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应用超导研究中心:让成果走出实验室

原标题:“弯道超车”后,让成果走出实验室

图片说明:在上海交大应用超导研究中心,站在制备高温超导带材的设备前,李贻杰教授(左二)正指导学生做实验。本报记者樊丽萍摄

编者按

“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催人奋进。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国内科研环境的改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科学家选择回国从事科研工作。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了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这些海归科学家在上海领衔建立了一批顶尖实验室,他们与本土科学家融合交流,聚焦世界前沿研究;他们带来的先进科研管理方式,让科技创新的脚步更加活跃、坚实。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海归实验室采访,零距离感受科学家“领跑创新”的锐气,发现创新活力背后的机制动力。

东方网3月26日消息:回国10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李贻杰从未停止过“奔跑”,在超导研究这条学术跑道上,与国际同行展开了分外激烈的竞争。

高温超导技术被喻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电力、交通、能源、医学、国防和大科学装置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入本世纪以来,美、日、德等国家都围绕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造技术制定了研发计划,将发展超导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

李贻杰领衔的上海交大应用超导研究中心,在过去几年中屡创佳绩:2011年首创国内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2013年,成功将实验室科研成果转移到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产线上,率先在国内实现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量产。

从零建起实验室,学术赛跑开始了

李贻杰所在的上海交大物理楼不远处,一幢全新的大楼正在建设,每天都在“长高”。“未来,我们的研究中心就会搬到那里———全新的超导大楼。”

2007年,在海外从事超导研究多年的李贻杰应邀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回国前,李贻杰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一流科研单位从事过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工作。彼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前景尚未明朗。这个“点”要不要布,如果要布,投入多少?

上海交大为李贻杰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投入1000万元,从零开始筹建应用超导实验室。“10年前,这绝对是大手笔的投入。”李贻杰告诉记者,最初实验室只有一台制备高温超导带材的设备,因为全进口的设备相当昂贵,经费当时也只够买这一台。

学术赛跑也从那时开始了。基于多年的科研经历,他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于自己实验室的超导技术研发路线和实施方案。仅仅用了3年时间,李贻杰领衔的团队就成功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根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载流能力达到194安培,使我国跻身稀土氧化物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领域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同样的研发工作,美、日、德等国家耗时10年左右。

“特别”的成果转化,考核以产业化为标准

“从实验室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定要让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走出实验室。”李贻杰说,正是因为自己从事的是应用研究,所以除了“数论文”“报成果”这类通行的评价方式,真正能衡量科研项目成败的标准只有一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能否实现批量化生产。

2013年,上海交大和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合作,成立了上海超导技术研究院。在上海交大,这是一次“特别”的科技成果转化:超导技术研究院和理科楼群的基础设施由企业出资;超导技术研究院的科研目标紧贴企业产业化目标,考核晋升体系也以产业化为标准。

在攻克了公里级实用化高温超导带材的研制后,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进一步提升性能、降低成本,让高温超导带材的价格大幅降低,谁就掌握了在市场上的主导权。“过去几年,我们已经通过技术研发,让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品的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争取在未来三五年内,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性价比,拓展应用范围。”李贻杰说。

眼下,这个团队又向下一个新的目标冲刺:在建成第一条大于300公里生产线的基础上,提高产品成品率和性价比,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形成系列化高温超导带材产品,助力这一新材料尽快从示范工程走向大规模市场化应用。

记者手记

“弯道超车”,要的就是分秒必争的科研状态

到李贻杰教授领衔的上海交大应用超导研究中心采访,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实验室墙上悬挂着的“时间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3年目标是什么,5年目标是什么,写得一清二楚。光从这个细节,就能感知这里科研人员“分秒必争”的科研状态,而这也是目前本土前沿实验室的共性特征。

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研发起步,我国比美国、日本等国家晚了8到10年。但是得益于近年来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投入和发力,中国的超导企业开始实现“弯道超车”,得以和世界同类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对李贻杰团队来说,过去的10年,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只是刚跑完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的第一棒,第二棒的接力跑显然已经开始。如李贻杰所言,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品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将是一场更激烈、更需要以分秒必争态势加倍努力才能获胜的赛跑,在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飞跃阶段,更要心无旁骛,抓紧技术升级。因为高新领域的比拼从来都很残酷:今天原地踏步,明天就落后了。

原标题:“健康守门人”撬动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

图片说明: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治疗服务。袁婧摄

东方网3月26日消息:67岁的松江佘山居民倪宝顺患肾病9年,以前每次都要到远在14公里之外的松江区中心医院做腹透,如今他在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便可享受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指导,中心医院专家随时能看到检验结果。一年下来,仅医药费就节省了1万多元。

在上海,家庭医生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从中受益。据最新统计,上海市签约居民已达到1027万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使得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直通”专家专科,家庭医生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记者从上海市卫计委获悉,今年全市将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推广到全市所有社区。加强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落实国家要求的签约覆盖率30%、重点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签约覆盖率60%的目标。

家庭医生手中的牌越来越多

马陆镇居民闵友祥老先生有十余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平时使用噻托溴铵喷雾剂进行治疗。原先,闵老先生每个月都要前往上海肺科医院才能配到这个药,每次奔波几十公里,耗时一整天。家庭医生翁立立评估确定其病情稳定后,通过向社区服务中心提交药品申购单,闵老先生成功拿到了噻托溴铵喷雾剂。

市民看病的这一系列便利,都得益于“长处方”和“延伸处方”政策。“长处方”可让慢性病签约居民一次性配到1—2个月的药量;延续上级医院处方,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在回到社区就诊时,家庭医生可延用上级医院处方药品,并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配送。

“这些政策大大缓解了大医院的接诊压力,符合‘急慢分治’的医改方向,让三级医院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用于‘疑难杂症’的救治。”嘉定区卫计委主任方云芬介绍说。

据悉,截至今年3月15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具“延伸处方”24.2万张。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查费减免与药品零差率政策,“延伸处方”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居民门诊平均每次自付平均可减少7.03元。

上海在2011年率先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到了2015年底,试点推出了“家庭医生2.0版”,不断赋予家庭医生更多可调配的卫生资源,匹配相应优惠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初级诊疗、疾病甄别、合理转诊等方面的优势。家庭医生“手中的牌越来越多,得到的信任也越来越多”。

市民徐建华是名高血压患者,一次,他的家庭医生徐月琴给他测血压的同时,进行了心脏听诊,发现他有室早二联率,当下就建议他前往上级医院就诊,在徐医生再三催促下,患者去了嘉定区中心医院,发现是急性心梗,立即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还好及时发现,不然一条命没了!”

“如果考虑该病人确实需要转诊,我们会第一时间把病人上转过去;如果病人在上级医院经过治疗稳定后,再下转到我们社区卫生中心,继续由家庭医生管理。”徐月琴医生解释道。

全科医生遇到最好的时代

长期以来,由于就医习惯等因素,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且在医疗机构间转诊难。上海将家庭医生制度作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与优质服务,吸引签约居民在社区首诊。家庭医生制度,正在成为撬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全市已有2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了“1+1+1”签约(即居民签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居民在“1+1+1”组合内可任意就诊,如需到组合外就诊的,通过家庭医生(或签约医疗机构)转诊,还可享有一系列优惠服务。2016年,签约居民年内门诊就诊接近80%发生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超过70%发生在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60%发生在其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昨天,上海华东医院与长宁区卫计委签定“深化纵向医疗资源整机制,全面支撑社区家庭医生工作”框架协议:按长宁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不同需求,华东医院组建各具特色的专家团队,以“一对一”结对的方式,为社区提供全方位指导。华东医院院长俞卓

伟介绍说,在强化专家团队对家庭医生支撑的基础上,团队组长担任家庭医生顾问,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当好家庭医生“背后的医生”。

为了让社区家庭医生更接地气,上海有5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全科医生的培训任务。目前,上海共有7000余名全科医生,已提前达到了每万人2名全科医生的标准。与此同时,上海还为全科医生建立了专设的职业通道,将全科医生在职称序列中单列,同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比例,高级职称比例从原先的3%—5%提升至5%—8%,中级职称比例从25%上升至45%。

原标题:申城众地标“熄灯”响应“地球一小时”

图为上海陆家嘴地区熄灯前(下)和熄灯后(上)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东方网3月26日消息:3月25日,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拉开大幕,全国多地景区、单位及标志性建筑自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各地以各种方式响应号召,共同呵护美好家园。

原标题:踏青赏春,营造“梦想花园”

图片说明:昨天,市民游客在共青森林公园赏花游园。本报通讯员唐文斌摄

东方网3月26日消息:连日阴雨的申城昨天迎来晴好,市民们纷纷趁着周末好时光出门踏春,各大公园精心准备的花展人气爆棚。共青森林公园的都市森林百花展、上海植物园的上海(国际)花展、滨江森林公园的上海杜鹃花展、辰山植物园的白玉兰和郁金香、人民公园的海棠等均迎来赏花游园小高峰。

阴雨暂歇,繁花竞艳,鸟语花香。昨天,第16届都市森林百花展在共青森林公园拉开帷幕,将持续至4月23日。花展首日恰逢周六,共吸引了一万余市民游客入园。记者在公园看到,上午九点多迎来入园大客流,园外停车场车辆已满满当当。共青森林公园在原生态的森林景观中打造了五条主要赏花路线,分别展现樱花、海棠、桃花、绿林等美景,沿途还有多个品种的草花给市民带来多重惊喜。园方还特意种植了成片的二月兰、虞美人、喷雪花等色彩鲜明的林下花海。

行驶在铁轨上的森林小火车一直是共青森林公园的招牌,也承载着很多上海人的童年记忆。园艺设计师特意用各种花草、枯木打造了一部鲜花列车,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拍照,是园内的人气景点。园艺师还用废旧生活用品和环保材料与植物巧妙搭配建造了家庭庭院、各类水上鲜花景致、花艺馆内的藤木装置,移步易景,春色和创意扑面而来。

“市民梦想花园”也成为重头戏。30组市民家庭在设计师和植物学家共同指导下,根据小朋友们前期创作的绘画,一起动手选择花卉、挑选地块、种下花草、打下篱笆、浇水施肥,在共青森林公园这片大森林里,打造自己的小小梦想花园。共青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市民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动手美化环境、爱护美好自然。”这一片市民花园将作为花展的特色区域向更多游客展示。

针对可能出现的踏青赏花游玩大客流,共青森林公园加强了安保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定点值勤与机动巡逻结合方法,安排专人负责安保。同时,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将通过公园官方微信发布游园指数,有序引导入园人流。

在滨江森林公园,第九届上海杜鹃花展也迎来大客流。今年恰逢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开园十周年,本届杜鹃花展以映山红这种高山杜鹃为观赏主线。一入公园,就能看到一座花朵拱廊,悬挂五彩缤纷的舞春花球。花廊起点处,两侧各摆放了一株来自大别山区的野生百年映山红,树形饱满,色彩浓烈艳丽。公园中央主干道的花境也焕然一新,沿途分布着多个立体景点,银莲花、花菱草、花烟草等花卉竞相开放。赏花之余,在滨江森林公园的大草坪和观赏林地间,很多市民铺上垫子、搭起帐篷,休憩玩耍。据悉,杜鹃花展将持续到5月10日,预计清明至五一小长假期间将迎来最佳赏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