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起大学的校门,你也建不起世界一流大学

中山大学因为优良的学术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历来都是广州市的一大旅游景点。参观者中既有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家长,也有附近的居民和工人,或者仅仅是到此一游观光打卡的游客。但这些人今后都有可能更难进入中大的校园,因为中大近日发布的一项关于加强管理的通告称,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各师生进出教学楼时需出示校园卡或学生证。不少想进中大南校园休憩的市民都被保安人员挡在门外。

普通游客被限制进入大学校园,中大绝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细数一下中国大学的历史可以发现,在问题面前,名校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封校”或者“限外”作为解决方案。

游客别来捣乱

很多学生支持中大“限外令”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数太多影响了正常学习工作和校园环境,于是也举出了其他学校限流的例子。比如武大在樱花盛开的时候限制入校的人数,厦大在节假日的时候进行部分时段限流。虽然对于被当做是旅游景点的名校而言,考虑到学校的接纳能力,在特殊时期限制人员进入也能理解,但是像中山大学这样在非特殊时期也对游客进行限制,甚至以教研机构自居并禁止外来人口入内的,还真的不多见。

一些学生认为,市民进入大学会对大学的正常教学带来影响,或者占用体育资源。比如旁听生可能在课堂上发表了不当言论,从而影响课堂秩序。我们没有办法反驳一定不会有人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但是如果有言论或者行为严重干扰课堂秩序的,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而不是直接进行封校。

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杀马特打扮的校外男子闯入宁波大学,在课堂上大肆恶搞”事件,最终就是由当地警方将三名违法人员抓获,对主要扰乱者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金1000元。宁波大学也没有因此禁止外来人员入校听课。

而占用资源一说更是无从谈起,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教育系统管理的有66.05万个,占38.98%,全国人均占有场地面积是1.46平方米,而高校为3.32平方米。作为由国家作为投资主体建立的公立大学,高校本身就占据了更多的场地资源,即便市民使用学校设施,也远不会使之降到平均水平之下。

到底是市民侵占了大学的资源,还是封闭的大学侵占了市民的资源,还不一定呢。国外的公立大学就将高校的场地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日本政府要求体育场地设施必须对社会开放,在日本,体育场地开放利用率达99.2%。

中大的学生反驳说,不要把大学当作你家后花园。但其实真正把大学当自家花园的是他们。在他们的观念里,大学就是他们的私有场所,是他们考了试交了钱才能上的地方,哪怕扰乱秩序者可以交由公安部门处理,哪怕他们享有的资源远多于市民,其他人也没有资格共享资源。封校,无疑是对自己的所有权最直接的声明了。

管不好师生安全,索性把学校封了

2003年的时候,清华确实也曾经禁止外来人员入校,但那是出于非典时期的特殊举措。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在北大举行,出于安全需要,北大谢绝暑期的个人和团体参观游玩。2011年的时候清华大学限制外来车辆进入大学,这在当时也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

以安全为名进行限制入内确实是很多学校拿出的理由,但是推敲之下,这些理由都不够靠谱。

事实上,影响校内安全的因素有非常多,而校外人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研究发现,通过改进学校的安全防范体系,如在宿舍区安装电子门禁系统,采用二级单位防范模式,都能很好地减少校园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可以减少校外人员带来的安全问题,还可以减少校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仅仅通过增加日常巡检的保安并不能有效解决如盗窃、骚扰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安保体系的问题。2010年3月,黑龙江省发布的《黑龙江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保卫部门人员编制按照在校师生总数的千分之二至三配备。这样的配备比例得到了大多数高校的认可。

根据中山大学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山大学单位保卫部的所有在编工作人员仅有48人,而中山大学全校的师生加起来有5.4万人。保卫干部人数与管理对象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保卫干部严重不足,导致保卫干部在工作中忙于应付,疲于奔命,更不利于学习培训和系统建构,而这些恰恰是安保问题的关键。

即便中大将更多的人排除在校门外,也无法阻止在真正的校园安全问题上可能出现的疏忽。不愿意增加保卫干部的人数,不愿意深入排查各项问题、设计更加完整的安全体系,而仅仅是想当然地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于外来人口,并一刀切地限制人口进入,这是中大和很多“名校”的管理思维——因为懒,所以粗暴。

把学校封了,更能保住政绩

事实证明,中大是一个很容易健忘的学校。

在2005年之前,中山大学南校区所处的新港地区还是一片城中村,根据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分局新港街派出所的统计,当时,中山大学南校区的人口约占新港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刑事案件发案率也占到了新港地区的三分之一。

即便安全问题频发,人们也不会认为中大应当马上竖起高墙,禁止外来人口进入。当时,中大保卫部门首先对影响校园治安安全的问题进行了排查,认真分析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了的工作措施。最终通过物防、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有效降低了校园内安全问题的发生。

你看,要解决安全问题,各类研究和报告都在给出方法,至今没有哪个报告给出的方法是让大学封闭校门的,但是中大偏偏就这么做了。

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任何地方,大学的安全保卫工作都将纳入学校的考核中,教育部出台了专门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事故发生率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声誉和负责人的政绩,而开放大学所共享的资源仅仅是不可量化的“社会贡献”。当大学以政绩为第一目标,以稳定安全为第一要务时,所能想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减少一切的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不同于美国公立大学“教授治校”早已经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基本准则,中国公立大学的教师仍处于被领导被统治的地位, 对于学校管理几乎没有决策权。中国高校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行政机关,但是其具备的公共管理属性却使得它能单方面做出很多管理决定。它更像是一个单方面进行决策的独立机关,而非考虑到全部师生和公众。

更何况,大学被政府作为盘活土地、招商引资的项目早已不稀奇。地方依赖于大学活跃的人口和消费能力来提高地区经济,而当大学想要将一切资源仅为己用时,甚至没有可以牵制这种决定的力量。

就在上个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对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开放对象、收费标准、安保机制等都作出了规定。中山大学的“限外”之举无疑有违《意见》精神,而本应对此进行全面统筹的当地政府却没有任何表态。

可能,作为广州地区最负盛名的高校之一,只要中山大学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学术水平,校友依旧进入各类排行榜中,就依然可以有良好的声誉,依然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增长动力,而不必介意自己是否真正影响了地区的教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