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环保绿色摇篮”

一、学院概况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坐落于中国避暑胜地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在我国环保事业刚起步时,由我国首任国家环保局长、被誉为中国环保之父的曲格平先生于1981年亲手创建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学院前身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2016年3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院校,,是我国第一所环境保护专门高校,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一所环境类本科院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共建院校,是2006年和2011年两次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院校,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

学院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6541人,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系等14个教学单位;设有环境教育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现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10个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其中中环境类专业占60%,形成了办学特色鲜明,“环境类专业齐全强势、非环境类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建设格局。

现有专任教师366人,其中高级职称189人,占专任教师的51.6%,博士39人,双师型教师276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省市级优秀教师20人,秦皇岛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5人;还聘请100余名国内外环保和教育专家为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环境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互补互促、相得益彰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校园总占地665.12亩,校舍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3.23万平方米。学院拥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室(基地)221个,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训基地”、“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实习实训基地,“电子废水处理技术实验室”是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建立的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72.95万元;图书馆藏63.7万册,生均达106.03册。

二、发展历程

回顾近四十年的办学历程,有五个重要的时期,塑造了今天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辉煌。

一是建校初期,1981年到1984年,国家陆续从全国选派到校任职任教的领导同志和教师们,满怀创业的激情和对祖国环保事业的责任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积极摸索经验,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环境管理干部学校,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创造性工作。

二是秦皇岛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时期,1985年学院改建为秦皇岛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至1988年的4年里,学院得到迅速发展。1986年首届环境管理专业成人大专班开始招生,1987年地市级环保局长岗位培训工作开始起步。以环境管理干部知识更新为目的得各种短期培训陆续开办,全院教职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教学,逐步积累了办学治学的经验,学院各方面工作不断正规化、常规化。

三是1989年到2000年这段时期,1989年3月,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标志着学院初建阶段的基本结束。在这个新的发展时期,全院教职工继承和发扬了初建阶段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努力将曲格平先生亲自题写的“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体现到各项工作当中,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干部教育体系、开创能够适应和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成人教育新局面,进行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四是2001年至2015年,自2000年3月学院行政划归河北省管理以来,以2001年招收首届高职学生为标志,学院的教育职能逐步由环保干部培训、辅之以成人大专教育的办学模式,转向以培养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和环保干部培训并重的办学模式。从这一时期开始,学院逐步加快了现代高等职业教学体系建设,并于分别于2006年、2011年,接受了河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9年3月至8月,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院党委集思广益、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出了影响学院发展的症结所在,适时提出了征地建设新校区、实现省部共建和申办本科教育的战略目标。

五是2016年至今,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正式行文河北省政府批准该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院校。标志着该院本科教育历程的正式开启,标志着该院“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目标的最终达成,标志着学院几代人的梦想与期待的圆满实现。在提升办学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学院生存空间,为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取得新的胜利抢得了先机。

三、环保典范

在这曲折前行而流光溢彩的三十六年办学历程中,全体学院人秉承“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践行“人与社会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发扬“笃学、致用、绿色、和谐”的校风,恪守“严谨求实、止于至善”的教风和“勤奋诚信、志存高远”的学风,遵从“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培育大学精神,积淀大学文化,铸就大学灵魂,彰显环境教育特色,创建绿色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全力提升办学内涵。

(一)全国环境教育培训基地

环境学历教育:作为我国较早开展环境教育的高校,学院始终坚持面向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用心打造“大平台教育、分方向培养、模块化管理”的人才培养流程,将环境综合素质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环境教育与育人全过程相融合。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环境类专门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研开放型融合式办学之路,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融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融合。

在此精神的指引下,学院形成了“3+4+X”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3621”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有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3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建有校内实验室69个,专业技能实训室74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训基地、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扎实的硬件保证。并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联合举办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三十六年来,学院累计为社会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51人、本科学历189人,培养大专学历毕业生2.4万余人。

环境岗位教育:作为我国环境管理干部培训的开创者,服务国家环保事业需要,培训合格环境管理岗位人员早已融入学院血脉。建校三十六年来,学院人不忘建校初心,以1987年全国首期地市级环保局长岗位培训为起点,以环境管理干部知识更新为目的得各种短期敢为培训陆续开办,三十年来,始终承担着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部)、省市环保厅局的环境管理干部培训任务。全院教职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教学,逐步积累和丰富了岗位培训的工作经验。

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环保大型工具书《环境保护通论》(修订三次,很长一段时间环保系统干部人手一册);出版了我国第一套环境管理专业系列教材(11本)和第一套环保局长岗位系列教材(5本);编写《环境监察》《生态环境监察》《环境法实务》等多部培训专业教材,为提高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2010年起承担“环保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职能,主要负责面向整个环保职业教育领域的《环境职业教育工作通讯》的编发及相关业务工作。

建校以来,共培训地市、县级环保局长近5000名,培训各类环保干部20000余人。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学院在环保系统领域的知名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