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教授解密“温泉之都”成因 将重庆推向世界

重庆素有“温泉之都”的美誉,那么重庆众多的温泉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呢?近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杨平恒副教授在国际知名刊物《水文学杂志》上首次公开发表有关重庆市地热水资源的英文论文,科学揭示重庆“温泉之都”的成因。

重庆地热水资源丰富,据现有数据统计,重庆含有地热水的土地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为非火山加热作用形成,每年可释放3323亿大卡的热量,相当于4.75万吨标准煤,这为重庆成为“温泉之都”提供了条件。如此大量的地热水从何而来呢?西南大学杨平恒副教授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发现,重庆存在大量地热水补给区,充足的地热水源补给在地下形成循环,保障了重庆的地热水来源。而这个补给区就是华蓥山和铜锣山地区。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教授 杨平恒:

“来自铜锣山和华蓥山地区的降水 渗到地下以后被地热温加热 加热了就向西南部循环运动

运动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溶解了基岩里面的矿物质 那么就形成了地热矿泉水”

杨平恒介绍说,仅有充足的地热水补给还不够,要形成温泉,还得益于重庆峡谷纵横,两江交汇,支流众多的独特地貌。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教授 杨平恒:

“这些河流总会不断的下切 下切了就把地层相当于削薄 薄了以后压力就释放了 地下热水就通过薄弱处出露了

就形成大量的温泉”

杨平恒带领团队对重庆主城区36口碳酸盐岩地热井水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重庆地热水资源的初始温度为64.8℃-93.4℃,平均温度为82℃,循环深度为1579米-2150米。同时,地热水中含高浓度的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是重庆地热水的一大特点。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教授 杨平恒:

“重庆地热水里面含有高浓度的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

我们发现这个硫酸根离子居然来自地层盐岩的溶解”

目前,杨平恒已将研究成果整理成题为“基于水文地质和地质测温的重庆主城区碳酸盐岩深部热水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水文学杂志》上,这也是目前首篇公开发表有关重庆市地热水资源的英文论文。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教授 杨平恒:

“首次以英文的形式向全世界介绍了我们重庆有这样丰富的地热水资源”

由于该研究成果系统的获取了大量科学的数据和信息,这也为重庆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教授 杨平恒:

“我们的成果是首次很系统的介绍了重庆地热水资源形成的过程 以及它的机理 那么对后期合理的

科学的利用地热水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