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流大学,深圳今后向谁要人才?

“南科大不仅要有严谨的学风,还要有企业家精神,就是‘敢闯敢试’。这是深圳的特点。”正在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首次提出,南科大要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着力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具有科学家素养的企业家。3月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对“企业家精神”作了如是诠释。

1 谈办学:“与港澳高校合作势在必行”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今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陈十一认为,这一战略,对学者、教授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学者之间的交流相对容易,高校可以先行一步,建立联合研究体。”陈十一说,深圳毗邻香港,南科大一直在探索对港合作模式,目前已经跟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有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的项目。

“香港的大学教育扎实,教授待遇好,是可以安静做研究的地方。广东的大学跟产业结合比较强,如果能够把港澳高校和广东高校的优点相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发展将非常值得期待。”陈十一说,在这一战略部署下,南科大也可以很快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因此加大跟香港和澳门两地高校的合作,势在必行。“目前已经在跟香港高校探讨合作方式,比如将香港在管理、市场、物流方面的人才优势和大陆的科技需求结合等。”

“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

作为一所新办大学,南科大的优势是没有历史存留下来的行政积累问题,但是也存在行政经验不足的短板。陈十一说,一遇到这种问题,他就让工作人员学习清华、北大的行政经验。

陈十一直言自己在大家认为“去行政化”的美国高校工作过。他认为,“去行政化”去的是“化”,不是去“行政”,一流的行政可以服务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大学要回归大学的办学根本目的,即培养人才,做出好的科研成果,让行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2 谈城市:“一流城市要有一流大学”

南科大是深圳举全市之力创建的一所新型大学。陈十一认为,深圳的经济体量非常好,产业布局前瞻,能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速,说明政府有远见。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让深圳认识到今后要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需尽快补齐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短板”。

“深圳现在定位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已是一流城市的布局,为了补齐‘短板’,深圳不仅对深大、南科大予以支持,还积极把国内外知名高校请到深圳去办学,希望尽快拥有与深圳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一流大学。”陈十一说,硅谷拥有斯坦福大学,先有大学,后有城市。而深圳是先有一流城市的发展,后有一流大学的形成。

“从长远来说,一个城市没有一流大学不完备,特别是今后这个城市需要核心技术和人才时,问谁要?”陈十一认为,深圳是移民城市,过去吸收了全国大量人才,如今当深圳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深圳也应该为全国培养人才和提供核心技术。

陈十一还透露,针对深圳最近提出的“十大行动计划”,今年学校将在生命科学与健康、未来网络、人工智能和新材料(材料基因)等领域布局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科学基础科学研究所(院)等机构;加快与诺奖得主共建格拉布斯研究院等。“南科大扎根深圳,要更针对地方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注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

“办高等教育要有耐心”

深圳近几年集中引进高校的做法一度引人注目。陈十一认为,受到关注很正常,不过办教育不可能很快看到实效。“投资一家企业,经过一两年的运作,可能很快能看到成果,但是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办教育并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能马上办,还要建楼、投资、招生,这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我觉得,应该给市委市政府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应该有一点耐心。”

陈十一说,深圳现在只有9万多在校大学生,花大力气引入世界和中国的顶级大学后,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20万人,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部署。但他同时建议,这一部署应该进行短期、中期、长期,以及高端、中端、低端的综合部署,比如,哪几所学校是往世界级方向办的,哪些学校是面向大众化教育。此外,也应思考这些优质高校资源今后能否可持续发展,并有引入大学的机制和布局。

针对坊间认为“华为不断产出源头创新成果,原因之一就是引入了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因此高校基础研究并没有想象中重要”的观点,陈十一认为,正是因为深圳高等教育创新有待提升,华为才把基础研究布局在法国、俄罗斯等全世界各地,用全世界的人才为华为服务。“类似这些做法是短期补‘短板’的办法,中长期要解决问题,还是应该培育自己的大学。”

3 谈技术转化:“鼓励教授办公司,但不强制”

在“双创”背景下,不少高校教授结合自己的技术成果开办公司,陈十一对此十分支持。“南科大是中国最早把‘允许教授每周有一天到企业从事科研转化工作’这一内容写入章程的,企业给他补贴也是可以的,这个政策跟世界工科大学接轨。同时,学校还明确教职工可以获得以职务发明成果及技术作价入股企业进行转化收益的70%。”

陈十一说,在这样的创新体制机制下,仅两年时间,南科大就在教授并不多的情况下,成立了20家企业,获得投资总额近8亿元。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千人的生物系贺建奎教授,创办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海归团队为其核心研发队伍,估值已达15亿元人民币。“斯坦福大学平均每个教授都有一家企业,南科大鼓励教授转化知识技术成果,但并不强制每一个教授都这样。有的教授就喜欢一头扎到一个重大科研问题里,十年、二十年这样去研究,我们也尊重教授的学术自由。”

对于学生休学办企业,陈十一则表示,希望学生先集中精力,学好本领。“学生中如有奇才,还是会鼓励其个性发展,敢闯敢试。我们有个学生休学办网上订餐外卖公司,现在已经开了3家连锁店,营业额达到千万元。去年他又给我打了一个报告,希望继续休学创业。我们经过研究,还是同意了。”

“唯论文不行,没论文也不行”

近几年“唯论文”评价体系受到严重抨击,陈十一认为,唯论文不应提倡,但没有论文也不行。

“学术交流就是通过论文来表达,不被学界认可,就发表不了论文,论文是描述一个人学术水平的很重要的手段。唯论文不应提倡,但要成为科学家,首先要发表论文,也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陈十一说。

据记者了解,2016年7月出版的《自然》杂志“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增刊显示,在全球100家高质量科研论文增长最显著的国家和机构中,南科大排名全球第62位,增速位居全球第3位,充分体现了南科大在基础前沿研究上的潜力与实力。(记者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