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上大学我被退学了!
在我听到关于退学这件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此前,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退学这件事只是存在于学生手册上某一页用来警醒新生,与我们实在是无关紧要的寥寥的几行汉字而已。
然而仔细想想,其实不然。比如平时没有好好学习,经常逃课,期末考试卷面分低,平时分也救不了你时,就挂科了。所谓量变决定质变,挂科达到一定数量时,退学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其实,人生总会有得有失,所谓舍得也是这个道理,哪有可以一直挥霍的青春,哪有可以一直躲过的侥幸。我从不相信偶然,我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只是或早或迟,或严重或轻微。
曾经,有人和我说过,“放下”这一人生哲理。从来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这一生除了生死,哪还有什么大事。
有时候,只有学会放下
我们才有机会去收获别样的青春,和不一样的明天
人生有很多东西需要放下,比如考试月你要学会放下手机,比如现在你要面临的重修,你要学会放下那些“傲娇和抱怨”,对的,没错,你就是要重修了,现实就是这样,冷酷无情,又发人觉醒。你也只有放下那个曾经糟糕的一塌糊涂的自己,去改变,去突破,你才能有所收获和成长。
就拿最近的来说,学校马上就要开始选重修课的相关事宜了,而这样悲剧的根源是挂科。选重修课本是很难堪很窘迫的,但是,要重修的同学们都以身践行着四个字:宠辱不惊!
或许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大学很轻松,大学不用考试和大学考试不重要的思想,于是大家在课堂上松懈,在复习时懒散,甚至在补考时也不认真对待。
大家总觉着就算挂科也不会有多大损失,就算重修又有何妨。然后,很可能你就真的要重修了。大学生活不像高考,利益的得失那么明显,不拼命就会被高考大军所淘汰,不努力还有人在背后敲打你。
所有人都将挂科这件事看成小事,而退学对我们来说,就更是遥遥无期。它似乎离我们很远,远到所有人都选择将它遗忘。可就在补考将要来临的时候,它开始慢慢靠近,蛰伏着、等待着,稍不留神,就会被它捕食。
是的,重修就要开始了,但我目所能及的,多数皆为漫不经心的人,他们依旧如过去重复的每一日一样,该玩玩、该乐乐,图书馆里依旧没有他们,仿佛重修并不存在,仿佛重修一点儿都不严重,真真正正在好好学习、在为重修而努力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
如果被问到补考没过怎么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重修呗。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别人为什么要问你?
为什么他们问的是补考没过你怎么办,而不是说补考过了你打算如何犒劳自己?
是否在他们的眼中,早就已经认定了,你的补考仍旧不会通过?
而为什么会在他们的眼中你是个补考也不会通过的人?
支持着我们心安理得的是挂科了还有补考,再挂了还有重修,可重修之后呢?
总不能一直考一直考吧,我们来到大学,难道只是为了无休止地去考同一门一直考不过去的科目?
如果只是那样,还不如回到高中,干嘛要来大学?
如果一次一次地不通过,那考到后来,估计自己都会怀疑自己,那样只会一直考不过去吧。
当然,一直挂科只是会被劝退的一个小小的可能,不是说态度很重要吗,归根结底,只要好好学习了,又怎么可能会重修。
小时候,长辈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说:天道酬勤!
而我们却是一直对这四个字“嗤之以鼻”,明明在心里赞同得要死,却还是死鸭子嘴硬一般地对之报以各种不屑、各种吐槽。但是,又在每每下定决心开始好好学习之后,毫不犹豫地将之推翻,一遍又一遍,也是不厌其烦。
我们往往会对周围那些埋头学习的人各种带有酸味的调侃,或许你也说过这样的话——那么努力还不是没去211,985;大学这么努力有必要嘛?我要是像他这么努力,国家奖学金都不在话下……这些伤人的话,除了表明你是在赤裸裸的羡慕别人外,更活生生的暴露了你对命运所妥协的悲哀。
你懒惰,却心安理得地浪费青春时光去快活。
你不甘心,却依旧喊着诗和远方随处享乐。
你明明有满腹抱负,却害怕踏出第一步。
你调侃那些勇于奋斗的人们,也在低低地呻吟自己悲哀的懦弱。
很多时候,我们都缺少了逼自己的狠心,一种毅然决绝不到终点不回头的恒心。老师说,“努力到感动自己,拼搏到无能为力”。我倒更是觉得,努力着努力着也不会感到疲倦,会为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和自我约束感到骄傲,为自己不虚度光阴,不碌碌无为而感到满足。我相信,人有多绝望,也会有相应的爆发力和无可替代性。
从来不会有无能为力拼搏的那一天,有的只能是最开始的忐忑和犹豫,随后的怀疑和否定,撑过去海阔天空,你的人生境界从此高了一个层次,撑不过去,表面上你似乎也只能感到绝望,然而你可知道,有一种效应叫“保龄球效应”,意思就是说在坚持一分钟就会发生质的改变。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咬着牙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分钟,再多学习一分钟。或许,明天的你和今天的就真的不一样。
不是不聪明,也不是真的对学习毫无兴趣,不然,我们不会撑过高中,不会撑到大学。
我们只是缺少了一颗要好好学习的决心而已,那不如就趁此改变。
然后,希望你会是这样的一个人,重修与你无缘,退学更是无稽之谈。
文:贾英丽
图:网络
编辑:魏振倩 张汉林
原创请投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