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如何建设好赣江新区展开热议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国家级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创新发展”。赣江新区是国家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点板块,也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以赣江新区建设为“引爆点”,激发其裂变、辐射、带动效应,推进昌九、昌抚地区一体化纵深拓展,形成江西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桥头堡”。连日来,在两会上,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如何建设好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展开热议。
保持定力,迸发“新”优势
“国家对赣江新区发展作出明确定位,概括来说就是‘两区两地’。‘两区’就是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先行区;‘两地’就是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的开放高地。”基于这样的战略定位,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副省长、南昌市委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殷美根表示,赣江新区将持续打好生态经济牌,因为生态在江西、在赣江新区就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走好改革开放创新之路,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出好“组合拳”,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保持定力,集聚合力,精准发力,持续加力。
就新格局下,江西如何把赣江新区这手“好牌”打得漂亮出彩?殷美根说,赣江新区将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1+5+4”三大工程,“1”就是以生态健康、创新发展理念,规划建设28平方公里的儒乐湖新城建设;“5”就是以改革创新理念,打造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金融资本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双向开放平台;“4”就是以开放协同理念,加快四个组团融合发展, 努力推动新区跨越式发展。
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看来,通过赣江新区的建设,打造产业集聚、人气旺盛的新型城市,可有效提高南昌的城市建设水平,提高南昌的省会城市首位度,使南昌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进而助推江西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以此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和农村发展。“作为全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赣江新区的‘新’具体落在新理念、新产业、新城市、新机制上。”梅国平认为,迸发“新”优势,体制机制创新尤为必要,要全面对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贸易规则要求,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经济模式,大力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各类试点改革活动,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企业服务,更多采用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方式,汇聚新形势下的强劲发展动能。
聚集合力,释放极化效应
凭借独特的战略区位、交通条件、产业特色等优势,挂牌不到半年,赣江新区就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已形成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包括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截至去年底,赣江新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
成绩背后,蕴含无限机遇与挑战。“增长极不是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只有全力进行培育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对尚处于要素集聚阶段和起步阶段的赣江新区,梅国平认为,要释放其极化效应,需要举全省之力进行培育,以形成产业集聚、人气旺盛的局面。其中,人才是诸多合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赣江新区及周边聚集了江西五分之三的科研机构、三分之二的高等院校、70%以上的科研工作人员。地方高校在培养、输出契合区域发展需要的人才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要求高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要,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避免出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错位的现象。”梅国平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琼华说:“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赣江新区也不例外。”对此,傅琼华建议,在政策上加大力度帮扶创新型企业成长;围绕市场需求打造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在重点领域、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攻关中予以帮助和扶持,尽快培养成长一批带动效应明显的大型龙头创新型企业。此外,技术革新需要一线职工的“工匠精神”,应在技术上加强实体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