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机关精准扶贫工作纪实:挑稳脱贫千斤担

原标题:挑稳脱贫“千斤担” ——自治区人大机关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黄海宁/制图

■特别关注

德保县东凌镇中那村酒壶山山脚下,村民韦荣虎正挥汗如雨,忙着建新房:“我们一家三口住了多年的旧房子又窄又暗。等新房建成,女儿小慧再也不用趴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写作业了。”

2016年,自治区人大机关定点帮扶的5个村418户无稳固住房贫困户,都被纳入旧房改造和移民搬迁项目,像韦荣虎这样的贫困户每户可享受2.2-2.4万元不等的房改补贴。

近年来,自治区人大机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硬件软件两手抓,脱贫摘帽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扶贫攻坚,精准发力,挑稳精准扶贫的“千斤担”,向着全面小康的道路迈出坚实步伐。

A

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围绕中心抓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事关全面小康的高度来谋划推进,明确了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和主攻方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在立法与监督中,大力推动全区扶贫开发工作。

2014年5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1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广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出询问;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同步推进,2016年1月29日,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获通过,自治区人大机关多次深入基层为村民宣讲条例……

依法履职的同时,自治区人大机关贯彻自治区党委部署,以严和实的标准推进联系点扶贫开发。2008年起,先后定点帮扶德保县敬德镇多敬、雅里、暮洞和驮信等贫困村;2015年起,新增敬德镇巴宁村,东凌镇定坡村、中那村、多柏村,扎实开展对口帮扶。

2016年9月8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广西人民会堂组织召开推进德保县脱贫工作会商会,德保县汇报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自治区发改委、交通厅、扶贫办等厅局一一做了答复。在自治区人大机关的全力支持下,2016年,德保县统筹抓好换届选举和县域经济、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大幅提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7亿元,同比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557万元,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616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1亿元,同比增长10.3%……

自治区人大机关将发挥职能与整合力量相结合,主动融入全区脱贫攻坚大局,确保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B

硬件软件两手抓

夯实基础助发展

“如今路修好了,拉甘蔗的卡车顺着水泥路可以一直开到我家甘蔗地旁。”东凌镇中那村弄屯的韦建辉高兴地说,“不仅甘蔗好卖了,村民出行也方便了,我计划买一部新车跑客运。”

2016年初,中那村仍有4个20户以上的自然屯不通水泥路,各种生活生产资料难买进,甘蔗等农作物难卖出,村民们望路兴叹。去年以来,在自治区人大机关的协调帮扶下,这几个屯先后修建了通村部的水泥路,大大改变了交通落后的状况。

多年来,自治区人大领导和机关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德保县敬德镇、东凌镇等地,深入农户实地调研指导,深入该县开展调研、现场办公,帮助制定扶贫规划、帮助落实政策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协调区级各厅局,帮助德保县要项目、要资金、要政策,全力帮扶改善乡镇、村社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一大批反映强烈的出行难、读书难、饮水难等问题。

选派党员干部到对口扶贫点挂职第一书记,是自治区人大机关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2015年底,自治区人大机关按1∶3的比例,共派出12名干部,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目前,共有5名党员干部挂职贫困村第一书记,坚守扶贫攻坚最前线,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助力基础建设,支持产业发展。

挂点中那村的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多次深入该村调研,面对中那村的巨大变化,他深有感触地说:“中那村屯屯通了水泥路,新村部、新学校落成使用,村民休闲广场建成,村级产业稳步推进,村民深受鼓舞,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涨。”

由于工作出色,当地群众自编自唱壮家山歌表达感激之情:“自治区人大来帮扶,鼓励群众干劲高;精准扶贫生活美,服务发展奔安康”。

C

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精准发力显成效

到2018年实现帮扶点如期脱贫,是摆在扶贫工作队面前的硬指标。为此,自治区人大机关通过整合力量,以短平快项目为抓手,多渠道落实帮扶措施。

机关扶贫工作队按照规定落实了各帮扶村规划设计的工作经费和项目单位,对联系的2个镇、5个村进行规划设计,作为今后城镇、村屯建设开发的依据。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在确保完成硬性指标的基础上,谋划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户脱贫后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自治区人大机关重点规划实施黑猪养殖、种桑养蚕、大果山楂和辣椒种植四大产业,以产业扶持为推手,培育造血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升扶贫成效。驮信村基础条件好,机关扶贫工作队发动该村群众,成立了驮信村志成种养合作社,并从常委会领导联系点工作经费中拿出20万元,支持黑猪养殖项目,购买100头黑母猪。“合作社一共吸纳46户村民,其中贫困户41户,占全村贫困户的70.7%。由公司提供猪苗和技术指导,并签订购销协议,我们的好日子有奔头啦。”合作社成员们满心喜悦。

扶贫先扶智。自治区人大机关积极争取科技支持,先后与自治区农科院、自治区桑蚕繁育总站等沟通联系,引进科学种养技术,促进东凌镇科技种植示范园顺利落成。广西农科院和德保县开展长期合作,落地了德保县大果山楂特色产业试验站,对贫困村给予技术、良种支持。

“自治区人大机关的党员干部下来开展扶贫工作,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一名村干,我更要带动村民加快脱贫,早日过上好日子。”中那村委会主任黄安万说。在自治区人大机关的支持下,他带领村民成立奔翔种养合作社,正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和肉猪养殖。

(记者:许丹婷 通讯员:何裕东 原文编辑: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