术转让、咨询服务中心,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

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密封研究所、东营海森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学院设立研发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由企业派遣研发人员和师生共同承担密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山东扬子化工有限公司、博瑞环保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山东鲁南化工产品检测中心、化工技术应用中心等若干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在技术改造、项目开发、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

依托企业生产经营优势建立“校中厂”,带动师生实训,这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之一。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啤酒生产线、洗涤剂生产线、电子商务专业校园4S超市,提供了真实工厂场景,使实训设备和企业生产设备、学生技能水平和企业工艺水平有效衔接。

共建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

近年来,学院与滨化集团等大型化工企业联合挂牌建立20多个培训基地,实现师生在企业一线轮岗实操培训,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对接。

同时,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益康药业、金能科技等企业依托学院资源在校内投资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基地,设立“兖矿鲁南化工”实训室,满足了企业职工培训需求,提升了学院办学条件。

鲁西集团等化工企业与学院共建山东化工技能培训基地,为企业职工岗位竞聘、转岗选拔、技能练兵、技能大比武、专项竞技等各种竞赛活动提供服务。目前学院已连续7年承办山东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多次承办省市级的岗位技能竞赛,为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订单式培养是解决企业急需技能人才的直通车,学院每年订单培养人数达到1800人左右。学院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设立冠名班,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教学场所和生产场所无缝对接。”孙晋东说。

兖矿集团转型发展煤化工产业以来,学院与其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由兖矿集团组织招生,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先后为兖矿集团进行订单培养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1020名。

“私人定制”校企培训完善校企全过程育人模式

近年来,学院主动对接产业、对接企业、对接岗位,积极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开展多种形式深度校企合作培训。学院针对不同企业开展“私人定制”式企业核心员工培训:

——对瑞星集团班组长以上900名核心员工制定职业能力提升培训计划,进行班组管理、员工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能力培训,提升员工工作能力;

——学院面向鲁西集团等企业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新员工开展“回炉再造”式岗位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了高学历员工技能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开展转岗职工技能和心理调适培训,先后为兖矿集团公司453名员工进行转岗培训,使工人在新的专业技术方面达到或接近中级工水平;

——京能集团、潍坊新和成、博汇集团等大型化工企业,接受学院学生在企业进行“准员工”式顶岗实践,学院与企业联合拟定就业岗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确立了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的思路,在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技术研发、教学质量评价、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共同商议确定。同时,学院引进行业企业现行职业和技术标准,完成23门核心课程建设,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

与此同时,学校不断探索“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学院与内蒙古京能西林煤化工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中,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校内学习实训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企业为培训学员选派高级工以上层次有经验、有技术的业务骨干担任企业导师,通过师带徒培养方式,让学生职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段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