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本报记者崔丽
“随着我国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目前实施情况看,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表示。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制约因素较多,保障机制缺失,农户承包土地的时限与流转合同时限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土地较分散、规模较小,加上千家万户的思想认识难统一,给连片、规模流转带来很大难度;政府扶持和配套力度小,对产业发展形成制约,尽管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力度不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平台建设滞后,服务体系不全,尽管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但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发挥作用;各种风险相互交织,产业发展风险较大,目前一些农业产业业主普遍风险意识较差,片面追求规模;退出机制尚未建立,流转后期处置是政策空白等等。
对于如何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谢德体建议,尽快研究制定流转合同年限与相关法律规定的承包年限互相衔接、匹配的政策措施。适时调整种粮补贴政策。将资金用于种粮大户,用于农田基本建设,以提高土地的使用、经营效益。适当集中土地,统筹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以分散的、自发的居多,农民和企业各自为政、各为其事,不利于土地集中、集约经营。建议以村为单位,适当集中土地,在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后,集中流转给农业开发企业,引导企业走规模经营的道路。对流出土地的农户,应按月发放土地租金和土地增值收入,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加强土地用途管理,杜绝农用土地改成非农用地,防范耕地资源的流失;要落实好管理指导具体人员,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土地价格评估机制,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地块土地的地差价格,保护流出方和流入方的合法权益等。
重视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在资金和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多方鼓励和吸引懂管理、有技术的人才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特别要鼓励懂管理的高科技人才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发展产业,二者形成良性互动。
建立健全流转退出机制,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一旦业主遇到各种风险等不可抗力的原因要中途退出或流转合同到期需按时退出时,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政策对后续工作进行处置。这些政策既要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又要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