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受限 昆明高校暂不必修游泳课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清华奇葩校规引争议

不会游泳,即便考上了清华大学,也可能拿不到毕业证书。近日,这则消息被不少网站刷屏报道,一因清华大学知名度高,二因“游泳”和“毕业”并无逻辑关系,很多网友傻眼了,这是什么奇葩校规?高校制定校规,能如此“任性”吗?昆明高校会不会跟风,或已把某类体育课程设定为必修课了呢?

云师大不玩游泳玩跑步

“清华大学的此项规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但每个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不可‘一刀切’。”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育学院(此前体育学院和学前教育学院合并)院长薛斌介绍,因为学校并没有体育馆,所以我们没有把游泳课作为必修课,而是把“12分钟跑”作为必修课,而且坚持了十多年了。

谈及初衷,薛斌表示,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体质下降,部分学生即便有了闲暇,更愿意在室内与电子产品为伴,不愿意进行户外运动,这也直接导致了体质的下降。实施之初,也遭到很多的学生质疑甚至反对,但学校仍然坚持下来了。

“不能因噎废食,耐力是考验人的身体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项标准。”薛斌说,开展“12分钟跑”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学生从开始的半走半跑,经过大一大二两年锻炼后,基本上都可以完全跑起来。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男生2200米和女生1800米的考核标准。” 学生只要“12分钟跑”成绩不合格,即使其他项目分数再高,体育成绩也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高校可自主设置必修课

那么,高校可以“任性”设置必修课课程吗?

薛斌表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大学应有包括招生自主权、学科设置自主权、课程设置自主权等7项自主权。具体到体育课程,国家只要求开设数量不少于15门,但具体到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体育测试是大学的必修课,大学将通过游泳测试,作为体育必修课的要求,这属于办学自主权。

记者走访发现,云南高校大多是将田径类、气排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作为基础项目,也就是必修项目。不过,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商务体育专业曾将高尔夫球、游泳作为专业必修课,因为租用场地费用过高的原因,最终取消了这两门必修课。

应加大基础体育设施投入

对于清华校规,薛斌表示并不“奇葩”,而且很有必要。第一,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游泳的锻炼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升耐力,且在水中运动对关节的损伤也比较小。第二,游泳作为一项基本生存技能,是非常有用的。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仅可以自救,有能力的前提下,还可以救别人。

采访中,其他受访高校负责人也对清华这一校规表示接受和认同。但当记者问及今后是否会将游泳课作为必修课时,受访高校负责人均表示,目前暂时不会有这样的安排和打算。

很大原因还是因为场地受限。昆明很多高校都不具有开设游泳课的场地条件,没有独立的游泳馆,大多都是租用外面的游泳馆进行教学活动,费用过高、交通安全也是阻碍学校开设游泳必修课的原因。即使像云南师范大学这样拥有自己独立游泳馆的高校也暂时没有这样的打算。

云南大学教务处吴处长表示,我国应该加大对学校(包括大中小学)的基础体育设施投入,让想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的学校,有场馆开展教学,否则,对场馆匮乏的学校来说,讨论要不要把游泳作为必修课这个话题,是奢侈的事。

声音

赞成派:会水的生存几率高

市民张翔:游泳作为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还是非常有用的。每次刷新闻看到某某学校大学生溺水身亡都会掬一把辛酸泪啊,会游泳遭遇危险时,能多在水上浮一会儿,生还的几率也会大很多,不是吗?

网友“心恋”:总说淹死会水的,举个例子,把100个会水的,和100个不会水的,都掉到水里淹,请问,会水的死得多,还是不会水的死得多?答案很明显!说淹死会水的是指会水的总有一些人自不量力,体力能游来回500米,非得游1000米,超出自己体能极限,才会被淹死。但如果是意外落水,很明显,还是会水的生存几率要高很多。

反对派:校规虽好但不适用

教师陈惠宁:这个校规好是好,不过对昆明不适用,高校运动场所本来就供给不足,还有对外开放的试点工作要做,如今,又压下了必修课的硬指标,难难难!不止游泳场所,很多高校的各种球类和田径等运动场所,都处于供需紧张的临界点上。

学生小王: 非得游泳吗?体质下降,我承认,但是这么多体育项目,咱不可以练点别的?

首席记者李思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