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行2017年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

6月22日上午,文学院2017年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出席并致辞。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冠明、副院长陈奇佳、副院长徐楠、院党委副书记胡玲莉,文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程光炜、朱万曙、杨联芬、徐正英,以及教师代表雷立柏、梁坤、骆峰、陈晨、高永安、王敦、吴真、张璐、汪海、杨书俊、游舒、陈涛、白鸽、江棘、张一帆、黄彦菲、邢华、王雪娇、罗观等,文学院2017届全体毕业生和部分毕业生家长参加了本次典礼,徐楠副院长主持。

洪大用向文学院全体毕业生表示祝贺,向全体老师表示敬意,向家长们表示感谢。他向毕业生分享了三点“大学精神”:其一是“包容”的精神,希望同学们以后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都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其二是“格物致知”的精神,希望毕业生能永远充满好奇心,不断求知。其三是“止于至善”的精神,他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服务于人民、社会和国家,学会向善、行善,追求至善。最后,他祝愿文学院2017届的毕业生能在社会上续写人生华丽的新篇章。

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程光炜宣读了《学士学位授予决定》,学术委员和教授代表为依次上台的学士学位获得者拨穗。然后,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朱万曙宣读了《硕士学位授予决定》,学术委员和教授代表为依次上台的硕士学位获得者拨穗。最后,博士学位获得者上台同学术委员和教授代表合影留念。

文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代表李逸、学术型硕士毕业生代表张琬琦、专业型硕士毕业生代表陈圆、留学生代表李天爱和博士毕业生代表冯庆相继发言,表达对学院老师的感激之情。李逸回忆起在人大的四年时光,感慨它既短又长。“短”是因为还有很多知识并未学完,而“长”则是因为人大的每个角落多留下了他的足迹。张琬琦回忆起自己在人大的七年,认为收获最多是巨大的阅读量以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她特别回忆了在世界汉学大会当志愿者时的情景。陈圆则追溯了身为“汉教人”一路走来的经历,她认为毕业不一定是告别,却一定是启程。李天爱则回忆起了自己刚来中国时因为语言不通而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即将走向教学科研一线的冯庆表示会将在人大文学院汲取的养分播撒到世界各地。

2013级本科班主任陈涛诉说了自己对同学们的感谢以及对他们未来的期望,并送给各位同学三句临别赠言:“首先,珍惜你的人文素养;其次,尊重多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再次,懂得付出和感恩。”导师代表杨联芬教授勉励学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她说“母校,老师们,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你们,欣赏着你们,爱着你们”。

现就职于《人民日报》的校友李舫回忆了在人民大学的时光,她说人大人有着共同的传承与记忆,心灵可以相拥,希望学弟学妹能有更广阔的未来和无限的可能。

2013级本科班毕业生郭澄澄的家长郭晓东先生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他从自身“三代人大人”出发,希望毕业生们能时刻秉持睿智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尊重文字,尊重自己笔下的每一个标点符号,不说假话,不说虚伪的话,在每一篇文章中都能谨遵人大实事求是的校训。

随后,班主任代表为赴西部、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张若愚、王伟、郭英森、李龙龙、郁坤铭、黄增喜、杨蕊七位同学颁奖。

杨联芬、陈奇佳、胡玲莉三位老师分别为受聘担任校友年级理事的谢久胜、吴雨泽、崔嵬三位同学颁发聘书。

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冠明代表文学院和孙郁院长向毕业生们赠言。他提及冯其庸先生和胡明阳先生的事迹,向他们致敬,珍视与践行传统。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承担文学院的精神气质,不断前进,拥有美好未来。

仪式上开启了“给未来的一封信”。四年前,2013级本科班的同学用信件的方式写给今天的自己;三年前,2014级硕士班的同学用视频的方式说给今天的自己听。徐正英抽取到了2013级本科班姜一柳同学四年前给自己的一封信,姜一柳上台分享了自己的信,几度哽咽,言辞中是对自己成长的欣慰。接着,徐正英抽取了2014级硕士董晨的视频,三年前的视频中董晨带着青涩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三年后董晨上台与各位毕业生分享毕业的喜悦,感叹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在全体毕业生合唱的《送别》中,文学院2017年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