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上海战略高度构建“思政大课堂”

*如何订阅我们?

*搜微信号"jiaoshiboya"或公众号"教师博雅"

-------------?-----------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

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如何改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面临的“孤岛”困境?如何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思政课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上海进行了长期的创新探索——

让思政理论课堂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规律,以结合学生实际、联系国家目标、符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以问题导向、形式多样、案例鲜活的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说服和价值引领,赢得大学生欢迎。提升了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课堂坚定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让综合素养课堂升级为感受中国自信的育人大课堂。“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一大批大家名师、学校党政领导走上通识课讲台,打破思政课教师的“单兵作战”,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理论问题、社会热点、人生理想、时代命题,润物无声地将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

让专业教育课堂上出情怀担当,奏响育人主旋律。让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在专业教育课中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学生启明心智,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教育特征的大学精神、文化理念、社会实践的打造,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创新运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育人功能。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春风化雨、引航成长。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今天的上海高校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努力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让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让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所有老师都挑起育人职责。

探索构建全课程、全师资、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上海正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政“大”课堂。

传统思政课

转型发展托起人生大课堂

大学生思政课必须是反映时代与理论的课程,也必须回应大学生的期待。今天,思政课如何突破传统,把枯燥的理论变得让大家真心喜爱、毕生难忘?又如何将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入脑、入心、发生内化从让学生终身受益?上海高校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用智慧将思政的小课堂变成了指导学生成长的大教育。

“大平台”支撑起的“一把手”工程

2011 年 6 月,童世骏刚刚走马上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便果断进行学科布局的整合,将分散在其他院系的相关学科点调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并形成规模效益,打造了一个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

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师资力量不足等是困扰全国高校马院的普遍现象。为此,童世骏亲自挂帅,从“大马院”“开放式”办院的视角出发,提出充分挖掘本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发挥人文学科优势,打破学科、院系、学校界限,联合校内、校外教师,组建三支队伍的大思路,实施了“双聘、兼聘、特聘”等具体措施,实现本学科综合性、跨越式发展。一年多来,校内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一批教授以及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浦东干部学院、相关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受聘为教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中的一员。他们走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走进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部教师的集体备课之中,从而形成了自身师资队伍与其他院系、校外优势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互动。

上海的昨天是怎样的?上海的明天又将走向何方?这段发展史给我们什么启发? 2016年 11 月 16 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为 2016 级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用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世界博览会筹备、迈向全球卓越城市这三个经典故事,生动地让大家了解上海,读懂中国。

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之一,也是个思政课改的好平台。对此,上海交通大学2015 年 4 月启动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指委、教务处等单位协同推进,力图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推动学生“读懂中国”,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复旦大学,思政教育的平台也十分宽广。学校把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三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文科科研处、本科生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等党务与行政机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协调,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组织人事政策落实、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人才发展等多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

不仅如此,与华东师大一样,复旦也有个“跨学科大联动”,学校将校内各类优质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互动,使包括高校辅导员研修与培训基地、复旦党史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多个机构在内的优质资源,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撑。

谈及思政课程平台,复旦大学有个由核心课与拓展课共同构成的开放、包容的同心圆体系,引人关注。在四门思政理论必修课的基础上,学校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讲”“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导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应用伦理学”“政治文明与国家发展”等课程作为指定选修课,这些课程既在内容上回应和拓展了四门必修课,又能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对外关系建设等各个层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问题导向,让课堂活起来

看台上一位位辩手,口若悬河,或慷慨陈辞,或机智反驳。中国道路是否具有世界意义?回顾历史,应当铭记辉煌还是铭记苦难?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否统一?全球化是否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2016 年年初,来自同济大学 10 多个学院的 30 名本科生,分为 10 支参赛队伍共同参加了同济大学首届“使命与担当”社会实践与创新竞赛决赛。

这是同济大学面向本科生的四门思政课的一次“联合行动”,首次联手将“辩论赛”引入到 4 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显然,这是同济大学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对此,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强认为,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作出新意,实践很重要,应力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将思政课所学灵活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让思政课真正被大学生们所受用。“这个实验表明,肾脏功能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这足以说明我们肾的功能的状态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它是在一个适宜状态内波动,这些波动为矛盾的体现形式。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能展现出和谐状态……”这段文字,摘自医学院庞丽同学在家兔身上完成了“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及药物影响”的实验之后所撰写的论文。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份作业。

“材料力学实验中的唯物辩证法”“从实践和认识理论谈佘山地质实习”“唯物辩证法视域下对工业设计重新解读”“唯物辩证法在管理学概论中的体现与运用”……这是同学们完成的课外大作业的标题,各有其专业特色。

“我们在发挥这门课程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发挥这门课程的应用价值。”秉持着这种教学理念,主讲教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小勇认为,在思政课的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各环节都应力求帮助学生分析、感悟这门课程的应用价值,将这些经典原理真正应用于指导青年学子的学习生活。

2013 年,这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经过一年多建设,该课程基本资源已于不久前在教育部爱课网上线,目前在线学习人数已近千人。

“我的家乡奉贤位于上海市正南方,形状像是一块扁平的长方形,东西跨度比较大。因此东西乡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东乡更偏向于与之毗邻的南汇,而西乡则更偏向于靠近它的金山……”这篇名为《闲话奉贤三十年》的小论文,是同济大学地质学的胡虞杨同学所完成的“家乡历史调研”的成果。“开展家乡历史调研”,是同济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特别增设的实践环节。

作为本科生思政理论课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对学生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主讲教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雅茹老师说,开展家乡历史调研活动自 2009 年起举办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总结交流会上,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相介绍自己的家乡。许多同学表示,自己以前对家乡历史茫然无知,通过参阅文献或实地调研,对自己家乡的发展脉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记者了解到,这门课已相继成为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卓越课程,前不久又升级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作为沪上首家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

“为什么读大学?大学生活如何过?”“毛泽东思想对传统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哪些方面?”“张涵宇、彭于宴在电影《湄公河大案》扮演的中国警察,出入金三角抓捕的电影片段与真实的历史场景之间,如何进行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解读?”…… 10 月 26 日,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小班讨论在上师大奉贤校区 40 多个教室同时举行。

在小班讨论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搭建了“教师指导—研究生助教—辅导员参与—本科生讨论”的小班讨论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专业 60 多名研究生助教,20 多名学院辅导员参与其中。课堂上,专业教师通过回顾“闻道中国”系列讲座的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抛出主题交给学生去思考、去探讨,在老师与学生的、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枯燥的学习生动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教师赵晓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小班讨论的课堂上,根据谢晋学院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主题。“中国影视动画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中国影视动画中所体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如何将中国精神融入到未来中国影视动画的创作中,实现中国故事与中国影视动画的完美结合?”一个又一个有力的发问,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将思政课堂上的哲学思辨与专业学习的深刻反思紧密联系起来。

研究生助教、2015 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赖聪聪在小班讨论中打破以往课堂组织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在电影《摩登时代》片段回放中,激发学生思考“主人公查理见到圆形的纽扣就做出习惯性拧动的动作,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哪些弊端”?她说,小班讨论充分调动起了同学的参与度,在激烈的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理论实践结合,让育人更深入

如何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思政教学走出课堂,达到深入育人的功能?复旦大学用其颇成体系的创新举措很好地诠释了答案。学校在稳固课堂教学主渠道地位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实践项目,已然建构起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值得一探。

据学校马克思学院副院长徐蓉介绍,学院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相结合,把开展校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把课堂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理论难点问题,组织富有特色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既增强政治理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自 2007 年至今,已连续九届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

而面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学校匠心独运地将其与“治国理政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相结合。该课教研室一方面把研读《习近平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心得贯穿课堂教学之中,强化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另一方面,以“治国理政”为主题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研究和学习党在近代带领中国民众进行奋斗的治国理政智慧。2014 年起已连续三届创办“治国理政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得到各界良好反响。

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复旦大学更是推陈出新,将其与“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相结合,利用并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开创了实践教学新形式。自 2004 年以来先后不定期邀请了全国各地 50 多位市长(书记)走上论坛,向大学生传递全国众多地区、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成就。学校通过成功引入教学第三方,变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考察为内容更加全面、深刻、权威的案例实践教学,令人眼前一亮。

自 2014 年春季学期以来,由复旦牵头建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共享课程,在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的有机融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上作出了重要探索。学校开展这一探索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着力建设混合式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加强见面互动,打造一个集选课、测验、即时跟踪学习进度、班级管理、师生互动于一体的课程共享平台。通过这一平台,选课学生线上线下都有机会与名师零距离接触,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学习视频课程。不仅如此,学生还可在自我探究式、小组协作式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查找资料、总结提炼等的学习能力也获得提升。

“中国系列”课程

灵魂课堂播种家国理想

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专题式教学,每个专题授课主讲教师均为业内领军人物;融合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自 2014 年起,上海市各高校的通识课程中,相继涌现了一批以“中国”冠名的热门课程,不仅让学生站在中国发展的时代前,还让他们对国家的关切得到回应,培养从容的大国自信和坚定理想。

既有学术积淀,又充分激发大学生求知需求,更有浓郁的国家情感,上海大学“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复旦大学“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造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政法学院“大国安全”等“中国系列”品牌课程的相继推出,当然成为了学生“秒抢”的课程。这些“中国系列”课程,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引下,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真正实现了全员育人。

找准定位,聚合学校特色

“‘大国方略’带给我的不只是书本知识,而是深刻的体会与思想,它带我去观赏了多元化、全方位的中国乃至世界,领略了大国风采。”“这门课的‘硬件’是我见过最高‘配置’的通识课,两位老师同时在讲台上讲课并积极与学生互动,而且讲得非常精彩。周围同学都没有在看手机,而是抬头认真地听课,这一点让我很惊讶。”“不同的授课内容,不同的授课老师,不同的授课方式,让我了解到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培养了我的爱国思想,同时开拓了我的视野。”……在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后,学生们纷纷发表感想。

作为“课程思政”的第一个“吃螃蟹者”,上海大学自2014~2015 学年冬季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推出通识课程“大国方略”,已连续开课 7 个学期,引来学生火爆抢课,更涌现了诸多“地毯族”。课程何以取得如此成功?“‘大国方略’与普通的思政课有着同工异曲之妙,核心是中国梦和中国道路,是没有思政课名称的‘思政课’。”在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看来,“大国方略”从当今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兴奋点入手,讲课的内容力求契合青年学生的迫切需求,探索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大国国民价值观。

的确,在当下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们一种能看懂大局、把握大势的气度和眼界尤为重要。而在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首席课程专家顾骏看来,“大国”系列课程必须保证课程本身的质量,才能吸引学生,融入课程的思政内容也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课程与思政必须“强强联合”,确保相融共赢。而这与上海的改革目标不谋而合,就是既要强化显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又要细化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

上大探路式的创新做法也引发了其他高校的学习“取经”。同济大学“中国道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制造”,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政法学院 “大国安全”……更多“中国系列”课程相继推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宇陆表示,作为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中国智造”课程就是“大国方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试点与推广,通过阐释中国制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挑战和要求,来使学生明了自己的责任。

除了借鉴“大国方略”,更多高校注重“中国系列”课程的定位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贴近。比如上海政法学院即将于 2017 年新学期推出的“大国安全”课程,在设计理念上,一方面是基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家安全思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融入上海市教委“中国系列”课程建设,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学校的特点和优势而作出的选择。而在未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故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中国”,东华大学“锦绣中国”,华东理工大学“绿色中国”,上海海事大学“走向深蓝”,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匠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中国”……越来越多的上海高校也将加入“中国系列”课程的大家庭。

云集“大咖”,打好团队配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为学生讲授“讲好中国故事——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价值”;沪江网创始人伏彩瑞和喜马拉雅 FM 创始人余建军讲授“创业在上海”;航母总设计师朱英富讲授“发展海军装备,建设海洋强国”……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课堂上,“大咖”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让大学生们在“追星”的同时,感悟中国之变。

伴随着“大国”系列课程改革的推进,打破以往思政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形成合力育人的氛围。上海交大的“读懂中国”形成三元师资结构,其中基本师资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辅导员;校内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作为重要补充;同时,聘请部分地方党政领导、社会知名专家等担任特聘教师。学校还按照“全覆盖、不断线”的原则要求,将原来大一、大二年级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扩至大一至大三 3 个年级。

这些来自高校和社会中的大家名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地传导给学生。复旦大学从去年开始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进行改革,推出“治国理政”系列课程,就引入了各个学科的教授们为学生讲授。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看来,不论是“大国方略”还是“治国理政”“创新中国”,一位思政课教师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那么清楚,应该让教授们共同承担起育人的功能。

“这是让学生从体悟到认同到践行的过程。”高国希认为,对学生来说,思政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还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逻辑判断,乃至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思政教育不应该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启明学生的心智,大学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达成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让学生与社会、与整个世界和谐相处,乃至引领世界的发展,这就需要有正确观察和分析社会的知识、立场和方法,而思政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

把“中国系列”课程的核心内容真正上到位,不是任由大咖们天马行空地“指哪儿打哪儿”,造成讲授内容和思政教育两张皮,这就需要课程授课团队的提前介入,系统策划、研讨和准备。比如在外经贸的“人文中国”课程中,每次开讲之前,课程负责人、主持人与主讲教师、助讲教师一起备课,对于教学内容、流程和方法进行把握和指导,反复斟酌修改教学方案。主讲教师对此非但不反感,还表示收获良多,因为这样的过程“是对教学的尊重,对学生负责,也开启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思路”。

更为重要的是,对如何打造一门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课程的思索,已经成为不少高校的追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智造”课程的开展,让教师们在筹划、组织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一方面,课程强调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相辅相成,教师并不仅仅深入讲解专业内容,更要明确主题,案例、数据都是为主题服务,贴近学生“大”需求,打开学生思维,这是贯穿全课程的主线。另一方面,激发碰撞与启迪思考的相互促进,校内外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团队之间的紧密配合,依托集体备课这个重要环节,实现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互相启迪,最终打造最适合学生特点的视角和内容,呈现最好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创新形式,浸润学生心灵

第一讲后,学生王思钰谈道:“这次导读,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之后进一步了解中华经典书目确立了方向。经过千年沉淀,中国人文在历史的打磨中熠熠生辉。”第二讲后,学生李昌霖对“管仲的经济管理思想”产生了兴趣,认为其“非常具有实践性,况且对于当前经济发展与形势也有独到的见解”,提出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管仲经济思想的愿望。第三讲后,学生李静雅通过课上对“射礼”的学习,发表了个人体会:“射箭,修炼的是姿态、礼仪、心力、修养,由形到心,达到提高人的整体素养的目的。这也使我领悟到,若是人想得到某样东西,往往不能直接获得,而需通过某种‘修炼’来达到目的。”……

在外经贸每讲课后,学生们都有着丰富的感想和反馈。而从课程统计的教学效果来看,每讲有 10% 左右的学生参与课堂问答,20% 左右的学生参与网络教学平台互动,20% 左右的学生参与“经典书屋”导读活动……从反馈信息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这门课不仅认可、喜爱,更能有所收获。这些学习体会和感悟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中国”课程的教学成效,也鞭策着课程建设团队不断努力。

要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不是埋头玩手机,考验着上海各高校的课程思政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入理解、研究和引领。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课程,确定了 6大专题、100 多个模块,由学校重新组织师资设计课程,主要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模块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如何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比如,对于杭州 G20 峰会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等热点,“形势与政策”课就要从热点切入,重点讲述“中美关系”模块,剖析外交格局和“中美关系”大战略。自 2015 年推出以来,这门课程的学生评教接近满分。

“中国系列”课程还特别注重在形式方法上开拓创新,融合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形散神聚中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学生在广泛参与中有触动,有所获。在 2013 年开始的“可持续发展系列讲座”的基础上,同济大学在 2016 年推出了“中国道路”课程。虽然原先的系列讲座学生反响热烈,但讲座内容较窄、频次太少、覆盖面较小。在创新后,课程以大家风范、学科前沿的视角,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阐释中国道路。

在 2016 年 5 月 10 日首讲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带来“海洋强国与华夏振兴”,可坐 500 人的逸夫楼大教室座无虚席,走道与讲台前的地上都挤满了学生。学生们对能与一流学者对话十分兴奋,从海洋学科的前沿构画国家的海洋战略,看到了学者的胸怀与担当。在汪品先讲授的基础上,学生们从学科专业角度谋划海洋战略,更直接和深刻地理解到创新发展理念和开放发展理念的意蕴以及对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内涵的把握。

通过形式方法的创新,既让学生们全面而深刻地从理念和现实两个层面更深入地了解到国家的建设,提升民族自豪感,更大大增长了学生们的视野和见识。而在课程迎来好评如潮的同时,学生们也有了内心深度的思考。在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的课堂上,对法治有精深研究的学术大咖以及有着丰富法治实践经验的资深法律人“同台演出”后,学生们纷纷发表感想:“今日,上了‘法治中国’课,着实惊喜。”“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上海最先锐的司法制度建设,并且为我们未来法律就业提出了许多真挚的建议。”

迎来无数学生的好评和点赞,正是上海高校创新形式方法后,让“中国系列”课程走进学生内心的真实写照。而为了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与智慧碰撞进一步放大,从2013 年底开始,上海市教委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和学术性有机统一,推出了“超级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以问题聚焦实对实、教师准备背靠背、现场陈述面对面、观点交锋点对点、成长育人手拉手的活动方式,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理论热点和现实话题,积极回应学生疑惑,打造教师队伍培养平台,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举行的第五期“超级大课堂”上,上海市学生德育中心副主任宗爱东说:“每期超级大课堂,改变的是现场参与的同学们和专家,不变的是高质量的讲解和引导。思政课不是‘小课堂’,而是‘讲大道’的大课堂。”而就像“超级大课堂”一样,“中国系列”同样是一个“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的大课堂。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学术视角,在同一课堂回答同一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内心。这正是上海高校的“中国系列”课程之所以能够紧扣时代发展,回应大学生关切,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的重要原因。

专业教育课

德智融合渗透更多“精神养料”

在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虽分属不同领域,但同为育人主阵。随着上海课程思政探索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被贯穿进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华丽转身,构建起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无论是最传统的中医中药课堂还是最洋气的外语教学课堂,只要用情用心,在传统知识的传授中强调价值的传播和理论的引领,专业课也能上成一堂人生大课。

以汝秋叶之静美,换吾夏花之绚烂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为了谁”,再没有比这里既冰冷又温暖的地方了,他们放弃“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自愿为人类的未来贡献身躯,他们被上海中医药大学解剖专业医学生尊称为“大体老师”。

在实验楼一层的“遗体捐赠文化走廊”,廊上的墙挂满了照片和学生对捐躯者的感恩致谢辞,这些话摘自学生解剖课实验报告中的感悟。

“人体解剖学”作为古老的形态学科和医学院校必修课,在上海中医大的确不太一样。专业教师张黎声在人体解剖第一课上,与学生分享遗体捐赠者的遗嘱、病历以及与疾患抗争的图文影音资料。解剖课课外,他带领学生与遗体捐献者面对面座谈、慰问捐献者家属甚至参加追思会等。

“解剖学课程除了专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外,还承载了德育功能。”从第一课讲述“大体老师”遗体捐赠的故事开始,张黎声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遗体捐献、接收的过程和对“大体老师”进行动手解剖、研究的过程,仪式化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将德育工作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

课程既让学生对敬畏生命、感恩回报、无私奉献等价值观产生共鸣,也为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情感基础。由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生命的“敬畏”,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反思肩负的责任。

一位健在的遗体捐献登记者患多种疾病,动过五次手术,在与学生座谈时谈及家人反对捐献遗体,但她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在百年后将自己奉献给医疗事业,是对医生的感恩,她希望以这种方式为医疗事业做点贡献。

接触社会、与人沟通,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理解、学会自省。这一过程成为了专业课学生道德情感升华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几乎每一位学生实验报告的“心得体会”都写到了对“大体老师”的敬意和感恩。“人体解剖学”课程德育实践不仅传授了学生解剖知识,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的全过程。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学生的内心,转化为学生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

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讲‘医者仁心’,不能是无米之炊,也不能无中生有。”在中医大党委书记张智强看来,专业思政不曾割裂,任何一门课程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只是欠缺发掘的平台。

2015 年,中医大启动了首批“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共收到 32 份申报书,经过专家评议、修改和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 10 门课程正式立项。2016 年又有 13 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至此,学校的试点课程项目已增至 23 门,另有 28 门课程作为院级培育项目继续进行培育和建设。

例如“医古文”教学团队围绕教材中《扁鹊传》《华佗传》《丹溪翁传》等内容,讲述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通过“养生论”讲述道家文化及其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中医各家学说”选取了孙思邈“仁”为中心的学术思想、张从正“情志疗法”的社会角色应对、吴又可“瘟疫论”体现的创新精神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精诚”医德医风。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张智强说道。目前,全校 500 多门课程中,除了原有的思政课和人文通识课程,还有 10% 左右的课程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课程是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寻找专业内容德育契合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影响的方式润物无声。

“急救医学”以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为载体,课程在强化学生急救能力的同时,强调将“团队共同目标高于个人目标”的观念植入学生心中。课程结束后,学校对 150 名学生的调研显示,97% 的学员初显医师自信;100% 的学员团队合作的主动性和默契程度有所提高;79% 的学员提升了职业认同感。

“中药饮片识别”将“社会责任感”作为德育对专业的渗透点,在“成果应用”环节新增了学生带着各自收集并制作的真伪鉴别标本走入社区,为居民普及中草药知识及初步辨别真伪的技巧,到中小学开展名为“走近中医药”系列讲座,介绍中药相关知识。

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外语院校如何把学生学习外语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两者兼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年来探索和力图破解的难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谈到,上大有多达28 个教学语种,而在外语语境下了解外国,却越发不了解中国的学生也不是个例。

2014 年 5 月开始,上外实施“推进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相结合”教学改革,推出了英语专业必修课“中外时文选读”,该课程从外语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根据不同时段社会热点选取中外时文,是一门中西结合的“外语 + 思政”课。

“选读”类似文摘,主要来自中国和国外有关国家领导人、主流媒体和著名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讲话、深度报道以及研究文章。赵鸣歧认为,通过精选,分析中外文章中所持的不同立场、观点、方法、论证的逻辑及其结论,可以让大学生领会、感悟和把握中西不同文化背后的话语思维与逻辑,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意识,特别是如何从中外两种视角出发来客观公允地看待中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

“上外发挥自身多语种优势,凭借自身多语种的优势,教学团队每学期会根据当前国内外社会和时事热点,确定专题,编选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的教学素材。”“选读”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以英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每学期集体备课 3 到 4次,共同讨论教学过程中有关资料选材、内容把关、教学组织、教学策略、学生动态等方面的问题与对策。

昭示大道,启发智慧,“中外”的“中”主要来自我国国家领导人重要演讲或讲话,以及各领域的著名学者的公开发表文章,“外”围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从国外媒体的深度报道和国外学者的专业文章两个视角,两种教学素材形成中西不同视角,互为补充借鉴。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到李克强总理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再到《经济学人(TheEconomist)》杂志发表的《民主出了什么问题》,他们精选来自中国和外国有关国家领导人、主流媒体、著名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讲话发言、深度报道以及研究文章,分析时文所持的不同立场、观点、方法及逻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意识。

声明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17年1月

作者:陈韬、姜新杰、潘晨聪、计琳

版权及合作请联系“教师博雅”

邮箱:

(轻压手指即可关注"教师博雅")

教师博雅小编个人微信号:hi-jiaoshiboya,喜欢"小雅"、需要投稿或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