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义务告诉考生如何报志愿

珠江瞭望

报载,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高校招生展示火爆。中山大学在南校区举行了校园开放日活动,除了该校52个院系、7个职能部门在中区大草坪设置展台参与活动外,来自外省的清华、北大等近百所“985”“211”高校也齐齐亮相,吸引了大约1万名考生和家长参加。

高考成绩放榜之后,难免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然而,考生和家长都会面临的一个纠结问题是:到底如何填报志愿。高分考生担心志愿报低了,低分考生又想往上冲一冲,总之是无论考分高低,大都会陷入志愿填报的纠结中。这种时段,大学主动出来“摆摊”,可谓是急他人之所急。从大学校园开放日的火爆程度看,确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和家长,需要大学的高招咨询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出来“摆摊”,重点不应放在自身形象的展示上,而是要告诉考生们如何填报志愿。关于前者,很容易让人想到此前火热、如今仍未完全退去的“掐尖比拼”和生源争夺。事实上,受历史惯性的影响,一些学校仍会习惯于通过自身形象的展示来吸引生源,而在系统、扎实的高招志愿咨询服务上,却未必能够下足工夫。而恰恰是这一点,才是考生和家长所亟需获取的。

本质上,高招志愿咨询是一种信息服务,其主体不能缺少大学的身影。理论上,大学应以敞开的招生信息公开渠道、详细的招生信息服务,去尽到自身的指导义务,并通过这种公开的信息服务来吸纳生源。但现实中,这样的信息服务并不系统,以至于令很多考生和家长面对志愿填报手足无措。如果说高考前的焦虑情绪,缘自高中教育过程中,心理疏导的缺乏和考生个人心理调整的不到位,那么,填报志愿中的焦虑情绪,就有高校或相关部门的信息咨询服务不到位的成分了。

有的大学曾经表示,“在广东省内排位约为1%”,考生可大胆冲报;而有的大学今年则表示,考生只要过了一本线,就可大胆冲报该校。相较于前者而言,后者就不免过于笼统了,而考生和家长所需要的,不是一个笼统的指引,而是要根据各种数据分析,给出一个让人信服和相对心安的建议。因为脱档落榜的风险,全部要由考生承担,一个笼统的指引不足以让考生就此放心。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依据各种相关数据建立起信息服务的分析模型,不应该是一件难事。比如,依据一所大学过往两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及全省成绩一分一档排名、当年省内外各学校招生计划数的增减情况、当年全省考生数量的增减情况、当年全省文理科高考成绩一分一档排名等数据,就基本可以估算出一所大学当年招生的大致分数线。这既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最为期盼的参考依据,也是大学在高招咨询服务中含金量最重的部分。而揆诸现实,较为细致的信息服务并不充分,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笼统的冲报指引。在北方的一些城市,高考志愿代报咨询机构风生水起,社会机构能够做到的,相信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大学能做得更好。

燕农 大学教师

(原标题:大学有义务告诉考生如何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