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法官妈妈”入选全国“我最喜爱的好法官”候选人 曾帮30多名失足少年考上大学

金羊网记者 董柳 通讯员 范贞 隋岳

她被不少失足少年视为“法官妈妈”;经她的帮教,30多名失足未成年人考上大学,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作为一名法官,她严词拒绝律师的“拉关系”、“拉人情”……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好法官”推选活动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副庭长陈海仪名列26名候选人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名候选人。目前,“我最喜爱的好法官”活动网络投票正在火热进行中,广大市民可登录央视网为广东的这名唯一候选人投上一票。

先后办结涉未成年案件4000多件

陈海仪参加工作21年,有20年在少年审判岗位上。在她的努力下,一个个失足留守孩子在被家人厌恶、自我放任自流的危险边沿被挽救回来。她是众多留守儿童的“失足救星”和“心灵使者”,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法官妈妈”。

广州市流动人口比例高,陈海仪法官先后办结涉未成年审判案件4000多件,其中七成涉及留守儿童。一个个失足犯错的留守少年,成了她唯一的牵挂,如何让他们重拾信心、重塑自我、重归社会,是她从事少审工作以来一直追求的愿景。

阿霞是众多留守孩子中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年仅14周岁的豆蔻少女,把亲叔家不满6周岁的堂弟给掐死了。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缺少关爱的阿霞因为恨,让这个家族陷入了崩局,父母直言让阿霞快去死,叔婶义断情绝的要求重判。还未涉世的孩子就这样被家给抛弃了,她阅卷时怜悯的泪水,沾湿了整本卷宗,决意要让这个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不仅是出自母性的柔情,更多是来自对少审工作使命的深度理解和坚守。她就像从火堆里救自己孩子一样,奔走在阿霞父母和叔婶之间,长期以来练就的特有耐心和调解本领,让整个家族重归于好,重新接纳了阿霞。

情不能凌驾于法,她判了阿霞十年。“十年对一个孩子一切都还来得及”,她意味深长的说,好似看到了阿霞的希望。

经她帮教30多名失足少年考上大学

在陈海仪的积极推动下,广州法院依托创建的“羊城金不换”工程,帮教的失足少年中有30多人考上大学,300余人重新返校完成学业,累计通信、通话多达1000余次,目前仍与20多名失足少年及其家长保持联系。

“对少年犯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感化挽救才是根本”,这是陈海仪始终秉承的审判工作理念。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挽救少年三步曲”——庭前规劝促退赔,庭中析法促悔罪、庭后勉励促振作,审判中注重社会关系的修复,提前为孩子顺利回归社会营造环境。她寓教于审,寓情于法,悉心帮教,成为了失足少年的“救星”。如果说审判是事后挽救,她所做的,超越了普通法官的职责。陈海仪是敢较真的好法官,是失足孩子的救星,是一位用爱心诠释法律的心灵使者,是一朵盛开的碧水青莲。

曾严词拒绝律师的“关系”“人情”

她热心于普法教育,挽救孩子于未然。业余时间,她把审判台转移到三尺讲台,以讲台作灯台。先后兼任10余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还担任普法、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在全省100余所学校开展法制宣教200余场次,制作的法制流动板报在全市1571所中小学校、中专技校中巡回展出,组织模拟法庭30余场次,受众人数超过30万人次。看着她电脑中一屏屏的普法情景剧剧本和法制漫画书,她说,“普法不能炒冷饭,有新意孩子们才能喜欢”。

二十年如一日,陈海仪不忘初心,始终恪守廉洁的底线。从事审判工作二十余年来,她所办的案件无一被信访,无一被检举。在审理陈某抢劫案期间,辩护律师几次打电话“拉关系”,都被陈海仪严词谢绝,律师只得打消了“拉人情”的念头,将案件属5人共同犯罪的证据材料送到法院。陈海仪据此向公诉机关提出了补充侦查的建议,使同案人都受到了法律制裁。

(原标题:广州“法官妈妈”入选全国“我最喜爱的好法官”候选人 曾帮30多名失足少年考上大学_金羊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