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课 做小众里的“大众情人”

日前,云南艺术学院杨洋因他开设的选修课《中国墓葬文化》在微博热搜走红,一时成为“网红教师”,将大学生选修课推入人们的视野焦点。

关于大学选修课,已达成共识:必须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有些选修课是为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有些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如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修通史,化学专业的学生选修生物学,会计专业的学生选修法学概论等;还有些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如专业的学生选修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课程。

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大学的丰富性与包容度正在与日俱增,大学在自主办学权下不断摸索和创新。将传统知识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既是传统知识主动自我丰富、与时代接轨的出色选择,更是当今时代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的有益尝试,既传承了文化又满足了学生需求。任课老师有信心有实力让在选课时因猎奇而来的学生因文化而真正留下来,而选课学生有想法有动力将生活中的兴趣在课堂上找到乐趣,打破“上课耽误学习”的偏见。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各种信息“满天飞”,大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力亟需提高。陆晓娅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她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选修课,在这个很少有人涉足的谈生论死的平台上,她用电影带领学生去思考“生命的态度与终极关怀的探索”。在如今充斥着各种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甚至残害父母等血腥事件的负面新闻漩涡中,在大学课堂里正确学习、讨论对于生命的态度是何等重要又何其珍贵,所影响的可能不只是一个学生,更是学生们背后千千万万个家庭。

当然,选修课也不是没有一点“束缚”,正所谓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收到好的效果,还应讲原则、有底线。一是坚决不做“标题党”。吸引学生,靠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知识储备等,绝不是生拉硬拽、生搬硬套的“文不对题”,否则就会是南辕北辙,出现选课爆棚而上课冷清的尴尬。二是坚决不做“鸡肋课”。选修课虽不如专业课学分重,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全面发展甚至成就未来事业的,老师和学生都应该以互相尊重的态度向着这共同的方向努力,而绝不能让选修课沦为糊弄学分的“鸡肋”。三是坚决不做“跟风课”。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优势,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绝不能因某个成功的“网红教师”范本而盲目跟风追随,东施效颦的结果往往是贻笑大方,老师和学生应将心思花在教书育人与学有所成上。

对于选修课,抛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追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像今年奥斯卡获奖影片《爱乐之城》主演瑞恩·高斯林那样,做一个小众里的“大众情人”,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