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子敬重“大体老师”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山医青年”推送了一则消息《原来在山医,小骷髅的爱无处不在》引发了学医人的热转。帖子中,两只小骷髅在校园标志建筑物前摆着不同的pose,诠释了山医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留言栏里一片点赞,直呼“小骷髅太可爱”。在一般人眼里,骷髅很可怕,为什么在这些学生镜头下这么可爱?这两只骷髅和实验室的一样吗?真实的医学标本对医学生意味着什么?

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

A 帖子里的“小骷髅”是淘宝上买的

帖子里,两只小骷髅站在自习室桌上扶着一副眼镜,或者在图书馆书架旁托着头思考,或者在第一食堂外等待开饭……这些造型举手投足间很有范儿,有的还跷着二郎腿,越看越可爱,仿佛就是山医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骷髅”哪儿来的?怎么想到这个创意?19日,带着好奇,记者在山医大学生活动中心见到“山医青年”微信公众号的几位负责人,主编王宗隅是帖子的策划人之一,他说:“骷髅”可能是医学院的一个小符号吧。当时做这个一是觉得贴切,二是觉得好玩。骷髅是在淘宝上买的,连邮费一共花了48元钱。图片上看着挺大的,其实买回来有点失望,就一根中指指头的大小。介绍完,王宗隅给记者微信上发来购买链接,“买的就是这个,大家一起挑选好,我下的单。”

这么小怎么摆呢?摄影小分队很给力,他们拉大焦距,呈现出了大骷髅的效果。负责摄影的王景惺是大一管理学院的学生,说起摆造型,王景惺说当时是8个学生一起动手摆的,买来的模型很灵活,有时候站不住,他们中有人当即扯下一根头发拴在骷髅头上让它站住,一瞬间抢拍,“还有点拍电影的感觉呢”。亲自参与了全程拍照的大一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李晨瑜说,“我们一共拍了两个上午,有的两三分钟就摆好了,有的得20分钟左右。虽然难摆,但很好玩。”

让王宗隅没想到的是,帖子发出后反响强烈。很多任课老师、辅导员、医生在朋友圈里转发,都说太可爱了。一些毕业十多年的校友看了,留言说勾起了对大学生活的怀念;还有学生直呼求同款链接;有的学生从专业角度,根据盆骨大小推测骷髅是男是女;还有一个细心的同学指出美中不足:有一个在书架上坐着的骷髅,盆骨向后转了。王宗隅把照片放大后细细一看果然错了,为了表达感谢,就把那只骷髅送给提意见的同学了。

B 学生们很尊重实验室里的“骷髅”

山医大的学生对“骷髅”敬重,源于解剖课是他们的基础课。从大一到大五,他们上了数不清的解剖课,看了很多骷髅,摸了很多骨架。在他们看来,只有接触真实的骨架、标本,才能学好本专业。临床医学的大二学生赵霄宇告诉记者,大一开始上系统解剖课,接触骨架、人体标本前,他们接触的是蟾蜍、牛蛙或兔子。第一次上课十分好奇,也有点害怕。做实验前需要把兔子麻醉,按重量定麻醉药的剂量,剂量不足,兔子中途有反应还得补打麻醉针;剂量过大,兔子又容易死掉。蟾蜍有毒腺、兔子可能抓人,需要做好防范。第一次做兔子实验时,原以为兔子不会死,结果兔子死了,有女生心疼地流下眼泪。还有的同学不忍心看着死去的兔子就那么开膛破肚的样子,会简单地把切口缝合住。

接触到人体骨架、医学遗体标本后,最开始也很害怕,“硬着头皮学呢。”王宗隅说,解剖课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学不好就不能当医生。想学好的话,就需要克服恐惧,还有难闻的防腐剂味道,其中人体是最难学的。接受采访的一名女生说“虽然理论课上讲过,有心理准备,但刚开始还是觉得有点瘆人。当然现在不一样了,已经爱上这门课了。对医生这个行业的认识以及责任感、使命感,也是在这门课上慢慢培养起来的。”

尽管有过恐惧,但学生们期待的也是解剖课。赵霄宇说,解剖实验室标本直观、生动,亲自动手操作也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王宗隅说,解剖课从来没有人逃课,女生们最“猛”了,大一的时候还躲避着、不愿意靠近标本,到了大三进入角色后,比男生都积极,把标本团团围住又是看又是摸,动手能力也强,男生们只好踩着凳子探头看。王宗隅今年大三,最近有一节课看了麻醉学教学片,说起临床穿刺,他感到有点残忍,担心自己当了医生下不了手。“做个好医生很难啊!本科五年学的是全科,工作以后分了专业在临床上继续进行专科学习。现在医学生就业门槛很高,要求研究生,很多学生都会继续深造。山医大学风好,跟就业难有很大的关系。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需要差不多20年努力修炼。”王宗隅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写论文经常到深夜,考研也得提上日程了。

采访中,学生们告诉记者,从一入学他们就被老师教育要尊敬实验室这些标本,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教我们医学知识,所以,大家跟着学长们尊称标本为“大体老师”。

C 人体标本很珍贵,好多是捐献的遗体

供学生们学习的医学标本哪儿来的?记者在生命科学馆一层见到人体解剖实验室负责管理、维护的张忠老师。在张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其中一间实验室。一进实验室,迎面而来的就是两具人体骨架,墙上、柜子里有解剖挂图,还有一些各部位的瓶装标本和完整的人体骨骼标本,屋子中央推车上摆着一具塑料包着的大体标本,通风系统发出嗡嗡的响声,防腐剂的味道扑鼻而来。

张老师看出记者的恐惧,安慰说:学生们刚开始都有这感觉,时间长了就慢慢习惯了。说起标本的来源,他介绍道,最初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是老革命、高级知识分子、工程师等,近几年随着市民觉悟提高,每年都有普通市民和红十字会签协议捐献遗体。

张老师介绍说,扩招以来,一年有3000多名新生,大一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系统解剖课,110个课时。大三临床医学、法医专业的学生要在这里上50个课时的局部解剖课。实验课排得很满,8个实验室,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有课。学校一年消耗三四十具大体标本,投入非常大,即便如此,现有的遗体标本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记者参观时,总有后背发凉的感觉,待了40分钟左右,眼睛、鼻子也有点不舒服,想想医学院的学生真不容易。

学生辛苦,老师付出的更多。实验室里充满浸泡标本的防腐剂味道,主要是甲醛,浓度在35%左右,张忠老师说,实验课老师经常被呛得边擦鼻涕、眼泪边讲课。

采访最后,张老师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有捐献遗体的意识和觉悟。对于实验室的标本,他们是心存敬畏的,学生们进实验室都要穿白大褂,对标本轻拿轻放。摸他们的骨骼、找他们的血管、剥离他们神经时,内心也充满尊重、敬意和感恩。

老师经常会告诫学生们好好学习,将来当好医生,治病救人,这就完成“大体老师”的心愿了。待遗体最大化地发挥完“老师”作用了,学校会联系火葬场火化,丧葬费由学校出,“对捐献者而言,这也算入土为安吧!”张忠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