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高校之窗

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在2008年10月由上海市批准成立,依托于华东理工大学,集中校内先进聚合物材料领域的科研力量组建,力求形成多学科交叉、先进聚合物材料制备与应用相结合、工艺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开发相结合的特色,希望能够加快发展上海市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在上海市新材料的研发、产业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现有固定人员4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工)15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0名。建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中青年结合的学术队伍。

围绕国家和上海市科技战略目标,实验室主要开展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先进复合材料增强纤维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其工程化和生物材料等研究工作,重点开展先进聚合物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其中涉及特种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特种树脂的合成与纺丝、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材料性能表征、材料结构与性能模拟,同时兼顾材料的工程化研究,建立先进聚合物材料研究平台,着重解决聚合物材料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包括:

1)特种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复合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包括透波、耐高温、耐烧蚀特种树脂、耐老化环氧树脂、车用轻量化复合材料基体,并建立和形成相应材料测试和评价体系。先进复合材料增强纤维的研制:包括PBO纤维合成、芳纶等纤维的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方面。聚合反应机理的研究:对阴离子聚合反应、ATRP、Bergman环化反应等反应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2)生态环境和生物医用高分子

这部分研究方向主要为四个部分:(1)新型生物高分子的设计和超分子结构;(2)高分子超分子结构的理论与计算模拟;(3)基于自组装体的药物控释性能研究;(4)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制。

3)反应加工的技术关键和工程化

烯烃聚合物的聚合反应挤出技术:将聚合物成型与化学工程相结合,探讨高聚物化学反应工程。通用树脂的功能化:通过反应挤出技术接枝改性等,实现通用树脂的功能化。

这三大研究方向旨在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集先进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重要基地,服务于上海市。

实验室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有很好的发展,科研工作在某些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水平。根据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实验室有3个研究方向的高被引论文数位列世界第一,它们是:林嘉平领衔的嵌段共聚物、陈国荣领衔的特种材料、黄发荣领衔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实验室设计制备的多种特种树脂已应用于机载雷达罩、导弹燃气舵舱壳体、卫星横向导轨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耐热结构部件和火箭发动机裙部部件等。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支持下,与中国石化总公司共同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烯烃单体阴离子本体聚合中试生产线。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材料的发展对上海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高性能材料及合金、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为主的新型有机材料是上海新材料产业的主流。实验室重点开展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研发和制备,为上海市提供所需的新型材料。此外,实验室也为上海市培养高性能聚合物方面的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为上海市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生力量。

中国高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