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汪景琇院士南开演讲“太阳与空间科学”
南开新闻网记者 吴军辉 学生记者 郭紫烨 ?摄影 吴军辉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从天地分离、日月星辰到圣贤凶硕、战乱兴衰,屈原的《天问》问出了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然而人类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4月6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汪景琇作客南开大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太阳与空间科学”的科普报告。活动吸引了众多天文爱好者,不少学生从八里台校区赶来参加。
讲座前,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会见了汪景琇。当天,学校还在旅游与服务学院会展实验室举行了本年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奖学金颁奖仪式。化学学院2014级学生张奇正、商学院2016级学生程靓琦、商学院2014级学生索石获此殊荣,他们均为南开大学学生天文协会成员。
在当晚的讲座中,汪景琇介绍了太阳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讨论了为什么要研究太阳物理和空间科学,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中国学者的贡献,介绍了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太阳的思考就没有停止过。”汪景琇带领同学们欣赏了日出美景的图片,赏析了屈原的诗作,带大家领略了太阳的美丽。
“银河中三千亿颗恒星,太阳只是极其普通的一个。但是同学们要注意,越是普通,它越重要。为什么?因为你研究了太阳之后就会知道外面的恒星是什么样子的。它若是简单一个特例,那么也有意义,但是与这种很普通的恒星还是不大一样的。”汪景琇说。
为什么不少科学家主张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的迹象?汪景琇说:“最近几年,‘类地生命宜居带’的概念越来越明确。就是给你任何一个恒星系统,你就能算出在哪一带上、在哪个行星所在的位置,最适宜类地生命的生长、增殖。”
汪景琇介绍,目前太阳系中的类地生命宜居带正好经过地球。但也不排除在太阳早期,“类地生命宜居带”在火星。所以科学家一直猜想,火星上会不会有早期的生命。随着太阳的氧化,宜居带会越来越向内移,金星很可能在未来的“类地生命宜居带”内。
因为生命的存在,地球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独特的星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科学家最近发现,40亿年前,太阳频繁的剧烈运动,可能是导致地球生命繁衍的条件。因为大量高能粒子打出来之后,会使得地球上的元素生产出硝酸盐、氨等其他粒子。这些物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所以大家认为,是太阳的剧烈活动创造了地球上的生命。但,这还是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汪景琇认为,与探讨生命如何起源相比,对于人类还有一个更加迫切的问题等待科学界来解决。“可以预见的未来,太阳会变成红巨星,那时地球上的一系列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我们人类的家园在什么地方?因此科学家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继续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汪景琇寄语青年学子,要理解地球家园,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宇宙的神奇与美丽,同时,要志存高远、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
汪景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研究,在太阳活动区向量磁场结构和演化、太阳活动机理和太阳小尺度磁场属性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曾获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
据了解,为满足南开学生天文学知识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图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南开大学教务处与国家天文台展开密切合作,除邀请院士专家来校讲座外,双方还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天文观测台、天文科普营地等,目前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同时,双方合作开设的通识公选课“宇宙探索”将于4月10日正式开讲,国家天文台的专家学者担纲授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