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推形象片5名校友诗意独白 体现“大学真义”获赞

池泳鑫

华东师大设计学院2007级校友池泳鑫在交流期间,骑自行车横穿了美国,他在独白中说:“就认定要坚持做不一样的事情,做有意思的事情。这世界太有意思了。”

形象片在讲完5个小故事后,在末尾才用旁白揭示了主题,“生活千姿百态,从一种理想主义中,寻求精神的力量,是大学予我的意义。”

最后,形象片又抛出问题——“面对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每个人都不相同。要经历怎样的辛苦,才能变得更好?”——答案最终指向了大学。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部形象片收获了大量好评。在华东师范大学官微,有人评论称,在其中看到了大学真正的意义,也有人称这是“直抵人心的招生宣传”。

对话策划者:演绎大学于人的意义

6月27日,该片策划、华东师大宣传部副部长陈颖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了这则形象片制作的前后过程。

陈颖介绍,最早是在去年,一名校友主动向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提出,可以由校友出演招生片,“现身说法”。

“这是一部概念片,全片只有4分46秒。”陈颖说,整体的制作思路是用简单独白和有吸引力的画面,勾画五名校友的故事,进而演绎大学于社会、于人的意义。

校友的选择是策划团队反复考量过的。最终出演的5人覆盖了“60后”到“90后”4个年龄段,地点也从上海外滩到云南法本村,甚至海外,保证视觉冲击力。

“选择校友的关键,除了要特别的人生经历外,还要看他走出校门后,有没有对大学教育产生过的真正思考。”陈颖说,除了院士席南华,片中其他各校友的独白,是她根据公开资料或是采访等撰写而成。席南华则亲自撰写了独白。

形象片导演庄奕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部片的整体拍摄很顺利,前后用时两个月,实际拍摄花了10天。值得一提的,庄奕斌和他的团队也都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