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研讨“大思政”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吕文康 日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举行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师生代表与相关专家齐聚,就学院“大思政”工作重点展开讨论。座谈会上,几名学生分享自己了在寒假中完成“给父母洗脚”与“生涯人物访谈”后的感想,原本严肃的会场顿时温情满满。

“之前从来没有为父母洗过脚,一开始是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去做的,没想到,这样做后,家庭氛围变得温馨和谐。”2016级学生李丹,在春节期间给父母洗了一次脚,这也是学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部给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在分享会上,李丹的讲述深情而感人。

率先成立党委思想政治工作部

在去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举行之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提出教育与教学一体化改革,加强学校思政工作建设,在全国率先推出“四大员”“导师制”,并在云南省高校率先成立党委思想政治工作部,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

工作部成立后,给学生布置了给“父母洗脚”和“生涯人物访谈”两项作业,目的是为“强化感恩与情感交流”与“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专业思想教育”。开学后通过各个院系的分享会,不少学生表示,这么“走心”的作业是第一次;也有学生表示,通过对职业生涯人物的采访,对自己的择业也有所帮助。

党委书记李泽华介绍,新成立的党委思想政治工作部,具有党委工作职能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组织协调部门的双重身份。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管理以及思政理论课教研室的职能统一起来,由校党委书记直接分管,该工作部能有效解决思政工作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

“导师制”让教师与学生做朋友

“导师制的施行,让老师真正与学生做了朋友,老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的人格更为健全。”云国土学院素质拓展导师、思政课教师樊玲,说,现在的学生对于情感的诉求有了更多要求,对他们的精细化管理就成了必然。而导师制契合了学生的这种变化及需求。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导师制”将教师单一身份进行再造,要求老师做学生的五大类导师:即人格养成导师、素质拓展导师、职业规划导师、创新创业导师、技能竞赛导师。

座谈会上,几位导师代表对自己做导师的经验及收到的成果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他们表示,“导师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工作模式也从最开始的“没事找事”,到主动“我要做”的事。有教师表示,“导师制”不仅让他们感受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让他们从学生身上看到自身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就“大思政”进一步发展,与会专家发表了看法。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博建议,要勇于尝试和探索符合高校思政工作规律的机制体制,解决好思政工作“谁来统筹”的问题;他认为思政教学应转为“课程思政”,即每名教师都是思政员,每堂课都与思政教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