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只有“loser”才读艺术学校?

想来小编也在艺术圈混迹了多年,常会被问及一些令人瞬间“哑口”的问题。譬如:“当年是不是因为你学习不好才学艺术哒?”说实话,最初听到这话的同时的确会有一万多只草泥马在我胸中飞驰而过。不过,这么多年小编也成熟了,就连英国著名艺术家朱利安-奥培也只有在年少不羁时,才会认为只有“loser”才读艺术学校,我还在意什么呢?脸皮厚点也好生存。毕竟奥培也证明了,“不要脸”,也可以备受追捧。

“loser”才读艺术学校?

朱利安-奥培195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4岁时,他疯狂地爱上了画画,每晚都坚持画。不过最初这个不羁的少年认为只有“loser”才读艺术学校,所以当有人建议他念艺术学院的时候,奥培表现出有着与他的年纪十分相符的“中二”。

但这一切都敌不过人家有个见多识广的母亲。

1979年,奥培在母亲的循循善守下最终入学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是英国首屈一指的以艺术与设计、文化及社会科学见长的学府。他的老师是著名艺术作品《一棵橡树》(An Oak Tree)的创作者,概念艺术家、“英国艺术教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以及2011年授勋的英国雕塑大家理查德-温特沃斯。

在读期间,奥培创作了一些颇具特点的金属雕塑,在作品中开始融入建筑性的结构语言和几何抽象的形式。他早期的作品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意性,并且使用的材料是那种非常厚重的切割后的金属,然后进行着色。极具创作性的涂漆金属雕塑系列使其闻名于80年代的英国艺术界。80年代末,他的雕塑规模逐渐更为宏大,也更质朴精简,更加极简主义,往往基于艺术和建筑的纽带而设计。

奥培早期的创作基本上是以艺术史上著名的艺术品为原型,或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比如食物、家具和书,等等。这些倾向为他的作品确立了和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而这正是奥培作品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要知道70年代末杜尚对当代艺术的影响还随处可见,而沃霍尔和波普艺术也同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求学期间,英国波普艺术家帕特里克-考菲尔德、比利时著名画家埃尔热、日本版画大师安藤广重和喜多川歌麿的作品都对奥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此外,在早期略带极简主义风格的金属雕塑中,奥培开始有意地追求一种简洁、纯粹和直观的艺术语言。而他也是将线条运用到极致的代表,深谙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寻常生活”的思想精髓。

“一脸懵”也可俘获万千少男少女

自艺术学校毕业后,奥培就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这种以简洁风格为主导的审美倾向。

令其蜚声全世界的,莫过于他发明了一种有着超级现代感的漫画肖像画风,没有任何传统的绘画技法,只有简洁、规矩的黑色粗线条和单纯色彩的平面化组合。他去除细节的描绘和一切情绪倾向的描述,凝练了形态和动作的最本质特征。也就是说,用最少的笔墨与线条,基本不勾画人物的视觉特点,笔下所绘的肖像却仍可以令观者准确辨认。

正如他所说的:“我喜欢用简单的东西来描述所有的经验。”

有传说奥培的肖像画灵感来源于埃尔热的名作《丁丁历险记》,他的人物画像通常有两个纽扣般的小眼睛,鼻子由两个点代替,嘴巴是上长下短的两条线,以及两笔简单画成的眉毛。

Hergé's Tintin

2000年,奥培为英国乐队Blur设计《The Best Of》专辑封面,四部画像所组成的封面不仅成为音乐史上最知名专辑封面之一,也是一幅标志性的艺术作品。他的这种不羁“一脸懵逼”画风随即风靡全球万千少男少女。

朱利安-奥培为英国乐队Blur设计的专辑封面

“不要脸”也是一门艺术

而奥培特有的“符号化人像”在绘画中的出现,最早应该是在1991年。

从图像上看,那是一种多少带有形而上学色彩的人物形象。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肖像,没有脖子也没有脸,人物的面部被简化成了一个圈。

当然,这种简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删除,而是一种基于真实物象的简化。

奥培用不羁的肖像画风画过很多人:从机械工程师到流行音乐人,从赛车手到天体物理学家,从小朋友到老人,无一逃不出他的魔爪。这些人都是奥培在现实生活中打过交道的,他在定位这些人的身份时,也会将他/她的标志性物件进行符号化的处理,仅仅几根黑线的表达,却抓住了物象的第一印象,抓住了人类心理和视觉惯性的关键,从而提高了作品的吸引力,给人最深的记忆。使熟悉这些物件的粉丝一下就能认出奥培创作的人究竟是谁。

“弄潮儿”依然走在潮流尖端

近年来,奥培专注于数字媒体,例如LED投影和图形艺术。

他的作品创造了一个程式化的,零视觉语言、去个性化的风格。同时仍然借鉴了经典肖像画,日本版画,波普艺术美学。在他的创作内容中,如异国情调花Muliati,店务员等,用具体名称,不同的背景色来区分各系列作品。运用LCD屏幕,奥培创造了如定格闪烁动画和苏珊娜漫步。许多作品也都在公共场所被展示。

朱利安-奥培作品“安在跳舞”

2006年,他为U2的Vertigo全球巡演友情创作了LED投射装置作品。2007年,完成了面朝四方的LED雕塑装置“安在跳舞”,并成为了2010年印第安纳波利斯文化足迹展出的第一件艺术品。同年,国立肖像馆又邀请他为“英国设计之王”,发明了无叶风扇、真空吸尘器的大发明家、工业设计师詹姆斯-戴森爵士创作了肖像画。

然而这并不会令这样一位眼光独到的艺术家感到满足。

奥培一直行走在潮流尖端,一贯擅长运用最先进的科技,将科技与艺术结合推动最新奇的创意。他不单在作品中运用LED灯,更是加入人声录音等技术,来增加作品的维度。2012年,他用3D打印技术创作了两个巨大的半身像。但因为技术还不能实现彩色静态打印,他亲手为打印成品上色。

Shahnoza in 3 parts 朱利安-奥培

“奥培风”已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奥培称多年来他一直关注于保持“通行”世界这一属性中的某些元素。“在这样的世界中,作品可以共生,并产生群体感,但同时,每件作品也是完全独立的。”

如今,公交上,在胶袋上、在T恤衫上,奥培的作品无可争议是当代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频繁露面的展览和遍布全球的公共艺术作品,2013年7月,英国凯特王妃待产的伦敦圣玛丽医院曾邀请奥培为当时即将出生的小王子绘制了产房壁画。

奥培为凯特王妃待产的医院创作的作品

奥培曾这样表述自己的艺术创作:“你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光之幻影,它跃入眼帘、塑造光影、创造深邃、形状与色彩。当光消失时,一切都归于无。我们将视觉当作必备的功能和生存手段,但却是意识引领我们去观看并延伸到令我们能够关注自身与自身存在的意义。绘画能够将感知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的艺术作品也就能够将我们的意识代入到当下的现实世界。”

朱利安·奥培,《Walking in Shanghai》,2016

重点来了...

朱利安-奥培中国首展 展览海报

3月28日,奥培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正式亮相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届时将展示逾50件作品。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50件作品结合了艺术家不同的创作媒介,以广阔的视野展示了奥培的经典作品,当中还包括艺术家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全新作品。展览将覆盖建筑的两层展厅,重点呈献奥培艺术创作生涯的两个方向:艺术家对肖像绘制的持续探索及对建造环境与自然景观主题的兴趣。

展讯详情请猛戳:【雅昌快讯】英国艺术家朱利安·奥培中国首展3月28日亮相复星艺术中心

(文中图片均为朱利安-奥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