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的合肥人以这样的方式与生命诗意告别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这是我国的传统观念,殡葬不仅是个体生命终结的方式,也是家人、亲属表达对逝者哀悼追思的一种形式。在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中,入土为安,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式。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电影《非诚勿扰2》中,主人公李香山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葬礼:他的骨灰被放置在花盆中,伴着鲜花长眠,没有冰冷的石刻碑文,只有青青小草和美丽鲜花,墓区显得青翠而安详……
如今,花葬、树葬、森林葬、江葬等生态葬方式已渐渐走入合肥人的视线。清明节前夕,合肥在线记者从合肥市民中遴选了多位有新观念的市民,把采访中整理的4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跟广大网友分享。
遗体捐献:大爱的延续
在各种新式葬法中,遗体捐献可以说是境界最高的一种,捐献者生前签订协议,去世后把自己“裸”捐给医疗、科研机构,甚至连骨灰都不留给子女和后人,他们留个后人的,是一枚沉甸甸的的纪念章,而留个这个世界的,则是一份无尽的爱,让生命一另一种方式延续......
安徽省红十字会为主动捐献遗体的黄明老人颁发的纪念章
2015年,在俄罗斯生活了18年的退休干部李敏、高校退休教师黄明夫妇,在83岁的时候,主动与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联系,夫妻俩都表示去世之后,将自愿捐赠遗体。至今还健在的李敏老人告诉合肥在线记者,三年前作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他从医学院的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合肥的高校每次想弄一批教学研究的遗体,都需要从上海供应站拉回来,不仅得到的数量极少,而且运输相当困难。从那个时候起,他就萌发了去世后捐献遗体的念头,而这一想法,当时就得到了高校教师黄明的支持。
2015年,在俄罗斯生活了18年的这对夫妇,回到了故乡合肥定居,此时的李敏老人家身体依旧很硬朗,而黄明由于体质差,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当这对老夫妻从进入社区宣传的志愿者那里,得到了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的联系方式后,就主动致电联系,表达了自己的捐献遗体的愿望。
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常务副站长付杰回忆起当时的这一幕,至今还非常感动,他说,当他第一次登门见到这对夫妇时,就感觉到这两位老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非一时冲动。捐献遗体的流程是非常规范的,仅仅是两位老人自愿还不行,还得要子女同意签字,才能办完手续。这对夫妇的三个儿子、儿媳尽管刚开始不太能接受,但在李敏老人的“游说”下,最终爽快地签下了名字。
在办理完捐献手续一个月之后,黄明老人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间,遗体被运走了,安徽省红十字会回馈给她家人的是一枚纪念章,而她的名字也刻在了大蜀山文化陵园的那块有400多人姓名的墓碑上。
付杰副站长告诉合肥在线记者,合肥这400例遗体捐赠者中,像这对老夫妻这样主动联系他们要求捐赠的,他印象中还是第一例。尽管现在有这方面觉悟的合肥市民多了起来,但还是希望更多的市民有这种境界和情怀。付杰说,全国有六成医学类院校的解剖课无法正常开展,就是因为标本极度匮乏,安医大目前这方面稍微好一点,但也远远达不到4名本科生有一具标本的要求。
每到清明时节,黄明的子女都会去回到父亲李敏的住处,看看母亲留下的那枚纪念章,他们说,在老人活着的时候,更多地尽一份孝心,比老人去世后,以隆重的方式厚葬,更能体现爱的表达。
花坛葬:养花之人的最佳选择
今年的3月26日,陆老师早早的去大蜀山文化陵园给夫人做过了清明。一如过去十年间的每一个往常的清明时节,他和两个儿子会带去一个花篮,以及自家悉心培植的君子兰的照片,来到陵园内花坛葬园区,园内盛开的鲜花姹紫嫣红,对于后人总算是一份慰藉之情。陆老师和两个儿子觉得,以这种方式来纪念哀思,追忆故人,很是合宜。
陆老师的夫人生前是爱花养花之人,她生前的意愿也是想要后事简朴一点。陆老师当年为夫人选择了花坛葬,他掂量着也是符合夫人的意愿。
十年前,合肥市民对于生态葬、花坛葬这一类新式葬式还比较陌生。陆老师因为生活工作和大蜀山文化陵园的工作人员有所交集,从聊天中得知了当时新兴起来的花坛葬——每年两次(清明、冬至)集中安葬,逝者骨灰深埋于花坛内,园区四季鲜花常开,绿草相伴,花坛壁上的砖石用以镌刻逝者姓名,供后人追思缅怀。
陆老师说,“身故后能尽量少占用土地资源,又有一个寄托哀思的地方,这就足够了。并且,她也是爱花养花的人,花坛葬是个不错的入土方式。两个儿子也很支持我的选择。”谈起初衷,陆老师说他和夫人的共识是,入土为安也应该同时是让生命溶于绿色。
森林葬:让亲人回归绿色自然
3月25日,合肥市2017年春季生态礼葬”在大蜀山文化陵园举行,77位逝者分别通过森林葬、花坛葬的方式长眠于地下。市民宋先生用这种”不占寸土”的方式送别了自己的父亲,看到有这么多市民选择生态葬的方式送别亲人,宋先生感慨万千。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有森林葬这种形式,还是在来文化陵园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的,当时我便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礼葬方式,价格实惠、低碳环保、又不占寸土。”于是,宋先生很快办理了相关手续。
“手续很简单,而且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很快就帮我办理好了,服务到位让逝者家属感觉到很安心。”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在今年元月份仙逝,随后包括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都是免费的,仅仅花费1200元购买了森林葬的小墓穴,大大节省了殡葬花销。
“我以前是个驾驶员,工资每个月也就2000多,对于我这样的低收入人群来说,采用森林葬是最经济实惠的方式,没必要铺张浪费,更不需要花个几十万买所谓的天价墓,在殡葬方面来攀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要用心去追忆缅怀亲人,用什么方式其实并不重要。”
生态葬是一种在国外非常盛行的生态、环保安葬骨灰的方式。生态葬是将逝者骨灰深埋入土,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归大地。既符合中国人“入土为安”、“回归自然”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满足家属祭祀亲人的需求。目前,随着生态葬逐渐推广开来,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选择用生态葬安葬亲人的市民也逐渐增多,对此宋先生坦言,应该更多提倡这种环保落葬方式。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现在土地这么紧张,有些地方的墓地却越造越豪华,实在太浪费。我支持生态葬,树葬、花葬、森林葬的方式都挺好的,希望你们媒体能够发挥力量让更多人知道生态葬的益处,让更多市民慢慢接受这种落葬方式。”
江葬:对祖母的思念是流动的风景
清明时节,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祭祀专航轮渡在长江上起航,吴老师与数十位市民一同手持鲜花,将花瓣撒入江中,以回归自然的方式悼念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这是我们家中,第8位进行江葬的老人了。”仪式现场,出生教育世家的吴老师告诉记者。
吴老师的祖母逝于104岁高龄,曾就职一中教务处,桃李满天下的祖辈倡导江葬,不保留骨灰,不占用土地。祖母生前并不追求形式化,吴女士及家人曾征求老人意见,准备为她选择墓地,对此,老人坚持选择骨灰撒江这种环保的葬式。
在吴老师的家中,供着一处祭祀台,祖母及老辈的照片被摆放在香台中。“想奶奶的时候我们就给她上香说说话,这种紧密的联系不会让我们距离很遥远,挂念在心中是件私密的事,我们更追求心灵沟通来追思。”谈起江葬的祭祀,吴老师说她尊重祖母的选择,江葬对他们家族来说并不是新式的葬法,哀思在心中,更要把环保的意识留给后人。
据了解,合肥江葬活动已经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市殡葬处将每年冬至前一个月中旬定为骨灰撒江日,并在每年清明、冬至祭扫人员集中的时点,通过报纸、电台、网络、文化墙、广告牌、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绿色殡葬造福子孙的新的殡葬观念,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骨灰撒江活动标识,扩大活动影响范围,从而使这一新的安葬形式被更多的群众认可。
·合肥在线记者 王晶 江琪 王晓峰 韦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