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大学生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大学生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这对我们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答现实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情况,目的在于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真正起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

一、以哲学社会科学院系为基础,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坚实平台

与全国其他高等院校相比,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学自复校以来,逐步地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独特优势。

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两课”)的体制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体制结构的突出表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中的八门课程在全校各理论院系实行分散教学,集中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由人文学院哲学系承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教学由经济学院经济系承担,《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教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教学由国际关系学院承担,《法律基础》的教学由法学院承担,《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由学生工作部承担。

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种格局的领导核心,“两课”领导小组是统一规划和协调全校各院系的“两课”教育教学关系的组织机构。在校党委领导下,“两课”领导小组具体制定“两课”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骨干教师共同研究“两课”教育教学规划的实施和一些具体的工作。“两课”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这种教育教学设置模式正是人民大学师资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

2、“两课”教育教学体制结构的功能

中国人民大学特殊的“两课”教育教学体制结构与其他高校同类型的学院相比具有四个特殊的功能:

第一,在“两课”教育教学研究上下功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了“两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研究工作。各个相关院系的“两课”教师在完成了“两课”教学任务之后,进行的科研工作大多是“两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并且与自己的专业紧密联系。这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课”教师除承担“两课”的教学任务外,所进行的科研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对“两课”教育教学各环节方面问题进行研究。

第二,加强对“两课”教师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一方面从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师资梯队等角度,着力于培养本校的“两课”教师,另一方面也为全国高校培养“两课”教师。为全国高校培养“两课”教师的任务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并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进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组织举办过各种类型的长、短期培训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举办过多期高级研讨班、学位班等,为全国各高校培养了大批的“两课”教师。

第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建设基地。在2001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评审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免答辩的资格进入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行列。这一学科的所在院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该学科的全部科研任务和培养该专业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两课”师资队伍的重任。

第四,创设了全国高校博士生公共政治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的这门博士生公共政治课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组织管理,集中全校各个领域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来开设的。这门课程的开设深受广大博士生的欢迎和热爱,也吸引了其他一些高校前来学习、借鉴。

3、“两课”教育教学体制结构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育教学体制结构的特点是:

第一,“两课”教育教学的研究直接成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自始至终都将“两课”教育教学的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配合211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挑战、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配合对全国高校“两课”教师的培养工作,做了汇编硕士学位论文精粹的工作等。在做这些工作中,学校领导深刻体会到,对“两课”教育教学的研究,只有提升到全校范围,提升到整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中,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绩。

第二,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育教学体制结构有利于“两课”教师集中精力和时间从事科研,因而“两课”教师一般有着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不少“两课”教师成为教育部社政司实施“两课”教学改革计划、完成改革任务的主要力量,例如编写示范教材和实验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教辅等等。中国人民大学的“两课”教师,为促进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推动“两课”教育教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两课”教育教学的承担单位和协调机构,大部分“两课”教师都具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开展“两课”教学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是得天独厚的。因此,在这一研究中,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融会在“两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可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增强理论研究的浓度,可以以历史印证现实;历史、理论、现实三者的结合,也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形象化,反过来,也可以使现实、使现象性的东西本质化、理论化。

第四,“两课”教学与“两课”教学的研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结合。“两课”的所有课程教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均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每一门课程都成为所在教学单位的“两课”教学研究的试验田。利用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推进学科的发展,真正在教学中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教育”的含义和功能,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二、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为核心,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是关系改革开放前途和21世纪国家面貌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近年来,人民大学从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机制、途径和方法,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和完善了“整体讲解、多门配合、广泛渗透”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

人民大学从1988年起,就在全校硕士生中开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其主线和核心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1994年,人民大学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面向硕士生开设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公共课。党的十五大后,按照中央精神,人民大学又把这门课程规范为“邓小平理论研究”,并集中全校20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分专题讲授。同时,为了引导研究生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人民大学在强调各类研究生都要全面、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基础上,还要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应有侧重地对邓小平理论有关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为此,人民大学面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开设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等多门课程。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后,人民大学领导、学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和“两课”教学单位,及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学校制定了“整体讲解、多门配合、广泛渗透”的教学思路。所谓“整体讲解”,即通过讲座让大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整体了解。为此,学校组织四位教授对新入学本科生和二、三、四年级本科生分别组织了多场专题学术报告会,专门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谓“多门配合”,即“两课”的各门课程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加入到教学体系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所谓“广泛渗透”,即除“两课”以外的其他专业课程,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当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根据学校统一规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程”的活动在人民大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2003年9月3日,“中心”会同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集和组织全校“两课”教师,召开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理论研讨会,会议由主管“两课”工作的副校长林岗教授主持,“中心”主任程天权教授作了重要讲话,全校50余位教师参加了理论研讨会,就如何提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实效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目前,人民大学已初步形成了校长书记带头讲、知名学者联合讲、“两课”教师集中讲、专业教师渗透讲的教学格局。

2、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积极寻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人民大学现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绝大多数分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人民大学拥有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独特优势。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一种是针对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的课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等,强调要“融会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一种是针对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等等,强调要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延伸”,增加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有关思想和论述;一种是针对有关西方理论学说的课程,如“西方民主政治研究”、“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等等,强调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研究、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照搬。通过这些途径,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内化到各门专业课之中,既推动了课程建设,也促进了对大学生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3、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不断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强调教学内容要与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层次相适应,避免简单重复,使之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强调教学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理论问题,帮助学生澄清种种困惑,主动引导学生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观察、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三是强调教学中要注重介绍和阐述党在新的实践中形成的新的思想理论成果,并结合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进行充分的论证。四是强调研读原著,要求学生通读《邓小平文选》和江泽民同志有关论述,并要选读马列经典著作、毛泽东著作和中央的重要文献。五是强调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取开展专题研讨、写读书笔记、看录像、听报告、组织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兴趣和积极性。

4、认真组织科研,在研究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

人民大学作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邓小平理论曾是人民大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有许多研究成果曾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学校科研处及有关理论院系就开始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在全国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江泽民“七一”讲话发表后,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科研处、出版社、杂志社、各大理论院系联合组织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研工作。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组织下,以人大教师为主,编写了《新时代的理论纲领——学习江泽民同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人大教师还参与撰写了《“两课”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教学指导》。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的组织下,人民大学部分教师参与编写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六大报告学习体会》一书,参与编写了《“两课”贯彻十六大报告精神教学建议》,编写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参与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程》(北京市)等教材,达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为了配合教育部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工作,受教育部社政司的委托,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还组织编辑了《高校“两课”教学难点解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专辑》、《高校“两课”教学难点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辑》。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宣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底,人民大学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由校党委书记任主任。中心成立后,先后组织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2讲》,并出版了配套光盘。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后,中心又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讲座》一书。此外,中心还组织校内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教育报先后曾几次以整版的篇幅发表了中心撰写的文章。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方面,学校校长、党委书记带头,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研,近几年来,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民大学教师发表了一系列学习、宣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人民大学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不仅渗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而且有的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还专门探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问题。深入的研究,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的“两课”教育教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两课”教师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建设。具体地说,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两课”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教材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强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来促进教学的研究性大学,它的“两课”教育教学实践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关于“两课”教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与各门课程内容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近三年来,人民大学在“两课”教育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据统计,全校“两课”教师约62人,获得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立项的项目共114项,发表的论文总数共541篇,专著139本,教材84本,辅助教材49本,合计813项。其中,有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和专著获得了北京市委、教育部、文化部科研奖49项。教师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从而提高了“两课”教育教学的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还承担着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的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任务。199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以后,人民大学组织力量进行了适应新一轮课程设置的教材建设,编写了由教育部社政司向全国高校推荐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课”教材,该套教材受到了各高校使用者的好评;最近,又根据“两课”教学实践的要求和“两课”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再版修订了该套教材。此外,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还组织力量与武汉大学该学科点合作组织编写了充分体现“两课”教学改革精神,具有新形式、新特点的“两课”教材,该套教材被称为是“两课”教材改革的首创,也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目前,人民大学正在新的“两课”教学改革中,力图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积极抓好教材建设。

2、加大“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增强教学实效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是“两课”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两课”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灌输,还包含着对学生心理、情感、思想的启迪和诱导,以及行为的导向与规约。“两课”教育教学的方法,只有在既符合教育总体目标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愿望时,学生才可能积极地认同并接受以此传递来的教育信息和基本内容。因此,人民大学在“两课”教育教学中,鼓励教师在充分领会和把握教育部“两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创新精神,根据大学生实际的、具体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即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所产生的新问题,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来加以启发和引导,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上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发展上指明前进的方向,克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力求有的放矢地解除他们的困惑。人民大学在“两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上的突出表现是:

第一,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先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此外,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或者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组织课堂讨论,甚至辩论。同时,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设定更接近社会现实。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使教学手段进一步多样化,也是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的一个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是先从接受形式开始,然后才接受内容的。在当今环境下,学生确实更容易被形式的东西所吸引。在人民大学的“两课”教学中,相当一部分“两课”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工作中,充分利用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两课”教学已从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个本”的方式,转变为集图、文、音、像于一身,具有形象性、真实性、生动性,更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上。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性的问题感性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目前人民大学正在逐步建立教学音像资料库,音像资料以纪实为主,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录像等方式,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与思考的兴趣。

第三,在“两课”教育教学中,“两课”教师还引导和启发学生分组创办杂志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份份精美的原创杂志,是师生的共同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也使得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有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还自办网站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及时把教学案例、备课讲义及学术论文放在网上,便于学生及同行查阅。同时还在网上为学生进行答疑与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习生活问题。这些教学手段都是新颖独特的,受到了大学生的肯定与欢迎。

第四,开辟“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教学法。例如,人民大学配合“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开展的“邓小平理论学习辅导员”工作,就是这一方法实施的重要体现。面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思维敏锐、情感丰富的群体特征和价值观念多样化、活动方式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新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将共青团自身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优势同学校独特的理论优势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同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将主渠道的邓小平理论教育同“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邓小平理论学习活动相结合,探索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展了“邓小平理论学习辅导员”工作。这项工作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单向式灌输的常规,从学校理论优势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党史、国政、经济学院等院系中聘任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到本科生团支部中,结合团支部实际,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了诸如访问、参观、调研以及邓小平理论知识答辩赛、辩论赛等。在200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人民大学团委以“高举光辉旗帜,实践‘三个代表’”为活动主题,组织了几十支社会实践队伍,奔赴全国各地,实践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对人民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例如,人民大学哲学系组织的奔赴川渝地区的“三个代表”宣讲团,通过实地考察、与基层干部座谈、为农村群众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活动,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同学们不仅宣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第五,成立学生宣讲团,广泛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校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校团委从各院系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成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生宣讲团,分赴全校各院系、团支部向各级团学干部宣讲。学生宣讲员们以更贴近学生的宣传方式,为几十个基层团支部的学生进行了精彩的宣讲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宣讲团还应邀到其他学校进行宣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2002年底,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成立博士宣讲团,深入北京市宣武区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讲活动。博士宣讲团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座谈等形式,及时将广大干部群众反馈上来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整理,然后密切联系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实际进行宣讲,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通过学生宣讲团在基层支部、普通同学中的宣讲工作,宣讲员与广大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通畅真实的思想互动,宣讲员同广大学生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

第六,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相配合,将教学效果落到实处。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两课”学习中,“两课”教师充分配合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把大学生“义务劳动卡”,作为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实践学习。很多学生自愿走出校园,义务到残疾人中心、孤儿院、敬老院献爱心,有些学生还为民工的子女义务教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活动的展开,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真正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意义。

3、加强“两课”教育教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使“两课”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人民大学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校、院两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研室工作条例、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学内容和质量监控制度、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尤其是教学督导制度、教学评估制度、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具有明显的成效。

教学督导制度,就是由学校教务处、院系办公室聘请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离退休教师为教学督导员,深入课堂听课,根据考核的各项指标对讲课教师进行考核,并直接向校教务处汇报。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方面,多年来,人民大学一直坚持对“两课”所有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每学期末,对每一位“两课”教师进行综合测评,即由学生直接根据教师的课堂表现及教学效果进行打分,评估成绩在全校公布,并直接与教师职称、津贴挂钩。学生对“两课”教师的考评,一般在停课前4周进行,评估卡反馈到各院系及教研室,作为评选各类优秀教师奖项以及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各教研室也对“两课”教师备课、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考评。其考评成绩的公式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评成绩=学生考评成绩×70%+院系考评成绩×30%。

每学期中,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深入“两课”课堂听课,直接与“两课”教师、学生交谈,及时了解和分析总结教学的经验教训,着力于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这些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保证了人民大学“两课”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两课”教师能够自觉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积极反应当前理论界与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与成果,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收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相当一部分“两课”教师的考评成绩位于各院系教师前列。

4、探索“两课”教育教学的学生考试方式,进行科学考核

改革“两课”的学生考试方式是有效加强“两课”建设的主要环节。科学的考核,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和掌握“两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中的大多数课程由于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稳定而规范的基础知识,采用了试卷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但是,“两课”中的各门课程如果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来设定考核内容,以试卷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的唯一根据,那么就不能真正反映和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根据目前“两课”考试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人民大学对“两课”的考核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例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核方法上,采取了期末考评与平时考评相结合、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综合性考评相结合等方法。

在课程考核中,不仅看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一贯表现,从而把平时成绩的比重从过去的20~30%提高到40~50%,平时考试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有课堂提问、随堂调查、课后作业、小论文、自办刊物等,这样不仅增多了评定学生成绩的机会,也反映了对学生成绩测定的合理性。《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核还作了大胆创新,把道德心理测试的手段引入对学生的考核中,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采用模糊测评法把定量打分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减少了主观随意性,避免了机械量化的弊端。为弥补定量考核的不足,在对学生的课程内容掌握和日常行为实践进行重点考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突出表现,给予一定的加减分。例如,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鼓励。在课程学习上,把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率的考核与课程结束时的考核结合起来;在日常行为表现上,把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的具体表现与总体表现综合起来考核。此外,也实行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和学生的自我考核及学生相互间的考核,三者的结合给出的综合分,则是学生该门课程的实际考评成绩。

四、以提高理论素质和科研能力为中心内容,建设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

教师的素质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两课”教师队伍一直是人民大学“两课”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人民大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年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学历水平高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1、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

人民大学现有“两课”教师63人,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和法学院,承担着全校的“两课”教学任务,除了“形势与政策”课由各院系具体组织实施外,人民大学所有的“两课”教师都是专职教师。教师的年龄、学位、职称、政治面貌状况可参看下表:

表一:“两课”师资队伍结构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第一,人民大学“两课”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比例高。这样的年龄结构,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中年教师担当重任;中青年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其合作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第二,学历水平高。人民大学“两课”教师绝大多数拥有硕士学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高达58.1%,其中,有3人分别从英国、法国、日本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另外,目前还有一些“两课”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第三,高级职称比例高。人民大学“两课”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已达85.5%,其中,有2名全国“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2名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他们中有的在全国高校该领域具有较大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大学高水平的“两课”教学和科研状况。

第四,政治素质高。在“两课”教师中,中共党员有58人,占教师总数的93.5%,这说明人民大学“两课”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完全能够胜任“两课”的教学与科研,具有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政治思想水平。

此外,人民大学“两课”教师中,有许多是全国或北京市各类研究会的主要负责人、常务理事、理事,有些被其他高校或研究中心聘请为兼职教授或研究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大学“两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影响力。请看下表的统计情况:

2、“两课”教师的科研状况

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科研能力的提高。由于人民大学的“两课”教师分布在不同的学院,可以充分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等学科,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初步统计,自2000年以来,人民大学的“两课”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教育部各类项目28项(未包括“211”项目),科技部、司法部、北京市等其他部委项目7项,霍英东基金、福特基金等其他各类基金项目12项;出版专著25部、参著36部(不包括出版的各类教材、教辅书籍),发表论文530篇,人均15篇。在这些著作中,有4部专著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部获“五个一”工程奖,1部获教育部奖,1部获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另有多篇论文获得各类奖项。而在学校的科研立项和科研优秀成果评奖中,“两课”教师的科研申请项目获得批准和获奖的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为进行深入、透彻、细致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于人民大学“两课”教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情况,请参见下表:

表三:“两课”教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情况一览表

3、人才的培养情况

在“两课”所涉及到的7个学科中,人民大学有4个学科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并 且这4个学科都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在全国招生的博士点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3个专业1981年被批准为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而且在1997年之前人民大学是全国唯一可以招收此专业博士生的单位。这些年来,人民大学培养了大批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全国许多高校输送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尤其是,199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承担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任务;1999年人民大学又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几年来,人民大学除了继续培养与“两课”相关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为“两课”教师队伍补充新鲜的血液之外,还招收了“两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师460人,其中250人已获得硕士学位,为国家的“两课”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另外,人民大学还特别注重自身的“两课”人才培养。一方面,人民大学在从自己培养的博士生中选择优秀人才充实“两课”教师队伍的同时,也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吸收相关学科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充实“两课”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老专家、名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并鼓励推动年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勇挑重担,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深造,仅近几年,人民大学“两课”教师中先后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1年以上的就有6人。人民大学关于“两课”教学和科研梯队人才的培养,为保持高水平的“两课”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4、开展学术交流情况

人民大学非常重视学术交流,以使教师开阔学术视野,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学术发展的前沿问题与趋势。近几年,人民大学“两课”教师中先后有20人次出访美、日、德、英、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并邀请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相关学科专业的著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演讲,如邀请了美国纽约大学著名政治学教授奥尔曼教授来校做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未来”的学术演讲,邀请法国巴黎大学历史学教授弗莱德·E·施拉德来校介绍了马克思未出版手稿的编辑、整理、出版情况,请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教授来校做学术报告等。人民大学不仅加强和推动“两课”教师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积极参与国内各学会、研究会和相关部门机构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并提交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许多论文都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奖项。

此外,人民大学还成功主办了一些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如“毛泽东思想研讨会”,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作为一种制度,人民大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校性的“两课”教学研讨会,全校“两课”教师共同探讨“两课”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解决的办法,交流“两课”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两课”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

五、加强“两课”依托的学科建设

“两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两课”教育教学直接依托的学科。对这一学科的建设以及怎么发挥这一学科在“两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中国人民大学一直是作为重点问题作出研究的。

1、研究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对以下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我们认为,这一学科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⑴大学生“两课”教育教学和社会公众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任何一个学科都是面向全社会的,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需求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应面向高校,而且必须面向整个社会(包括大学生和其它学生群体,包括学生群体之外的其它社会群体)。⑵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性探讨。对大学生的“两课”教育和对社会公众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既涉及教育的内容,也涉及教育教学的途径、手段选择问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变化的要求,研究教育教学的内容,而且还要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研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和有效途径,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质的规定性主要有三个方面:⑴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的“两课”教育和对社会公众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党特色和引导指向,必须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执政的基本纲领,以及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为主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和广大人民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⑵教育性。从历史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本身就是教育活动。将这些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途径到方法,从过程到效果加以考察,进行比较,对其发展进程作出科学研究,从而对大学生和社会公众进行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使他们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⑶综合性。主要表现在该学科研究领域宽广、研究方法多样化。这一学科需要采用包括政治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融汇理论研究和现实调查、评价等手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实践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关系。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在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合并为一个二级学科。这样,原先自成体系,各有优势的两个学科合并成一个整体性学科以后,有一个在磨合的基础上进行打通性研究的问题。如何从学科构建、学科梯队、课程设置及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对该学科的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学科建设的效率,提升该学科的综合实力,成为人民大学该学科发展中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研究中,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推广和实践。前者为后者的实践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起着开拓思维路线的作用;后者为前者反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检验的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突出阐明这一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对中国进步的指导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则强调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人民群众自觉的社会活动。对学科内部关系的理解体现在“两课”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着较深的理论内涵,需要找到与实践结合的通道,而思想品德课则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教育,需要有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有一个怎样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的问题,而思想品德课则有一个如何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层次,对道德要求作出科学的理论诠释的问题。

第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属及其层次问题的思考。一个学科的归属及所处的层次是否合理,既影响到专业设置,又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前被包括在政治学这个一级学科之内,其学位层次则隶属于法学之下。这种学科与学位隶属不一致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这一学科的建设,也影响到人们对这一学科的了解、认同和把握。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研究内容极为广泛的学科,但研究的着重点也是很明确的学科。要使这一学科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方面,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学科发展的“着重点”,即“教育”进行研究。“教育”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二者进行打通性研究的链接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的、内容等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有一个如何加强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使这一学科从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给该学科应有的地位,使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能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引起重视。

2、探索学科建设的路子

对学科内涵、特点、归属及层次等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夯实“两课”所依托的学科基础,建构“两课”的学科体系,探索一条学科建设的路子。

第一,以“两课”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学科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搞好“两课”教学是重点。中国人民大学的“两课”教育教学的体制结构虽然给统一管理带来不便,但由于“两课”的具体课程都植根于相关的理论院系,因而便于获得比较丰裕的学术营养。各理论院系进行的专业研究一方面为其所承担的“两课”课程提供了比较翔实的资料和数据,增加了所承担的“两课”课程的理论深度;另一方面,在“两课”教学中学生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也为教师的专业研究提供了需要探讨的内容,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三门课程,依托了该学科四个研究方向的主要力量,讲授内容吸收了四个研究方向的大量研究成果。在当前“两课”教育教学面临着世界发展诸多变化、面临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诸多新问题、面临着学生对繁杂多变的世界产生诸多困惑的情况下,通过用较深厚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的结合,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分析社会现象的内在原因,启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索精神,可以达到增强“两课”实效、培养人才的目的。

第二,进行打通性研究,加强“两课”课程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必须要有宽广的视野和综合的态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比较重视打通性研究。打通性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⑴学科内部的打通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并,不是简单相加的问题,必须构建学科体系。⑵学科之间的打通性研究。本学科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哲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它的发展还取决于对相关学科领域内容的借鉴和吸收。这种打通性研究所获取的成果是“两课”课程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两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等的改革与发展,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开创“两课”教育教学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的“两课”教育教学,坚持传扬“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依托学校长期发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优势,经过不懈地努力工作,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两课”教育教学的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和推动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培养造就了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更加充分地认识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认清“两课”教师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强“两课”及其学科建设、努力开创“两课”教育教学的新局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大学“两课”教育教学的建设和发展。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作用

作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特色、正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人民大学,必须在“两课”教育教学方面做得更好,走在全国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前列。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两课”的领导,加大对“两课”的投入。人民大学“两课”领导小组,今后仍然定期地研究、布置、检查全校的“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都召开一次由全体“两课”教师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两课”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及时解决“两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此外,我们还将通过“两课”教学的督导组、教授委员会等,加强对“两课”教育教学的指导。对涉及到“两课”的学科建设、重大集体课题设定、重点教材建设等重要问题,都将在广泛征求“两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由教授委员会和学校“两课”领导小组审定,再组织实施。同时,人民大学继续加大对“两课”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截至2003年,全校用于“两课”建设的经费投入已达到40万元,2004年,经费投入又有增加,预计达到43万元。

第二,安排好“两课”课堂教学,规范和完善“两课”教学管理。无论是从青年思想成长的规律,还是从教育的规律来看,学校和课堂依然是青年获取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是“两课”教学最重要和主要的手段。人民大学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要求包括博士生导师在内的所有教授,都要适当承担一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并对其进行评估。人民大学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以改革的精神研究、设计、修订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两课”教学评估体系。

2、直面新实际,应对新挑战,进一步开展“两课”教学研究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极其复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直接对“两课”教育教学构成了新的挑战。要增强教学的实效,就必须直面新实际、应对新挑战,积极开展“两课”教学研究。今后,人民大学将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两课”教学研究的展开:一是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发扬人民大学“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密切关注思想理论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多出成果,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二是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的声誉和学科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开放式的研究机构,组织召开专题学术讨论会、论坛等;三是强调精品意识、认真抓好教材建设等重要的教学基础性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引入实践环节;五是探讨符合“两课”教学目的和规律的学生考试评价体系,尝试改革考试方法,不仅仅是从知识的层面,还能够从政治思想的层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

3、进一步加强“两课”的学科建设,推进“两课”建设

人民大学打算充分利用这次“两课”评估的时机,对全校“两课”的各门课程教学进行认真地分析,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学科基础,制定出学科发展的规划,加强“两课”的学科建设。为此,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第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师水平为核心,建设科学的“两课”教学体系。一是对“两课”各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准确定位,同时结合各教学单位的自身实际,建立与“两课”课程相关的专业学科联系。二是依据各授课教师的特点,确定其主要的专业发展方向,并据此来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师长远的培养规划,然后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在依托一定的专业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爱岗敬业的素质。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探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两课”教学方法。我们在多年来的“两课”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在当代大学生中,蕴藏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能否打动学生,关键取决于教学的内容、教师的讲授和教师的人格。此外,还必须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因此,人民大学将在教学形式上积极探寻更适宜当代青年学生的有效手段,积极地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两课”教学的创新。

第三,开展调查研究,探寻教学规律。“两课”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必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切实回答、分析现实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且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坚持真理的全面性、历史性和条件性。人民大学打算至少每年一次,随机选取一定有效数量的样本,按照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制定科学的调研方案,对“两课”教学进行调研,重点是掌握学生对“两课”教学的接受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努力探究出符合和适应大学生认知、接受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两课”教学方式和方法。

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住当前“两课”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两课”的课程特点,不断探索进取,以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两课”教育教学中,就一定能使“两课”的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能为培养新世纪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编辑:吴辉江 潘宏伟)

后勤集团:后勤管理服务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原有的学校后勤服务体系基础上组建的新型后勤服务实体,不仅是原后勤的服务保障工作的继承者,也同时继承了原后勤体系承担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功能。我们认为,大学学习时期是当代大学生离开家门和中学校门进入的第一个社会阶段,虽然这一阶段还不具有完全的社会环境,但相对于大部分大学生少年时期家庭和中学生活环境来说,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后勤集团自组建开始就把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些年来,我们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体现育人导向的后勤管理工作,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后勤的管理工作大多与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管理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思想教育。为此,后勤集团在制定和修改各种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制度时,也都考虑如何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问题,强调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例如,我们在修改学生公寓管理规定时注重引导同学了解在公寓里应该怎样做,不应该做什么;在食堂里张贴节约粮食和维护就餐秩序的标语;在公共场所张贴节约能源的宣传品等。2002年后勤集团参与的学生宿舍精神文明建设评比活动,是学校多个部门共同组织的一项旨在加强学生宿舍文明建设、提倡学生自律和自我管理的活动,此次活动涉及到全校的本科生宿舍,持续了一个学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很好地促进了当时学生宿舍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

2003年,后勤集团在公共浴室进行了节能改造,采取的智能控水技术,也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觉节约水资源意识来实现节水的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一些无意或有意违反管理制度的学生,更多是采取提醒和批评教育的方式,使他们认识在集体生活中制度约束的意义,检查自己行为中的错误,从而提高遵守纪律、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这些引导大学生自觉、自律、自我管理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证明是有效的,能够为大多数同学所接受,也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在保证后勤管理制度顺利实施同时,也对那些刚刚从家庭呵护中初涉社会的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配合了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二、通过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正面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后勤服务对于大学生来说,直接关系到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问题,但从更深的层次去看待后勤服务,它也是一个服务育人的问题,服务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它也能对大学生思想形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此,后勤集团要求所属员工要认真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自身的优质服务,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制定服务规范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围绕着学生的正常需要,从方便学生服务学生出发考虑后勤服务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几年来,我们根据这个思路,在服务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如学生办理宿舍入住和退宿手续、学生行李的接运、学生信件的投递方式、学生食堂的饭菜质量以及后勤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改进的目的只有一个,能够为广大同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后勤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员工,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任劳任怨地承受着各种压力,默默无闻地为广大同学服务。通过后勤工作的不断改进,通过后勤员工的辛勤劳动,大学生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就在他们身边,有着一群善良勤劳的人们在为他们忙碌着,那些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周到热情、拾金不昧、勇斗歹人的优秀品质在感动了同学们,他们敬佩这些为他们服务的员工,也使他们了解和理解了社会上最普通的劳动者,心贴近了,沟通也就容易了。这一切都表明,后勤员工的优质服务,能够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三、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与后勤服务实践,充分利用后勤服务资源开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要在大学生真正走上社会之前,增强大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也是高校后勤能够大有作为的领域。几年来,我们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后勤服务和劳动课教育,让学生直接在后勤服务的劳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1年11月,校学生会生活部发起了为期三天的“今日我上岗”活动,数十名大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在后勤服务劳动岗位上体验了后勤工作,参加这个活动的同学都很有感触,他们在体会中写到:“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真正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生活……我真正体味到了生活的含义,生活是美好的”。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理解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者的期望,经过了劳动的洗礼,在思想上取得了一次升华。这样的活动本身并没有说教,但从参与者的感言当中,我们的确看到了教育的效果,同学们重新认识了劳动和劳动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了一般课堂教育难以取得的效果。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生产劳动是实现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如何采用新办法,努力使劳动课成为广大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教育手段,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2002年9月,后勤集团成立了劳动课指导室,承担了全校本科生劳动课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在学生劳动课的组织和管理中,我们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指导思想,在理论教学、劳动实践和效果考核几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寓教育于劳动之中的理念,在理论教学方面,向学生讲解劳动的概念、劳动就业、劳动法和劳动合同、后勤学和后勤工作以及劳动课相关知识等内容,给予参与劳动的学生以充分的理论指导;在劳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后勤员工共同参与后勤工作实践;在课程考核时,注重考察学生对劳动理论、具体岗位工作情况的了解,对后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参与劳动实践的体会以及对自身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等。劳动课改革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五个学期,共有7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劳动课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对劳动课感兴趣,有收获,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体验到了后勤集团服务工作和保障工作的艰辛,参与态度更加认真,为各单位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普遍表示将在今后支持和理解后勤及学校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改变以往轻视后勤工作,轻视体力劳动者的错误观念。同学们在劳动课最后的考核中真诚地留下了“几天的劳动课摒弃了我身上一些眼高手低、浮躁的东西。无论今后的路是怎样的,我都会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劳动课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品尝,用时慢慢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劳动无尚光荣”的感想,同学们还谈到,通过劳动课,他们懂得了劳动者的责任,也感受到了在劳动中相互合作的乐趣,这一切都将对他们今后真正走上社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除此之外,后勤集团还经常利用与学生座谈或接待来访学生等学生们关心学校发展和后勤工作的机会,用谈心的方式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启发他们的大局和全局意识,并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校发展和后勤工作献计献策,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高校后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认识变化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广大后勤职工的辛勤劳动对在校大学生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后勤职工在服务和管理行为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崇高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校期间很容易暴露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弱点,他们在与后勤职工长期的交往中从后勤职工身上可以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会遵守公共秩序,热爱劳动,爱护国家财产,后勤职工利用与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用工人阶级崇高的品质积极主动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是学校后勤重要的教育功能。

其次,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显露,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社会,了解现实,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成为道德合格,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了高校德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高校后勤就其包含的范围和内容来讲,很像一个小社会,在某些方面具有社会的缩影。因此,高校后勤可认作为提供学生参加劳动、管理、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场所,可以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群众观点、经济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活动和组织工作能力。同时,在与后勤各部门的接触过程中,后勤人的平凡、朴实、恪守岗位、勇于奉献的精神又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使学生的能力和品德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后勤集团将继续加强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按照中央确定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们今后的工作设想是:

1、继续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努力搞好后勤保障,进一步改善后勤服务,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共同营造和谐校园和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2、进一步强化后勤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全面做好服务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积极参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实践。

3、充分发挥后勤资源的优势,吸收学生参加后勤服务实践,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继续安排好学生劳动课的教学与组织工作,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实践,探讨后勤管理服务领域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办法,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在生活方面的自律和自我管理尝试,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和建立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出贡献。

(编辑:潘宏伟 吴辉江)

校工会 教代会: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探索师德建设新模式

2005年1月17—18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精辟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理论性和针对性很强,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工会和教代会作为联系广大教职工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在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过去工会在师德建设方面的经验,对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继往开来,大力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工会、教代会始终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环节,遵循教育规律,一贯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结合时代特点,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视问题,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思路,不断开创师德建设的新局面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育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制定师德规范

学校领导一直都非常重视师德建设,早在1997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倡导的文明市民公约活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教授、许启贤教授提议,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先后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师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干部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后勤职工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道德规范》、《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共产党员道德规范》五个校内规范。这五个校内规范的制定,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工的道德素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召开师德建设座谈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也走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学校的快速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大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学校环境中正面教育的作用,再加之个别教师忽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使得部分教职工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党和人民的要求和企盼产生了一定的差距。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由校工会、教代会牵头, 2004年7月5日在逸夫一会议中心召开了中国人民大学师德建设座谈会。

校长纪宝成、党委书记程天权、副校长袁卫、冯惠玲、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马俊杰等主要领导出席了由中国人民大学40多位教师代表出席的师德建设座谈会。

纪宝成校长首先发言,他说:学校新的快速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领导班子一直十分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早在1997年就提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道德规范”、“ 中国人民大学干部道德规范”等五个校内规范,此时召开师德座谈会,体现了校工会及各部门对师德建设的重视。现在,教育部又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重申师道、师德。针对目前师道、师德存在的问题,纪校长认为国家创造了很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环境,发展形势很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人大应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职业操守、行为规范,全体教师应更加关注师德建设。

接着程天权书记也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做了发言。他强调:师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还应在眼界、学识、道德、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等方面争取一流,要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在工作过程中尊重、关心和鼓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就要有世界一流的师德和师风。

胡乃武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术腐败尽管是少数,但对周围的腐蚀作用很大。加强师德教育要有明确的规范。他建议造一点声势,摆脱过去七年来在实践中师德规范与行为脱节的现状。吴易风教授认为,师德建设不能只靠自律,还要靠他律。马俊杰主席指出:尽管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少数现象,但它却会对学校声誉产生影响。学校名声,一代代都要积累,这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职责。

与会代表踊跃发言,献言献策。大会一致认为,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科研教学高层次、高水平、结构合理能适应学校工作需要的精干的教师队伍,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需要。师德师风建设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性工程,是人才培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源头性工程,是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推动全社会道德建设的辐射性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大家纷纷建议,应当细化1997年制定的师德规范,加大教育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教职员工中不讲师德行为的惩处力度。

二、校工会、教代会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出了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师德建设的崭新的工作模式

为了尽快落实学校领导的指示,针对新形势下师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工会、教代会认识到应当积极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工作形式,使中国人民大学的师德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道路,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校工会、教代会一班人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决定要在社会实践中解决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修养,增强认识。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校工会、教代会非常重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一系列由学校教职员工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定西市社会考察

在考察地点的选择上,校工会、教代会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策划,将首次考察的地点选在位于中华文明发祥地、民风淳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经济落后的甘肃省定西市的两个国家级贫困县。

2004年7月9日-14日,中国人民大学教代会文化建设委员会组织了暑期教师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教代会秘书长、工会常务副主席褚永增和教代会主席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许鹏教授带队的一行15人,对甘肃省定西市的国家级贫困县通渭、临洮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团走访了14家农户、1个村委会和村民调解委员会、12间书画店和两所学校,与县乡两级干部进行了座谈,并且为当地200多位中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举办了两场专题报告会。

通过在定西两县的考察,大家一致认为,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考察和开展讲座等活动,让教师们走出“象牙塔”了解到了纯朴的民情、民风和民俗,是一种师德教育的好形式,值得认真总结。

这次定西考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给予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一是此项活动对于促进教师队伍总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在不断总结和完善中继续发展下去;二是此项活动是教代会专门委员会在校工会、科研处、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实现的,是一种具有推广意义的模式;三是师德建设的重点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主要应该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不断进行精神上的吐故纳新,去解决职业角色定位以及理想与价值追求的问题。

这次定西考察是一次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一次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开创了师德建设的新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次考察活动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考察活动的过程中和结束后,工会、教代会的主要领导就开始酝酿采取科研立项的方式,提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师德建设行动计划”。通过适当的活动载体和深入的论证研究,把教代会的工作与学校的师德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师德建设为构架,支撑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师德教育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目的。这个设想已经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这种做法既充分利用了学校丰富的资源,又为把师德建设深入化、持久化、科学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将支援西部教育与教师的自身教育结合起来,考察团中的两位老师给当地教育部门做的两场专题报告,被当地称作“及时雨”。同时考察团的全体教师也深刻地被西部深厚纯朴的文化底蕴折服,升华了境界,净化了心灵。参加此次考察的国际关系学院的王英津老师在考察归来所做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这种教师下乡活动,是一项‘技术输出’和‘认识输入’同时进行的活动,应该在人民大学,乃至全国的高校中推广开来,使它像学生‘下乡’活动一样,形成一定的机制和模式。”三是这次考察活动带有一定的危机攻关性质。工会一班人正是针对生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寻找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是在实践中加强师德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华西村考察

2004年10月22日校工会组织各分会妇女委员、计划生育宣传员一行54人,到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参观学习。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妇女委员和计划生育宣传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意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提高,吸取了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大家普遍认为,像这样走出校门到一些管理先进、经验典范的单位参观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对今后开展工会德育工作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

如果说制定师德规范、召开教师师德建设座谈会是一次自上而下进行的师德建设的话,那么通过社会调查,使教师走向社会,发现差距,从而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自下而上地进行师德建设的新的尝试。这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必将开创学校师德建设的新局面。

三、校工会、教代会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整合人民大学丰富的人文社会资源,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为形成新时代的人大精神、人大文化提供决策咨询和决策论证。为“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探索新思路,拓展新渠道新途径,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战略目标。学校在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非常重视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人大文化”。

(一)学校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长纪宝成认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师、大楼、大气一个都不能少。程天权书记也认为,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为大学生提供高尚的文化生活,高雅的文化氛围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使大学生浸润于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大学文化之中,健康成长,奋发成才。

由上可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校园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必将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校工会、教代会也探索创新了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在2004年召开的第5届教代会上,教代会代表针对学校硬件发展比较快,而软件发展比较慢的现状,在提案中提出增设文化建设委员会的提案。这个提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教代会通过了这项提案,在本届教代会上增设了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建设委员会作为一个沟通上下,凝聚全校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的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文化建设委员会成立后,加强了文化建设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先后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讨论分工及制度建设问题。现在文化建设委员会分工明确并已经建立规范的会议制度。在进行自身组织制度建设的同时,文化建设委员会还将师德建设纳入文化建设委员会的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徐悲鸿艺术学院以及各院系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文化建设委员会对校园内的校园雕塑、景点布置、人文环境的构建与塑造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决策论证。

四、顺天时,应地利,谋人和,图发展,努力开创工会德育工作新局面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继续发挥工会、教代会 在整个学校师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工会、教代会将在党委和各级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继续探讨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办法、新渠道。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工作:

第一,进一步修改新试行的师德行为规范,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将师德建设与学术理论探讨结合起来,整合人民大学丰富的人文社会资源,加强学术探讨,出版一本师德建设方面的著作。

第三,将师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的咨询和论证工作。

第四,将师德建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解决现实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使社会实践制度化,不断扩大参加社会实践教职工的范围,不断开拓社会实践的空间和内容。

第五,将师德建设与树立模范结合起来,今后每年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以标兵彰师德,以先进促后进。可通过新闻媒体、橱窗等渠道加大对德艺双馨教师的宣传力度。

第六,真正发挥学校工会、教代会作为联系广大学校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坚持民主参政和民主议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教代会一定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示精神,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尽快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为开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而不断努力。

(编辑:潘宏伟 吴辉江)

招生就业处:以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开拓就业工作新局面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行。对于中国人民大学而言,他关系到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前途、学校社会声誉、资源竞争和未来发展,创建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就业,为了更好地开展就业工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全面规划,确定目标,与时俱进,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积极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软硬件一起抓,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秉承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为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充实和完善就业服务内容。同时学校全面落实就业工作经费、机构、人员三到位,确保我们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展开。除了一般性工作外,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还针对毕业生的不同需要,开展个性化指导,包括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设计,为学生排忧解难,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人大就业指导中心在全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团结了校内外的众多单位,带动了校内的各类学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高规格、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校学生关注就业、关注职业生涯规划、关注职业技能的发展,也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认真细致的服务工作,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构建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

我们能够在2004 年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们的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就业信息传递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就是就业网career.ruc.edu.cn ,就业网具有信息量大、质量高、更新快等特点,受到全校同学的好评。第二我们有强大的就业信息员队伍,每个毕业班设两名信息员,可以及时将相关学科的就业信息传递给每位同学。第三种信息传递渠道就是校园内张贴的海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深入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不断开展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打破旧体制中的种种限制,为毕业生就业拓宽了渠道,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为了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贯彻下去,把先进的就业理念传达下去,我们通过开展认真、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对全体毕业生进行动员和宣传,而且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引,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改变就业观念,主动积极地去基层、去西部、去祖国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努力进取,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多年来,我们在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结构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特别是我们下大力气抓学科建设,建立新兴学科,加强优势学科,使我们的学科上水平上档次,使我们的学科专业结构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要求,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同过去相比,我们的学科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进一步巩固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批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的新兴专业,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随着学科实力的增强,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业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高中国人民大学的声誉。总而言之,通过调整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走内涵型的发展道路,是保证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

五、深入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就业指导创新力度

就业指导工作是做好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对于做好就业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2003-2004学年由校就业指导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联合主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论坛2004”,论坛以“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为主题,邀请企业、政府、专家学者各界精英共同探讨,以期对中国大学生择业有所指导,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有所借鉴,为各界有识之士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论坛我们了解了更宏观的就业环境及就业政策,研究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要求的变化,全方位透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积极探寻解决之道。对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与就业环境,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聘请了40余位校外专家,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职业指导顾问”,强化和丰富了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队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抓紧构建“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近几年我们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建立起全方位的指导服务体系。接下来我们的工作是要进一步拓宽工作面,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所谓的“全程化”就是对学生的择业教育、就业教育要贯穿始终,而不局限于毕业前夕。应当注意把就业教育与学校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用就业指导调整学生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内容适应未来就业的需要。这意味着就业指导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需要进一步拓展。所谓“全员化”是指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人,不再局限于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而是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发挥综合优势。本科生班主任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尤其要对所带的学生担负起就业指导的责任。所谓“专业化”,就是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研究人才培养规律。所谓“信息化”,就是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更全面周到有效的服务。

学校将继续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并按照教育部要求,提供充足的就业工作经费,逐步改善办公、招聘、洽谈场所等条件,按“四化”标准推动就业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改革,别的方面可以大大精简,就业工作这一块应该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

七、拓宽就业渠道,加大与用人单位的互动,引导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学校就业工作部门要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搭建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主动走出校门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尤其需要加强的是和东北与西部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的北京及深圳、广州、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我们要派出专人走访用人单位,寻求更大程度的校企联合、校企合作,争取在这些单位中建立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固定实习基地,使学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