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嫌小学性教育课本太直白 港媒:性教育话题仍敏感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延伸阅读】一张图引发的争议小学性教育课本尺度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两天,一本小学生性教育课本,
让各方吵开了!
杭州家长吐槽学校的性教育课本尺度太大
近日,杭州萧山一位家长发微博称,学校通过“读书漂流”活动,发给正在读二年级的女儿一本性教育读本,出现了部分过于直白的词汇,包括“阴茎”“阴道”等男女生殖器名称。这位家长表示,自己不反对性教育,但这种直接把性教育读本发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方式不妥。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本书中,
都有哪些内容↓
在家长贴出的第3张图中,只拍到了画面的一半,TA说,之所以故意拍到图面的一半,是为不要给别人看自己的生殖器。
话说,这半边的画面的确让人浮想联翩,事实上,这张图的完整版,看起来还真没有什么↓
媒体报道说,后来针对部分网友的评论,这位家长随后又补充说:
我觉得不管图片如何,是不是2年级就要学习,学校不能只发一本书回去自己看就行了,2年级的对内容还是很多的问题。
有些网友说没什么,当你听见孩子回家,大声的念: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作为家长,有何感想?!
学校应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发一本书回家自己看就完了。
微博发出后,社交媒体上开始吵起来了
昨天,《环球时报》的公众号发表一篇文章,痛心疾首地说:
中国孩子终于有了一本骄傲的性教育教材,
你们却这么糟蹋。
大意是,作者购买了这套《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中专门给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使用的课本后,震惊的发现这个课本的教育理念和性别观念,都相当【进步】——甚至比得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同类课本了!
《环球时报》还介绍了这套小学性教育课本针对其他年级的精彩部分:
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学生就可以通过漫画了解到男女生殖器官的外部和内部构造;(这部分并不仅仅介绍生殖器官,而是把生殖器官和四肢大脑五脏六腑等其他器官一起讲了,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正常化”生殖器官)
在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配图插画就画出了男女性交的过程,并科学地回答了每个孩子都会问到的“妈妈我从哪儿来”的问题;
三年级下册的课本就讲解了青春期男孩女孩会出现的遗精、月经等现象;而到了五年级下册,教材甚至还引入了“性取向”的概念,并告诉孩子们【异性恋和同性恋都是性取向的一种、享有相同的人权】、以及【不要歧视同性恋】。
而且每本书都会有保护自己防性侵的章节,里面的配图也不再局限于成年男性对女孩的性侵犯,还囊括了【成年男性对男孩】、【成年女性对男孩、女孩】等多种情况!
出版社:符合初衷
昨天,中新社采访了教材的出版社,该读本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回应,这个争议之前也存在,此前,教材出版后也曾引起争议。不过,它并不像一般的少儿读物,作为教材,它肯定有严格的审查流程,也符合教材编写的初衷,把握教材教学的规律。
网友分为两派
可想而知,网友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
赞同派认为,这样的内容,对孩子很有必要。
我这个人很喜欢西瓜:
孩子没想这么复杂,是成人想太多,早点普及没错啊,难不成打马赛克么?那还普及个锤子。
言吾日日日日日日:
个人觉得早点普及好,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和平常课本中教授的知识是一样的。让学生坦诚相待,比长大了偷偷摸摸想知道但是了解到的不正确好。
梦非天魔:
很有必要,不要再只顾自己爽不管小孩感受了,越是遮遮掩掩,小孩子越是好奇,最后只好随便尝试了。
欧阳踏星:
中国虽说是个传统的国家,但是在性教育方面确实不能和国外相比,我觉得基础的启蒙性教育是可以的,为什么会那么反感?家长觉得不好,那孩子的性教育你又是如何去教育的呢?有那么多幼童性侵案例还不够引起重视吗?我觉得成年人不要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问题就没毛病!我是支持的!人类社会在进步好吗?!
反对派看法刚好相反。相当一部分认为,说到性教育,大家总是说:你看看外国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但是,我们能和外国一样吗?本身文化就不同。
匿名网友:
对于孩子来说,这不就是黄色漫画吗?太不健康了。
逃难的吴老师:
这个书编辑得不够儿童化。
谁是谁非:
孩子小小年纪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如果他们认为很神奇,进而照着去学、去尝试,岂不是得不偿失?
异地恋的真相:
有时候一样东西知道了就会好奇,好奇就会尝试,尝试了以后就会出事,然后是怪自己还是怪谁?
猪脸酒足:
发这种图片居然没打马赛克?
专家:孩子不会像大人想得那么复杂
媒体采访的专家大多对课本持肯定态度,一致的观点认为:很多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感到好奇,若不能从正当途径解答,他们很可能会向黄色书籍、网站寻找答案,这会对孩子产生误导。
专家也表示,文配图的目的是解答孩子的疑问,更形象。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正当解读有益,不能用成人的观点看孩子的世界。
性教育如何开展,用什么尺度和方法开展,这在中国往往成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何一定要坚持称呼生殖器的全名?
很多人对课本中的一些“大胆露骨”的话表示不理解,譬如说“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
专家说,坚持在课堂上称呼生殖器官的学名是一种去神秘化、去羞耻化的方式 —— 对性器官名称的避讳,往往就暗示着我们在聊的是件可耻的事。
另一方面,在许多儿童性侵案中,很多孩子会因为无法说出性器官的名称而不能提供准确的证词。
在有些国家,性教育甚至从幼儿园开始,或许我们应吸收经验,把性作为社会文明当中的一部分来告知孩子。
今年情人节,我们推送一期有关厦门学校尝试讲性的介绍,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见。点击可回顾?都五个月了!16岁中学生还不知怀孕!厦门学校这样讲性,您觉得如何?
事实上,这类讨论通常是没有结论的,但是,并非没有意义,招考君也希望能通过一次次呈现不同方的观点,来让一部分极力排斥性教育的家长,有所感悟,毕竟孩子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和过去不同了。
(2017-03-07 1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