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生都要学游泳,有那么多场地吗?
近日,清华大学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传出消息,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新生入学后先测试游泳,不会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3月27日《新京报》)
作为国内高校的“金字塔尖”,清华大学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已深入人心,这也让有些人对于清华大学“不学会游泳就不能毕业”这一颇有行政气息的规定产生错觉——“这还是清华大学的气质吗?”言下之意,觉得这是“拍脑子决定的”。
把游泳当成必修课,清华大学不是头一个吃螃蟹的。之前,海南大学已把游泳课定为必修课,通过教学要求海南大学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并且考试及格才获得毕业证。无疑,这是种进步。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口号年年在喊,现在,终于看到“行胜于言”的。
再者,教育领域早就对学生体育注入了高权重,并有了诸如体能测试的硬指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明确写着“《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标准》在校园彻底实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清华大学不再端着,而是把体育锻炼和毕业证挂钩。这其实是回到正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身体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先决素质。绝大部分优秀的领导者,终身都和体育锻炼有不解之缘,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我国的体育教育原本该有的分量,却被应试教育给挤出不少,是处于长期“欠账”的状态。清华这次颇具刚性的举措,可谓是“纠偏”。
客观看,清华大学提出“四种标准泳姿中的一种游50米就算达到要求”的过关标准,应该算是入门级,“特殊情况可不参加”的后门可循,也让规定留有余地,不算是一刀切。现在问题在于,每年清华大学有三千多新生,他们现在是免不了要涌向校园大大小小的游泳池,即便考虑到错峰学习游泳,那也是很大的体量。如何保证新生们有充足的场馆学习游泳,这是摆在清华大学校领导面前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运动场所本来就供给不足,还要有对外开放的试点工作要做,如今,又压下了必修课的硬指标,似乎又到了让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腾笼换鸟的时候了。事实上,不只是游泳场所,很多高校的各种球类和田径等运动场所,都处于供需紧张的临界点上。加大对校园运动场所的投建力度,让“不体育,不大学”的情怀真正落地。这是关乎游泳技成的小事,也是关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建设的大事。
文/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