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五年级读书计划 | 自然科普班唐雪虹提前毕业

自然科普班毕业生

姓名:唐雪虹

学号:20170045

一、《三体》

对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宏大,整体上说,它从科技的角度很好的阐释了哲学,也让我这个理科白痴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位物理老师曾说得那句,“所有学科上升到一定层次都会通往哲学,尤其是物理”。

一开始有很多思考,比如叶文洁的特殊经历触发了三体世界以及后来的故事,其实其中的很多点理解她又不能理解她,很矛盾的心态,同情她,但她确实有反人类的思想。在经历过种种遭遇之后,她曾想,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这个想法最终决定了叶文洁的一生。

然而,当她想要真正做些什么时,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地球三体组织分化为三个派系,降临派要借助外星力量毁灭人类,拯救派把外星文明当神来崇拜,幸存派的理想是以出卖同胞来苟且偷生,所有这些都与她借助外星文明改造人类的理想不一致。正如叶文洁自己所说“我点燃了火,却控制不了它。”

文革的这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而第二部《黑暗森林》,我完全是当侦破剧情看完的,由一开始的自杀、谋杀等一系列反常的场景开始,看得虽然惊心动魄,可整部书看完后这部分记得的却最少。最喜欢的场景是关于足球与数学结构的联系,“就像在体育场的最后一排看足球,球员本身的复杂技术动作已经被距离隐去,球场上出现的只是由二十三个点构成的不断变化的矩阵(有一个特殊的点是球,球类运动中只有足球赛呈现出如此清晰的数学结构,这也可能是这门运动的魅力之一)”,这个画面在大脑中不听的扇动,第一次感受到了数学之美。

最不喜欢的大概是第三部了,虽然觉得其中关于技术的部分写的非常非常好,但是特别不喜欢作者选择程心这个主人公来作为全书的结尾,也许有一定的深意吧,但个人觉得略显矫情,尤其是主人公的命运和结局居然都是因为爱情,真的是有些狗血,在一部科幻小说中略显阴柔。

最佩服的无疑是罗辑了,他的很多所作所为让人很是感动,他热爱生活,真实,敢作敢当,敢爱敢恨,最后也真的为人类文明做了很多。

每个文明的历程都是这样:从一个狭小的摇篮世界中觉醒,蹒跚地走出去,飞起来,越飞越快,越飞越远,最后与宇宙的命运融为一体。

看书的过程中其实没有特别当小说看,而是当做一种对人类文明和宇宙的预言,会非常关心人类与三体世界博弈的结局以及最后的命运,期间也有好多好多的感想,但看到最后想法反而很简单,其实最终的胜利者还是大自然,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也好,人类自身也好,也许结局早就注定了,改变不了维度的变化与文明的消逝,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更应该心存感激、顺其自然的好好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二、爱与数学

很喜欢这本书,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写起,因为父母和自身犹太血统的原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在叶夫根尼·叶夫根尼耶维奇·彼得罗夫教授的影响下坚持研究数学,也表现出了在数学上的非凡才能。然而在考大学的时候,却遭遇了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反犹太主义的一系列阻拦,以诬陷和莫须有的结论被拒之门外,而后在父亲辗转各处的努力下最终进入政策相对宽松的石油研究学院,因为个人的非凡才能而终于引起了莫斯科大学著名教授的关注和指导,然后开始了个人的数学研究生涯,在本科阶段就取得了多项闻名于国际数学界的成果。然而在苏联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一个有犹太血统的人无论多么努力,都不会有很好的前景,正在这时哈佛大学向全球招募4名数学系客座教授,作者便收到了其中一张邀请函,在权衡一切后作者选择并最终留在了美国,在这一更具有学术氛围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研究,并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绩,为基础数学做出卓越的贡献。最后作者在巴黎参加研讨会时,偶尔结识了电影文化,于是将本身对数学的想法拍成了一部电影《爱与数学之祭》,想要摆脱“通俗电影往往会把数学家塑造成几近精神错乱、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人,让观众觉得数学是一门与现实毫不相干、枯燥无味的学科”之印象,以男主人公将数学公式以纹身的形式存在于女主人公身上的方式,来回应女主人写给他的情书,“在电影的结尾,这位数学家在真理子的身上文了一个数学公式,这是他对那首情诗的回馈。因为在这位数学家的心中,这个公式表现的就是爱。公式可以承载情诗所表达的那种激情与感性,我们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表现数学与诗歌之间的相似性。对于这位数学家而言,这个公式是他的创造性成果,是激情与想象力的产物,是一份爱的礼物,是他写给她的一封情书”。

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所提到的很多数学概念:群,数论,李代数,黎曼曲面,罗塞塔石碑,朗兰兹纲领,伽罗瓦群,模的运算,费马大定理,谷山-志村-韦伊猜想等等,听过的那些很容易让我想起高中和大学学数学的日子,而没听过的概念也会让我有种想要去了解的冲动,更想去了解我们的数学系学生都学些什么。

而文中所讲到的数学运用的领悟,比如量子物理,计算机编程,医学中对病例分析形成医生判断方案的直观树状图,现代网络密码钥匙等等,让我不禁感叹数学的美妙与伟大,尤其是运用客观数据总结医生诊断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到了数学与生命的结合。

而作者也会经常提到的猜想-论证法,赋值法等数学家研究的方法,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跟学生讲解的方法,让我感到其实我们离数学家也没有那么遥远,这不,我们也运用同样的方法嘛。数学是一个无法申请专利的研究领悟,它的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比如,爱因斯坦不能为自己提出的公式E=mc2注册专利。原因在于,如果这个公式是正确的,那么它所表示的是宇宙的某个永恒真理,因此不可能私有化,只能由大家共享。无论贫富、肤色与年龄,谁也不能把它从我们手中夺走。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事物能像数学那样深奥、典雅而又不属于某个人的了。”

读的过程中也时常会思考,作者在考大学时遭遇的经历,以及到美国后遇到越来越多的来自苏联的犹太血统数学家,想想中国人的智慧其实受到全世界人的认可,然而,我们国家走出的大有成就的科学家,最后几乎也都和本书的作者一样加入了美国国籍,他们是否也有过和作者一样的遭遇,是否也曾迷茫,纠结,彷徨,最终做出了无奈的选择,所以我们的“土壤”是不是也有很多问题?

最后,个人觉得这本书最适合对数学有一定兴趣的高中毕业生阅读,他可能会坚定你研究数学的方向和决心,也真诚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土壤能培育出真正属于我们的科学家,更希望有一天人们谈到数学时会觉得它和诗歌、音乐、舞蹈一样动人,而不是,天啦,学数学的过程简直是折磨人,或者,数学毁了我整个童年。

三、自私的基因

作为一个文科生,本着作死的心态选了自然科普,但是前面三本都还是很喜欢看的,然而这本就真的撞到了死穴生物上,对于一个自从学生物开始就从来没及格过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看完这本书的,居然也没跳,反正书中一会儿寄生虫,一会儿染色体啥的,弄得我晕头转向,感觉看了本假书。

原本看书名是奔着“自私”二字来看的,充满着好奇心的打开,然而书中却着重讲“基因”,那就说一些生物白痴的理解吧,也不知道对不对。基因的决定性不是永远的,而是可逆的,它不单单是简单的复制,还存在最基本的变异,而在整个基因的发展过程中博弈论也是处处存在的,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环境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尤其是环境的改变,也会使基因发生变化。书中从基因的角度解答了平常会好奇的问题,例如男人为什么会比女人花心,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女人总是比男人对家庭付出的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等等。虽然很多理论我还是不太懂,但是作者的阐述方式还是非常好的,会列举很多其他领悟的例子来比喻,帮助理解。不过也有一些观点我觉得太偏激,记得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对别人的观点进行纠正,但在纠正的过程中作者自己举的例子和表述的观点就不是特有说服力,看的有点无语。虽说真不喜欢生物,但也补充了很多生物方面的知识,比如不同物种的不同繁殖方式,群居动物的生活方式和分工,总之,看完了还是小有收获的。

四、最好的告别

这本书是看过的所有书中让我流泪最多的一本。作者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向我们诉说了很多他看到的故事或者病例,详细阐释了人如何衰老、为什么会变老、怎样面对老年病、怎样面对人生最后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状态和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医疗模式,以及作为家人和医生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援助等等。

其实,一开始看到书名时,有种想要寻找某种答案的好奇感,进而一想,哪会有什么答案啊,人生世事无常,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让你为之做好准备,按照你计划的那样进行的,所以,大概是带着一分期待,一分恐惧,一分回忆去看的这本书,过程也如我想象般,回顾了两年前生活的种种,泪流满面的读完了,却迟迟写不出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死亡大概是在1995年,有一天半夜,有人敲我家院子的门,妈妈循声隔空与那人对话,得知我亲爱的外婆去世了,那年我六岁,还没上小学,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捧着从鸡窝里拿出的新鲜蛋,笑眯眯的对我说,乖,外婆煮鸡蛋给你吃。后来去了舅舅家就看到了屋里的棺材和很多很多的花圈,看到长辈们头戴白布,有人告诉我们小辈,每人胸前别一多小白花,还特意交代这些天都不能拿下来。再后来,我们跟着棺材和人群去了山上,再回来的时候外婆生前的衣服和床铺都被拿到竹林里去焚烧,我们被交代把胸前的小白花也丢进去一块烧,后面的事情我就没有任何记忆了,大概,生活依旧吧。但我记得,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哭过。

第二次是外公的去世,记得是2009年,我大二,那是一个离我的生日没几天的一天,我上完自习课向往常一样给妈妈打电话,她告诉我外公去世了,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当时就说要回去,可妈妈知道我处于期末考试期间,不让回去。挂完电话之后借着闺蜜的肩膀哭了好久,又给姐姐打电话说想回去,后来就跟姐姐买好了第二天的一大早的火车票,选择弃考两天后的宏观经济学,后来,这成为我大学期间唯一挂掉的科目。到舅舅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跪在棺材前烧纸钱,一边哭一边往火堆里丢纸钱,这一次长辈们头上还是戴着白布,而我们胸前没有小白花,事实上我远在江苏的表哥作为外公的亲孙子并没有回来,而小表妹也在县城里上学。我们同样跟着棺材和人群去山上,我打着上面写有我和姐姐的名字的白色花圈,亲眼看着一铲一铲的土覆盖在外公的棺材上,最终形成了很大的坟。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梦到外公轻轻的伸出手,漏出手心里的几颗板栗,对我说,刚摘的,谁也没给,偷偷给你,然后是外公招牌式的哈哈大笑,醒来后,一丝淡淡的忧伤。过年去舅舅家玩,吃饭的时候我脱口而出,外公怎么不来吃饭,话音刚落才想起外公已远在山上。这样的情景重复着重复着,慢慢的不再重复,生活依旧。

真正体会到死亡的过程和人最后的告别,是陪着妈妈与病魔作斗争的那一整年。2015年元旦,从新疆支教回来半年后的我最终决定来到姐姐所在的城市,正经历着投简历、面试、等待的一系列过程,小姨打来电话让我最好回去一趟,说妈妈生病了。我买了当天晚上的火车票,第二天直奔医院,呼吸内科的病房里见到妈妈,一阵问候以后小姨让我去她家吃饭。刚进小姨家门,她的脸色忽然变了,接着她告诉我,其实妈妈是肺癌晚期,医生建议转至肿瘤科并做好最后的准备。我一下子蒙了,觉得我一定是在做梦,这么狗血的电视剧情一定不是真的,拍拍脑袋,会疼,然后就泪奔了。我哭了很久,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先向妈妈隐瞒病情,想着以她的脆弱一定接受不了。然后擦干眼泪努力挤出微笑走进病房,陪着妈妈,只敢在每一个背过她的瞬间漏出悲伤。与医生交涉求他帮忙隐瞒,也是一脸伪装的坚强,被医生怀疑是不是亲妈也只是一脸无奈,想着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谁。

转至肿瘤科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治疗时间,现在想想,对于妈妈,那是折磨的开始。经过病理切片和各种检查,最终确诊为肺癌晚期,转移至淋巴、大脑、骨髓。病房里有的人光头,有的人脸是烤焦的蜡黄色,有的人呕吐不止,有的人面若白纸,这些情景让我们都很害怕,我更害怕的是妈妈的情绪,担心她会有所察觉,担心之前的谎言被揭穿,随着妈妈越来越多的了解,她的疑问越来越多的,我要时刻准备着解答她的疑问,一边解释着上句一边想着怎么编出下一句显得更合理,终于有一天晚上我说服了她,让她终于相信,她跟这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她只是肺中间长了一个囊肿,由于位置太中间,不好动手术,只能靠药物治疗,而这个药只能在指定药房购买,吃够六个月就好了,她放心的点点头,安静的睡着了。关上灯,我的眼泪啪啪往下掉,我怎么忍心告诉她实情,她如果知道了她每天吃的药3000一盒,一星期一盒的话,以她事事为他人着想的性格,肯定不会接受治疗的。就这样,我们踏上了与肿瘤艰难的搏斗中,一起去冰冷的放疗室接受头部放疗,经历剪发、掉发直至光头的过程。那段时间,妈妈最怕遇到熟人,每次遇到熟人她都下意识的拉住我的手,就像过马路时一样,我知道,那是她害怕了,后来再走在路上时,每次远远的看见熟人,我就拉着她绕道。一开始,我每晚在妈妈睡着后写日记,一边写一边哭,最终受不了了,也怕自己会瞎,就再也没写了。我们就这样重复着往返于家与医院的日子,吃药,入院CT复查,打针,放疗的一些列过程,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度过。八月的那次CT检查,结果显示原病灶有微小增大,医药公司也打来电话说靶向药不能再继续供应(靶向药前6个月自费,以后终身免费,定期领取),这意味着病灶会越来越大,并且可能引起脑死亡、呼吸衰竭、心肌梗塞等并发症。又一次晴天霹雳,无论以前多少次死亡的念头侵入我的脑海中,我都能奋力的将它推开,可是这一次,医生亲口告诉我这一切时,我束手无策,到现在都还记得,当得知有一项处于实验阶段的药之后冲进肿瘤科主任,那个专家介绍榜上写的权威专家的办公室,求他帮我们申请实验,他却跟我说名额已满,人最终都会走这一步,当时那种绝望的感觉,后来再看到“权威”两个字时,我只是无奈的笑笑。没有办法,医生私下跟我说过好多次让我们出院,住下去也没有意义,说最多还有一个月,后来他们查房时也不再管我们了。我连哄带骗的把妈妈带回家,那时,癌细胞已经由脊柱扩散到大腿、小腿了,她处于半瘫痪状态,由于长期服用吗啡也非常没有精神,所以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就在我们几乎已经做好最后的准备时,一个朋友的妈妈介绍了一个中医,说谁谁的病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吃了多少个疗程的药现在能跳广场舞之类的,我们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走中医路线,每天又充满力量的抓药、熬药、喂药,观察着妈妈的变化,期待着她像中医说的那样站起来。不管药有多苦,多难以下咽,我们都鼓励她喝下去,当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喝药时,我们也思考过是不是不太妥当,但谁也没有底,更不敢主张停止一切。可是妈妈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从一开始的骨头疼发展到后来的每一寸皮肤都疼,每一次喂饭、喂药、大小便都很艰难,完成每一个动作不仅妈妈大汗淋漓,我和爸爸也是出一身汗。后来,妈妈呼吸有些微弱,我们买了呼吸机每天在家吸氧;在吗啡已经达到最高剂量时,她还是经常疼的大哭,我们就用网上的办法,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她的皮肤,确实也能缓解;新陈代谢缓慢,肺里面积累了大量的痰,我们就买吸痰器人工吸痰;身上疼到无法碰触,喂饭、喝药、大小便都无法进行时,我们买了卧床病人专用床,可以不用碰她,通过机器的活动实现升起、放平和大小便。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妈妈最终还是昏迷了,起初,我们都以为她像往常一样睡着了,可是睡了好几个饭点以后还是没醒,就试着叫她,还是叫不醒,持续了一天一夜后,从医院请来了医生,三个医生都是一样的台词,让我们准备后事。也许我们应该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至少我是没有真正准备好的,至少那个中医给了我很大的希望,再次绝望的事实让我一时难以接受。最终,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还是选择将妈妈送到医院,毕竟条件比家里要成熟好多,毕竟我们还是抱有医生搞错了的希望。到医院的第二天下午,妈妈睁开了眼睛,虽然不能说话,但能够通过转动眼睛跟我们互动,我们非常开心,以为这就好了,还暗想幸好没听医生的,现在回想,这大概就是回光返照吧,因为又过了一夜,也就是到医院的第三天上午,仪器上的指标突然急剧下降,医护人员开始了紧张的抢救,与此同时一系列的病危通知书到我手上,虽然不是第一次签字,但心里还是五味杂陈。最终医生向我们宣告了死亡,憋了整整一年的哭声终于可以发出了声,我一边哭一边用谁也没听见的声音在她耳边说了句,丢下我一个人要怎么办。

处理后事的过程虽然没有作者书中所写的饮恒河水那么神圣,但我们有自己的习俗,那是一个下着细雨的早晨,有三十多辆小汽车自发的跟在灵车后面,送妈妈上山,这足以看出妈妈生前多么受人爱戴。可是,她所受到的痛苦无人知晓,无人体会,我们只是替她惋惜,辛苦了一辈子,在最该享受的年纪却再也没有机会了。直到最后,谁也没有跟妈妈正面谈过病情和生后事,我猜,她早就知道了事实,或许不想问清楚了,或许止痛药让她没有了记忆力和意识,或许,到底是我们认为她没有勇气面对这一切,还是我们没有勇气看着她面对这一切,总之,谁也不知道她的想法,这成为了我们最大的遗憾。

本来不想写下这一切,可是这些都是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所有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看到和妈妈一模一样经历的一个病例时,过去的种种历历在目。虽然对于妈妈最后在她讨厌的医院里跟我们告别感到非常内疚,但并不后悔,因为我始终觉得,如果没有送妈妈去医院,即使她离开了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把手放在亲人的鼻子前去试探还有没有呼吸,是一件多么残忍、多需要勇气的事情。

文中的一段话让我震惊,“美国全国抗癌协会(Coping With Cancer)发表的研究表明,使用机械呼吸机、电除颤、胸外按压,或者在临死之前入住监护室的末期癌症患者,其生命最后一周的质量比不接受这些干预措施的病人差很多。而且,在去世之后6周,他们的照料者患严重抑郁的可能性大了三倍。”我开始思考,这一年多以来我糟糕的状态是不是真的患了抑郁症,一开始我每天都会哭好几遍,睡前一定会哭,我以为这一切都会慢慢的好,在外人看来也确实好了,但我只是又在表演从小都特别擅长的伪装的坚强,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大哭,直到现在都没法适应。以前我对未来的规划里都有她,可她不在了,我会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我觉得孤单,觉得无助,所以特别喜欢上课时的状态,专心致志,没有烦恼,不会害怕,所以也最怕安静,最怕无事可做,最怕一个人待着。起初还会跟朋友倾诉,可时间长了,如果你还在说这些,别人就不再是最初那些安慰的话了,会觉得是你自己非要胡思乱想。渐渐明白,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句话,更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谁那么有空每天来安慰你啊,而且,安慰的话我都会背了,却也没有什么用,也许我真的抑郁了,天知道什么时候会好。

以前的我还会设想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这世界做最好的告别,我想,我不要浑身插满管子,我要捐赠所有可以用的器官,我不要被土葬,我要被火化后将骨灰撒在我女儿(然而单身狗一枚)家的花盆里,算是树葬吧,让植物长得更茂盛,这样算是“化作春泥更护花”了。但我更明白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到时候决定这一切的是子女,谁也不知道那一刻我还有没有意识,我有没有机会跟我的子女表达我的愿望,他们又会不会屈服于现实的无奈,选择我不想要却没有办法的结局。所以,想太多其实根本没用,能做的就是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这些都是在看书过程中忍不住的很多感性的看法与回忆,回头来看,这本书对我们的养老制度、临终关怀制度有非常多的启示。我们的医生可以学习其中跟患者沟通的技巧和模式,养老院可以借鉴其中非常人性化的田园式的养老方式,国家也可以学习建立临终关怀机构,但是,更应该学习的其实是必须面对死亡这一事实的我们,配合着人们面对死亡时观念发生的变化,这些制度和机构才会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未来应运而生,让更多人有更多的选择与这个世界做最好的告别。

扫描二维码,读更多书评

我们不贩卖二手知识,

我们制造独立思考。

读书之路,丰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