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思政教育

构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应遵循六大原则

高德毅

价值观教育是教育的灵魂。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有显著进步,但也要看到,我们对“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认识深度还不够。其实质是没有真正理解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这三个教育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就是要厘清三者关系,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必须把价值引领作为灵魂确认,把课堂作为育人最重要的渠道和阵地。学校则必须通过系统化配置教学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强调所有课程都有育人价值的同时,不断增强所有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并在体制上策划和制度上设计,把教书育人落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实处,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

当前,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遵循如下内在原则:

首先,不是要改变原来的课程,而是要把价值引领要素及内涵巧妙地融合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上,教师通过转述遗体捐赠者弥留之际的话语感动了学生,巧妙地做到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合二为一,而专业课的课程性质并未因此改变。

第二,不是简单地往原来的课程体系中加入德育内容,而是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在知识传授当中具有价值引领的内涵,从而发挥它引领的功能。

第三,要注重区分课程在价值引领上的显性和隐性之别。显而易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价值观教育的显性课程,而大量的专业课程则应该通过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浸润的、拓展的、深化的手段来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然后是综合素养课,再是专业业务课程。这三类课程在育人方式上不完全一样,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实现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点,而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又是一切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原点。

第五,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有工作载体。要善于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构建工作机制或者工作平台。比如,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教务处等师资力量,成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具备厚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底蕴;辅导员或类似角色的教师,他们了解学生的现实思想动态,同时又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专业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是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力量。三者各有优势,有机整合各自资源、建立工作室,有助于形成合力,优化最佳教学方案,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第六,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所有环节,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进行审查,检验其价值引领的落实情况与实施效果。如果能从技术层面解决课程思政的落实,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之教育目标才有可能真正达到。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发挥立德树人协同效应的着力点

张雷声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习总书记的讲话,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发挥立德树人协同效应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担当。

发挥立德树人协同效应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学术型人才,其生源来自人文社科各专业。由于本科阶段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一手软,一手硬”现象,加之在多元文化思想、市场经济逐利性、网络新媒体等的影响和冲击下,研究生面临的困惑不少,如果没有及时很好地进行引导,他们可能会从困惑走向麻木,甚至丧失信仰。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中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要让研究生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他们一旦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引领也就水到渠成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教师必须以自身的学高与身正,去引领学生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成为学生的镜子,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第二,加强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是知识教育,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三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是典型的信仰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单纯的知识教育,因为它的每门课程所具有的知识特征和要求,都承载着信仰教育的目的,也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单纯的信仰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必须通过进行知识教育才会具有有效性。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把知识寓于实践和生活之中,让理论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接受知识教育中领悟到思想的精髓和理论的真谛;另一方面,把知识放入发展过程来考察,追本溯源、把握思路,使学生领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独特性和魅力。

第三,加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融合。这一融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所产生的效应必定是1+1>2。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并特别强调了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问题。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同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学科作为课程的学理支撑,课程建设要有学科的理念和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上做到学科的科研成果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在主体上做到学科建设者与课程教学者相融合,在管理上做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促进学科与课程相融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教学各环节上,才会有改进和加强、有创新和提高。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

宋敏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句话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全员育人中的引领作用。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加以关注:

第一,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广泛性与育人针对性的统一。

高校的根本功能是育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人、培育人,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全员育人中的责任和担当,关键就要有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育人功能。为此,必须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全面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理论只有在不断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中才能凸显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因此,高校要特别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广泛性与其育人功能的针对性统一起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第二,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支撑作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前提,就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支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更加注重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资源上的保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优势学科。二是要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通过“新老结对”、“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等,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三是要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要将这一教材优势有效转化为教学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始终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不断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用理论发展的现实生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四是要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等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传承与弘扬,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新颖。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行为体验、社会调研、演讲辩论、微视频制作大赛等活动,不断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育形式。五是要广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成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等活动,让学生在全校范围内以主题班会、社区微讲堂、微党课、组织生活和支部活动等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强化理论认同。

(作者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

案例简介·“中国系列”课程

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中国系列”课程已成为一个品牌。在本次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分别就他们的“中国系列”课程建设分享了心得。

复旦大学:《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

《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是复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的突出课程。在课堂教学上,注重顶层设计,在师资队伍层面,建立了一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衔、结合校内外特聘专家的强大教学团队;在课程内容层面,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三个层面出发,精心设计了政治与政党、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比较等15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层面,注重课堂讲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同时,不局限于课程本身,复旦大学正在力争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建设成上海高校深入开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的重要平台。目前已创设“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坛、“治国理政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等。

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

《读懂中国》 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品牌课程,已于2016年7月获批教育部高校教育示范项目。《读懂中国》的课程建设从教学安排、课堂组织、课程考核、模块设计、师资建设和技术支撑六个方面全面推进,目前已形成了100个左右的教学模块,每一个模块配有一个演示文稿和讲稿。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除了专职教师、校优秀辅导员、特聘教师,还包括了交大的校领导以及社会知名人士,教学阵容强大。技术支持上,尝试开发专门软件以及微课堂建设。

《读懂中国》后续工作方向也非常明确,即准备筹建(共建)“读懂中国”工作室,探索编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完整谱系,并将把形成的教学模块建成全国高校共建共享的资源库。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智造》

《中国智造》 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汲取上海大学“大国方略”成功经验基础上,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需要而探索形成的。课程分三个板块:中国道路与中国梦、中国智造与中国未来、中国智慧和传统文化。每个板块下又各设置三个专题,第一组是中国智造和强国之梦、匠心与情怀、中国智造何以可能,第二组是中国智造与工匠精神、智能制造与工业4.0、创新中国与企业发展,第三组是中国思维与科学本土化、天工开物与科技精神、创新思维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不仅邀请了企业高管、工程师,也请来了一线工人与本校校友,高度兼顾了专业性与亲和力。同时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专门设计了称作“三明治”方式的课堂组织形式,即课堂教学由“专家精讲”、“专家和嘉宾对话”、“全场互动问答”三个环节组成,并引入现场电话连线,制作访谈微视频等方式,有效突破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观点集萃

突破思政课的“孤岛效应”

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组长忻平教授认为,“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改革的创新之处,而要真正落实,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与全面推开,突破思政课的“孤岛效应”,要让思政理论课等“显性教育”更显,专业课等“隐性教育”则要“引”,即让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宇陆认为,加强引领作用,除了切实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外,党员价值观建设十分重要。党员师生骨干,既是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也是传播者。身边的榜样,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可以通过定期评选表彰宣传获奖师生事迹等举措,强化对师生立德修身、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教育。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邱仁富认为,“课程思政”的提出,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思政课的框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起到很好的补充。“课程思政”因为结合了专业课,所以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拓展和思维能力。

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教授认为,“课程思政”的建设,首先要深度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内涵,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每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比如,《医古文》这门课程看起来跟思政搭不上边,但是其中的人物传记、墓志铭所体现出的传统医者的人文素养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医德教育却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强教授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必须同向同行。要明确两者都以育人为宗旨,同时要厘清校党委领导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以及各学科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不能让思政理论课沦为一种说教,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新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就此而言,思政课说到底是“人”学。要构筑思政课教师新形象,最重要的是解决自信问题。对所传授的内容,教师自己首先要真懂、真信。此外,要加强对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培养,让他们做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好坏对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有着根本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