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倒计时 过个有情怀的传统节——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做客西南大学

?

华龙网3月27日11时讯(通讯员 胡玲)3月25日上午,西南大学众多师生汇聚在中心图书馆九楼,聆听了一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主讲的,以“清明传统.高校的担当与承载创新”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学术沙龙。与此同时,西南大学“中国节.网络结”系列网络文化主题活动自此拉开序幕。

与以往众多讲座沙龙不同的是,该次沙龙通过微信上墙、后期视频网络播出等多种网络新媒体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构建讨论中,极大的扩大了该次学术沙龙的影响覆盖范围。

清明节的前身是寒食节,而后经过时光的沉淀于2005年在我国取得其存在的合法性地位。在被西洋节日充斥的当下,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被侵蚀,或者简单粗暴的认为这类中国传统节日就等于小长假。

沙龙现场,田兆元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及其承载的多样文化内涵。田教授强调,在清明节成形发展的长久历程中包含了众多的英雄故事、风俗习惯。这些故事是忠孝精神的承载,这些风俗习惯有的承载了当下的环保理念,有的则预示着生命的延续、新旧交替,而有的则创生出新的风俗习惯。例如,“改火”、“新火”这一习俗说的就是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预示新旧交替。还有祭祀、扫墓这些清明节的常规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

“宏观来看,清明节上至国家的祭祀活动;微观来看,清明节下至家家户户的扫墓;而从中观来看,高校对传统文化的担当承载与创新,是整个构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大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田兆元教授表示自己正致力于长江流域一条龙高校强势联盟,与众高校师生一同用科学的人文情怀重新构建大众对传统文化新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