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刊载“多元立体”评价:让学生发现最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17-03-09 信息来源: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刊载
“多元立体”评价:让学生发现最好的自己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纪实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声名远播,众多成果中最有创新性和代表性的就是被评为重庆市首届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一等奖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项目。过去几年,该项成果吸引了国内300余所学校到校考察,项目负责人张扬群校长被邀请到全国多所学校作经验交流。目前该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成果已经在重庆市内30余所中职学校得到推广应用。
这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改革?它解决了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哪些突出问题?
“多元立体”评价终结一把“尺子”量到底
每学期,每个学生学得怎么样?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动手能力很强,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过去,类似这样的问题对许多职业学校来说,是一笔糊涂账。张扬群校长敏锐地意识到了解决中职学校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自2009年起,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开始实施学生学业评价和毕业作品设计评价方案,迈出了探索学生评价改革的步伐。2011年,学校借助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和重庆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的深入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完善监测评估体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改革评价考核制度,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拓宽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扎实推进评价考核制度改革,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评价方式。
与此同时,重庆市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借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决定按照科学性、职业性、创新性和操作性的原则,建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
2012年10月,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在全市中职学校和市内多家企业开展调研和访谈。此次调查和访谈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评价,二是文化基础课程学习评价,包括公共基础学习,公共拓展学习等评价;三是专业基础课程及技能学习评价。
通过对调研结果认真梳理和总结,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理清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过于关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忽视对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等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评价内容缺项,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方式单调,评价结论不客观;评价手段落后,评价平台不完善;评价结果虚化,评价运用不到位。学生评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制约了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探索解决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中职学校的共识。
经过多轮论证后,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确定了几项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从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坚持以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为原则开发评价标准,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在不同时间阶段和不同表现场所的多种素质发展状况,尝试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体系。评价指标采用积分形式进行量化,评价指标既要涵盖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其他综合表现,也要重视课程学习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突出技能在不同阶段和场所的表现。
但是,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是符合中职学校特点的呢?为此,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在开发之前划定了评价改革的路线图:一方面遵循指标的可行性、可测性和完备性原则,主要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拟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充分反映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40多种评价记载工具,并借鉴学分制实施经验,开发评价数据管理系统,创新性地提出学生综合素质银行实施办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银行”账户,加强学生“综合素质银行”管理。
改革方向明确后,该校以校长张扬群为组长的课题组通过借鉴吸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和CIPP评价模式理论等先进理论,在全校17个专业中遴选了2013级24个班、1200多名学生开展试点。针对试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评价方案、指标体系、操作说明、评价工具、实施办法和软件平台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其中二级指标从15个调整为11个,观测点从39个调整为30个,评价工具从46个调整为32个,绩点分项目从12个调整为15个。
至此,这套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0个观测点的评价指标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其中,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为一级指标,基本素质包括道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文化素质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拓展课程学习;专业素质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学习以及顶岗实习,这11个二级指标再细化为相应的观测点。评价标准则是基于每一个观测点,对中职学生各方面素质要求的具体描述,针对各主要观测点的内容,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企业人员等评价主体通过观察、交流、记录、考试、测试等评价方式每学期或每学年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项改革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包括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方案,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记载工具,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数据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积分和绩点分存储、增值的“综合素质银行”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成果。
立体评价的创新为每个学生搭建了差异化的“能力地图”
与传统的职业学校评价不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的内涵就是通过“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方法运用和评价内容导向,“立体”评价学生在中职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场所、不同领域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表现情况,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核心素养。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评价观念、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上的创新。它为每个学生搭建了一张立体的“能力地图”,既解决了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又解决了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缺失和中职学校学生评价手段落后的问题,还解决了中职学校学生评价结果运用问题。其创新性可圈可点。一是理论创新——首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理论。研制评价指标体系、制订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等,建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型,通过“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方法运用和评价内容导向,“立体”评价学生在中职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表现情况,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二是机制创新——建立评价改革成果推广应用“六大”运行机制。包括政校企研协同推进机制、主体责任落实机制、专家咨询指导机制、交流共享机制、三级培训机制、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保障评价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三是手段创新——开发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学生在校学习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积分和绩点分存储、增值的“综合素质银行”,搭建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数据管理系统,运用后台管理端、教师端、学生端三大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发布,使评价结果客观有效,评价操作简便快捷。
事实上,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的这些改革并不是孤立的改革,它是一个系统改革,它既主动回应了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又折射出了当今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品质提出的最新能力要求。该校校长张扬群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希望通过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促进相关教学和管理的改革创新,从而探索出一种能尽快提高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是有效破解当前中职学校在学生评价难题上的一把钥匙,更是为每个中职学生发现最好的自己指明方向的舵手。
学生综合素质银行助推学生成长让提前就业不再是梦
在评价手段创新方面,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建立的学生“综合素质银行”,让人印象深刻。
“综合素质银行”是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成长期间综合素质积分和绩点分存储、增值统一管理的平台,在籍学生均有独立的“综合素质银行”账户。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银行”的统筹管理,质量管理处牵头实施。“综合素质银行”的管理具体包括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总分、学期综合素质等级、综合素质评价意见、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5个方面。比如,学生日常表现、学业成绩、社会实践、表彰奖励等各方面的量化结果,折算为综合素质积分存入综合素质银行;绩点分则按照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表现的通报表扬、荣誉称号、班团职务、活动获奖、学业成绩、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发明等优良情况进行计算,体现了综合素质积分在素质银行里的增值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综合素质银行”评价分包括两类: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积分,二是学生综合素质绩点分。综合素质积分按每学期100分设置,第1-4学期各指标权重设置为基本素质(30分)、文化素质(30分)、专业素质(40分),第5-6学期各指标权重设置为基本素质(30分)、顶岗实习(70分);综合素质绩点分按照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表现的优良情况进行设置。
学生综合素质的积分和绩点分按事先设计好的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说明分别计分。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绩点分按20%的比例折算为综合素质绩点分增值,作为综合素质银行的“利息”。学生综合素质积分和绩点分增值汇总形成学生“综合素质银行”总分,并依据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总分,对其当期综合素质表现情况进行定级。
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则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专业系部评价和学校意见以及家长反馈意见。这就使学生本人、学校和家长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总分汇总为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分,并确定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就业安置的重要依据,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且综合素质评价达到350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达到420分以上的学生,经专业部推荐、教务处审核和学校批准,允许提前就业。
2013年7月,重庆市内外专家对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论证评估。论证评估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丰硕,具有创新性、操作性,值得推广运用。
第一期试点取得预期成果后,该校在2014级72个班3500多名学生中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广大教师教学观、质量观、成才观、评价观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内部管理更加规范,育人环境得到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此后,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溢出效应。2014年1月,在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支持下,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在市内第二、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遴选了14所学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当年10月,该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列为重庆市2014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改革试点项目。
与此同时,各试点学校相继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试点工作机制,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试点工作目标,落实了试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作为牵头学校,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举办了5期评价体系、数据管理系统培训,培训教师2000多人次,派出28名指导教师到试点学校开展定点指导56次。
截至目前,该成果自被确定为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来,已分两批次在全市30所国家级、市级中职示范学校开展改革试点,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针对试点工作目标任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专家质疑、结果反馈等程序,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已对第一批15所国家级示范校试点学校进行了中期诊断和总结验收,试点学校均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其中,8所试点学校已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验收,7所试点学校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市级验收。从开展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后,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参加全国、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1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市级一等奖20项;学生就业率提高3%,达到100%,对口就业率提高10%,达到85%,毕业生创业率从2%提高到5%。其他试点学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0项,就业创业率大幅提升。
“多元立体”评价改革的鲶鱼效应强势显现
评价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支点,也是风向标。渝北职业教育中心通过评价撬动的改革,在带动兄弟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在重庆乃至全国职业界不断地收获掌声和喝彩。
以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为例,从评价模式改革入手的此项改革直接撬动了学校的发展。既实现了由注重学业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由学校单一评价向企业、社会、家庭共同参与评价的转变,又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即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文化知识学习、职业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同时还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该校各重点专业以评价模式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理实一体化”“五环四步”“情景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取得了显著成绩。
该校校长张扬群说,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既加强了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也探索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长效机制。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成果推广,更好地引领重庆市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一次又一次地走到媒体的聚光灯下,赢得职教界的注视和喝彩:
——今天的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已经与重庆市中华职教社和重庆市教科院联合成立黄炎培职教思想研究中心,开展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推进学校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融合。广泛搜集中华职教社和中华职业学校(渝校)的珍贵史料及文物,建成中华职教社社史陈列馆,成为黄炎培职教思想传承基地和教育基地。
——今天的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文化育人载体和实践模式影响面广,在全国职业院校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确立了以“立业立人”为核心理念的双立教育办学思想,构建了学校文化CCBE四维育人体系,其文化育人成果在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工作会展示,并被遴选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00个典型案例之一。
——今天的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依托学校建立的教学模式创新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三峡移民培训就业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四大功能基地,极大扩大了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半径。学校创新开展的订单培养、股份合作、实训基地托管运营等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牵头组建的重庆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开创了区域职业教育新篇章。与此同时,学校结合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的特殊市情,努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紧扣市场人才需求,为企业提供项目开发和服务,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重庆统筹城乡的重要试验基地。
——今天的渝北职业教育中心,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第四届全国黄炎培优秀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重庆市首批人文校园示范学校……
这些金字奖牌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代“渝北职教人”筚路蓝缕的艰辛过往,更能预见她的辉煌未来!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十字路口,今天的“渝北职教人”正朝着为每个学生创造人生出彩的理想航向,扬帆进发,踏上新的征程!
上一篇: 中共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委员会简报第3期
下一篇: 张扬群校长获2016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发布时间:2017-03-07 信息来源:发展研究中心
近日,国家人社部下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201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的通知》,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党委书记、校长张扬群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经国务院批准享受2016年政府特殊津贴。重庆此次有55人入选,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8名,高技能人才7名,张扬群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中职教育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获得者被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每两年选拔一次。根据相关选拔条件,教育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必须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所创新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经省(部)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成效显著并为同行所公认。
张扬群任教30年,担任职业教育学校校长9年。曾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奖”“全国科研型杰出校长”“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校长”“重庆市中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公开出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探究》等著作16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38篇,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4项、重庆市教育科研成果奖6项。
上一篇: “多元立体”评价:让学生发现最好的自己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