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事态(读书与创作)

学生为老师读书,远不如老师为学生读书那么负责。——余光中

这句话出自余光中老先生的小品文集《凭一张地图》。余老先生的这句话是有一个前提的,即无论课上课下学生总是可以和老师共同讨论,并向老师提问,这种提问往往防不胜防,老师会因为读书不精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难堪,而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往往让学生早作准备。但也就是这个前提让我羡慕不已。

在我大学四年遇到的老师中,我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读课文(或ppt)式的老师,读也就读了关键是没有情感,这些老师一般还会无聊到让学生课课必带课本来听他读。第二类,自讲自话的老师,这类老师有风趣十足的,也有让人眼皮打架的,但是课堂上你是见不到学生发言的。第三类,给学生讲台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就老师给的主题或者自己决定主题,给班级学生谈自己的见闻感想与体悟,老师最多点评一番。第四类,完全把课堂给学生,以显示自己的课改之精神,殊不知误了学生也污了教师称谓。

总之,上述四类老师没有一类能够让学生感到可以与老师畅谈的。往往老师将学生视为无知小儿,学生没有机会就老师所讲或者老师的观点提问(当然大多数老师是没有自己的观点的),更不用说让老师尴尬了。而学生也多鄙夷老师,宁愿看自己手中的书,背单词甚或玩手机,毕竟老师已经比单词还要无聊了。

踏踏实实的翻译远胜于拼拼凑凑的创作。——余光中

现在中国许多高校的老师和学生被论文所困,老师为升职,学生为毕业和作业。但是大家又都知道,多数人写论文颇有一种造垃圾的感觉,并且这垃圾也是从别人那里捡来的。

而翻译起码翻译过来人是要去了解别人的思想的,既然自己没有什么所想倒不如看看其他人的看法。另外,翻译的好坏又和一个人的理论素养是有很大关系的,翻译好的人必定也是根基牢固的或者下了大工夫的。

总之让无见解得的人硬造出一些见解,逼他去抄袭,倒不如让他认真翻译一篇文章。一来翻译越多,其他研究人员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越多,也算是一种贡献。二来解读其他人的文章要比抄袭其他人的文章要高尚好多,对学术也是一种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