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智库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近年来,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智库体系:官方智库、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又称“社会智库”)。尽管当前地方高校智库的社会影响力与官方智库和中央部属高校智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部“双一流”实施方案的推进,地方高校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智库需要明晰定位,发挥优势,争取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异军突起、脱颖而出。

优势与定位

具体而言,地方高校智库的突出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与地方政府联系密切,长期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等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这决定了地方高校智库必须承担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及其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责任。此外,地方高校智库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着长期的关注,把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找到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的最佳结合点。

二是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鲜明,能为有效参与地方政府专业领域决策奠定坚实基础。与中央部属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不同的是,地方高校主要是行业性的特色院校,如农业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医药院校等,这些地方高校往往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一般都有一到两个实力雄厚的特色学科。这些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积淀了雄厚的研究实力和专家队伍,其中不少专家与地方政府尤其是对口政府部门联系密切,如担任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等。他们可通过提交地方“两会”议案、参加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座谈会、承担地方政府部门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地方政府专业领域的决策。

三是地方高校智库能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并行发展。地方高校智库面向地方,通过多种方式将当地社会经济功能融合到其教学科研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面对世界日益变化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让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与社会密切联系,从而了解当地社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以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地方高校智库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战略咨询工作,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同时还要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地方高校智库的建设能使地方高校较好地同时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建设特色新型智库具有多方面优势,但只有进行科学、精准的定位,才能把上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认为,地方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应当是:以地方特色和决策需求为出发点,以地方实践为基础,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帮助地方政府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地方高校智库存在的突出问题

地方高校多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和教学研究,服务地方职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高校的智库建设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联系地方实际的“问题意识”不强,研究成果质量有待提升。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智库缺乏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合作的意识,往往是被动参与。对地方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长期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参与地方发展的机会不多,与地方发展的直接联系少,因此很难形成促进地方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此外,地方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质量普遍偏低,政策研究能力有待提升。政策咨询及建议是地方高校智库参与地方发展的主要方式,地方高校智库对政策的研究往往局限在“理论”层面,其对地方发展中重要问题的把握准确率不高,对政策制定过程、政策执行的了解不全面,其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过于理想化,或是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导致政策咨询的成果转化率低,促进地方发展的作用不大。

其次,缺乏稳定的专业化智库队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地方高校教师本来就承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加上激励机制的缺失,教师从事政策研究的积极性并不高。地方高校智库中的研究人员往往是“三肩挑”,缺乏稳定的专业化智库队伍。他们撰写的咨政报告很多来自于所承担的各类纵向项目的衍生品,带有浓烈的学术气息和理论痕迹,与政策研究范式相差甚远,不符合政府决策者的阅读风格,自然难以发挥应有的智库参谋功能。而地方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进一步限制了专业化智库队伍的建设。

再次,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缺乏顺畅的成果报送机制和渠道。由于地方高校智库建设主要依托于地方高校,需要严格遵循地方高校的科研考核指标体系,这就使得决策研究成果游离于地方高校成果考评体系之外,既影响了教研人员的政策研究积极性,也不利于教研人员的快速成长。而缺乏顺畅的成果报送机制和渠道,又进一步打击了地方高校智库队伍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的决策部门仍然停留在经验决策的传统模式中,对地方高校智库的参谋作用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与地方高校智库直接联系的体制机制。地方高校智库主要通过邮寄咨政报告给相关政府部门的传统方式来报送智库成果,效率极低,只有个别资深专家才有机会参与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座谈会,影响了整个智库团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