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榆林学院举行

本报记者强继霞报道 6月24日,“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学院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及韩国首尔市立大学等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陕西省作家协会、榆林市文广局、榆林学院联合举办。

在全国文艺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之际,专家学者共同缅怀柳青同志,学习和弘扬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研究柳青精神对当下文学创作的意义,探讨新语境下如何扎实推进、开掘创新柳青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对推进陕西作家、评论家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将发挥重要作用。

柳青是我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典范,也是陕西乡土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其作品是陕西作为文学大省的重要根基,柳青精神更是陕西文艺复兴、文学陕军再出发的重要旗帜。柳青在时代的大变动中自如地为人民群众塑像,他所取得的创作成就,昭示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文艺生态急剧变化的当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柳青的这种创作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志存高远,才能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作品。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柳青研究面对的新语境,柳青的创作方法及其在当代的评估和延续,柳青研究史的回顾及近年来柳青研究成果的评价,柳青研究中新材料的挖掘,社会史视野下的柳青研究。研讨会6月24日至27日结束,为期4天。

据悉,自2014年10月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陕西文艺界已先后组织、参与了五次重要的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