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抓师生群体发挥主渠道作用 哈尔滨师范大学多举措形成传道育人合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紧抓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群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实施课程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发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传道育人”功能,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及组织协同创新的育人合力。
发挥“主渠道”人文社科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成学生真心喜爱的优秀课程。学校坚持思政教学与学术研究协同开展,实现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讨论式教学,采取名师引领、集体备课、专题立项,协同攻关的做法,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积极配合的有效机制。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的协同开展,坚持开展“三下乡”活动。同时,学校党委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文社科学科优势,发掘相关学科专业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等丰富内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专家精心选取诗、词、曲、赋、文等经典作品,编制印发《中华经典选编》。依托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开设系列公共选修课程,使学生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浸润人生,升华理想信念。
发挥“主阵地”协同创新优势,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形成教书育人的整体合力。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党和国家要求与学生内在需求两条工作主线,形成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舆论引导与典型示范等九类工作载体,思政工作大德育体系基本形成。通过“知、引、融、行”四个维度,高度融合一体化链式结构,创新宣传方式,打造生动载体,引导师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发挥党的领导政治核心优势,从强化主体责任到基层支部建设,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保障体系。学校党委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学、讲、研、用”四维一体学习模式,以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同时,始终抓住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放,完善干部推荐、考察、考核等选拔聘任制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抓好支部建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把支部建在教研室和班级,深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组织生活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积极调动杰出青年教师和优秀本硕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党组织建设呈现出鲜活向上的生动局面。(作者:韩雪 衣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